京杭運河邊永恆的城市風景

以世界級標準打造一座新城 建設北京副中心頂級不動產

天安門東側與長安街平行處,坐落著中國歷史上一條赫赫有名的街道——東交民巷。與東交民巷垂直交叉綠樹蔭蔭的正義路多年來一直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然而,自2015年北京市宣佈將市政府牽址至通州,到2017年末,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協已率先搬遷,預計未來通州將會接納超過40萬的政府相關工作人員,正義路同北京市政府的關聯將成為歷史,“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式浮出水面。

今年6月21日,北京市規劃國土委、通州區政府共同發佈《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草案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對人口數量的描述。

京杭運河邊永恆的城市風景

在此基礎上,通州將要接納來自北京市政府的40-50萬人,通州區政府在三年前曾表示,未來通州區將根據資源約束尤其是水資源,以水資源承載能力測算人口上限,測算到2020年的人口上限為160萬人,這其中包括隨著行政事業單位搬遷而轉移過來的人口。

7 月 23 日、24 日,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研究討論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送審稿)》。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就《北京城 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送審稿)》作說明。 以市委全會形式研究討論詳細規劃,這在北京市歷史上是第一次。 “規劃草案”提出,到 2035 年,副中心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成為 低碳高效的綠色城市、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等。而作為北京的一 翼,通州將聚焦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三大主導功能,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形成 配套完善的城市綜合功能,承接中心城區 40 萬~50 萬常住人口的疏解。 北京當前對於副中心的建設,既為北京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導向,也為全國其他城市帶 來了可借鑑的模板。北京與首都的職能已經分離,一個“新北京”正在高速建設之中。

京杭運河邊永恆的城市風景

從住宅市場來看,自2015年北京市政府將要搬遷通州的消息傳出,通州的房價就一路飛漲。

在新的規劃中,通州將要在每個社區建立“家園中心”以服務於周邊居民,同時,也強調了要建小街區,密路網,這些措辭都不禁讓人對通州未來的居住環境產生嚮往。

從長遠發展來看,通州一定會受益於城市副中心的重新規劃和建設,北京市政府在副中心的規劃上花了很多的心思,方案一改再改,力圖要以世界級的標準打造一座新城,而城市副中心範圍之外的通州境內其他區域也會受到良好的輻射作用。

位於通州核心區北門戶、坐擁五河交匯的天然景觀、直達首都腹地的交通資源等優勢的Metropolitan大都會濱江,正用巨匠作品回饋著這片土地,將成為京杭運河邊永恆的城市風景。

萬科大都會濱江位於運河畔,正是五河交匯水域最寬闊處;與遠洋新光天地相鄰,與湖心島、三塔隔河相望;邀請多位世界知名大師操刀設計。

京杭運河邊永恆的城市風景

這座濱江城市豪宅,是由代表著城市最高水準的居所,與承載著城市歷史的水脈,以及世界城市繁華相交融的產物。它的價值,由置身其中的人的物理和精神層面的雙重體驗所決定。

再到今天,萬科將大都會濱江放在這裡,天時、地利、人和,配合的恰恰好,才讓北京擁有了自己第一個濱江城市豪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