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素有「歐洲魔術師」之稱的特奧在NBA的表現沒有達到預期值

身處而立之年的特奧多西奇,於2017~2018賽季職業生涯首次登陸NBA。帶著“歐洲魔術師”的耀眼光環,特奧以一份2年短約加盟了快船,扮演球隊第一控衛的角色。應該說,這位已經征戰了歐戰賽場十餘年,幾度大殺四方的老道控衛,在常規賽開始之前是一度給球迷們以無限的遐想的。然而事與願違,新賽季的特奧就其整體表現而言,顯然沒有達到球迷和部分專家的預期值,兩個數據精準地可以證明這一點,上季特奧的進攻和防守真實正負值分別只有-0.02和-0.23,前一項低於同位置的平均線0.33,而後一項則剛剛超過同位置的平均水準-0.47。

這裡面的原因有兩個。

為什麼素有“歐洲魔術師”之稱的特奧在NBA的表現沒有達到預期值

其一,特奧畢竟已經30歲了,他的運動能力本身就並不突出,年齡的增長也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其運動機能的下滑。在歐洲賽場上,特奧尚且可以憑藉自身極其紮實的籃球技術彌補運動天賦上劣勢,但是到了競爭和對抗更為激烈的NBA賽場,沒有足夠好的身體條件,再高超的技術也顯然都沒辦法獲得一個合適的施展空間。

其二,特奧去年傷病比較頻繁。一個賽季下來,特奧只打了45場比賽,缺席場次高達37場之多。在快船隊賽季初打太陽的比賽中,特奧就因為足底筋膜炎缺席了將近2個月,一直到12月中旬左右才復出。而在賽季中後段,特奧仍舊打打停停,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特奧的穩定發揮。

為什麼素有“歐洲魔術師”之稱的特奧在NBA的表現沒有達到預期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NBA賽場畢竟不同於歐洲賽場。這個要求更高,打法更為激烈的賽場讓特奧的很多缺點都被進一步地放大。比如說--

  • 特奧缺乏侵略性。上季他的大部分進攻終結都是中遠距離的跳投。而0~3英尺的籃下禁區,特奧每36分鐘的出手僅為0.7次,與此同時,他所博得的罰球數也是少的可憐,只有1.5個,兩項數據都在同位置、甚至全聯盟墊底。因此,缺乏侵略性的特奧也就註定了只能成為朗多式的“裝彈手”、上球手,而不能成為威少爺那種沖垮對手防守陣型的頂尖後衛;
  • 特奧的傳球向來詭異,但是在NBA的賽場上,面對搶斷截球更為兇猛激進的防守人,這些原本精彩絕倫的妙傳很多時候都成為了一個個“高危動作”。上季,特奧的失誤率高達20.3%,同位置排在第7位,在球權只有18.2%的情況下(注意:這是很低的球權佔有率),這樣的一個高失誤率顯然是不能被接受的,畢竟特奧可是有著“歐洲第一傳球手”的美譽。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也許可以理解特奧在傳球選擇上的大膽行為,因為上賽季的快船極度缺乏有可靠組織能力的傳球手,貝弗利、小裡弗斯得分有餘,串聯不足,而策應型前鋒格里芬也是傷傷停停;
  • 防守劣勢自然會被無限放大化。歐洲時期的特奧本身就因其平庸的身體素質而不以防守見長,到了NBA賽場,這個弱點自然難逃那些精明的主教練的法眼。防守中,特奧易吃掩護,缺乏必要的橫移速度,雖然196的身材在同位置中顯得還算人高馬大,但是面對愈來愈小快靈型的後場尖兵,特奧依然非常容易丟掉自己的防守位置。他的搶斷率和蓋帽率兩項數據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單兵防守時沒有有效的壓迫性,儘管很多時候,特奧非常想要防住自己的對位人,但這顯然是一件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事情。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特奧依然具備非常正面的球場價值,他非常符合小球時代的發展潮流。有著不算差的持球投射能力,雖然效率不算頂級,但是作為二號進攻手,扛起適度的球權還是過得去的。上賽季,他每36分鐘就打了6.8次擋拆,一度作為快船隊進攻的起手式解法。

為什麼素有“歐洲魔術師”之稱的特奧在NBA的表現沒有達到預期值

另外,特奧的定點神準。上季每36分鐘出手3.7次,得分率是1.29分,兩項數據都是頂尖水平,既有產量又有效率。而這得益於其紮實的投籃能力,他的三分球命中率有著37.9%,考慮到NBA賽場的三分線要比歐洲賽場更遠一些,所以第一個賽季,特奧能有如此出色的適應度,已然是非常不易的。相信,下個賽季,特奧的投籃能力會更進一步。

至於其組織能力,我想這裡就不用贅述了吧。

為什麼素有“歐洲魔術師”之稱的特奧在NBA的表現沒有達到預期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