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女媧造人,那麼又是誰造出了女媧呢?

“女媧有體,孰制匠之?”當年屈原“天問”——女媧是人類祖先,那麼是誰造出女媧?

伏羲、女媧、神農,被稱三皇。女媧有著補天和造人的傳說,《列子》還說:女媧氏煉五色石補天,砍鱉魚四足撐起天地四角。後來共工氏與顓項爭奪帝位,失敗後怒碰不周山,折斷頂天柱,扯斷拉地繩,天往西北向傾斜,日月星辰向西北運動;地往東南方下陷,江河湖水向東南流……

1、一切要從燧人氏說起

人類向文明進化中,與動物徹底分開的決定因素是“火”。茹毛飲血的上古人類,長久以來只能使用自然火。約幾十萬年前,黃河流域出現一個“強大”部落,他們不僅會使用火、保留火種,還會通過鑽木取火、敲擊燧石的方式獲得火。

傳說中女媧造人,那麼又是誰造出了女媧呢?

鑽燧取火

“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因為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術,這個部落受到黃河流域所有族群的歡迎,部落首領被推舉為王,燧人氏就這樣誕生了。“燧”字本意就是能取得火種的石頭或樹木,即燧石、燧木。

燧人氏姓“風”,在如今的河南商丘建有“燧明國”。在母系社會鼎盛期,燧人氏的族群遍佈黃河流域等地,主要的代表族群有弇茲(yǎn zī)氏、婼(chuò)氏、華氏、胥氏、華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澤氏、盤瓠(hù)氏……

2、女媧是華胥氏女兒

大約1萬年前,一個古老的燧人氏部落,在女首領的帶領下,沿黃河繁衍生息,勤勞的人們先後通過遊牧、漁獵獲取食物……這位傑出的女首領就是華胥氏。據傳,華胥氏在野外發現一個巨大的腳印,好奇的踩上去感應受孕,這就是“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伏羲”的故事。

據傳,伏羲沒降生前,“未有姓字,直有其名,爾時人民樸直,未有五穀”。伏羲是個智者,他發明了織網和捕獵技術,打魚捕獵。不過,那時候的人類還是“衣毛茹血,腥臊臭穢。男女無別,不相嫉妒。冬則穴處,夏則巢居”。

傳說中女媧造人,那麼又是誰造出了女媧呢?

女媧是華胥氏女兒

女媧也是華胥氏的後人。《史記·補三皇本紀》記述“女媧氏亦風姓”;《帝王世紀》則稱“女媧氏,亦風姓也。承庖犧制度,亦蛇身人首,一號女希,是為女皇”。女媧姓“風”,與伏羲為兄妹關係。

3、伏羲、女媧華夏共祖

現在我們常說自己是炎黃子孫,炎帝、黃帝的後人。而根據記載,華胥氏生下伏羲、女媧後,伏羲與女媧又生下少典,少典與有蟜(jiǎo)氏生下炎黃二帝。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華胥是始祖母,伏羲、女媧華夏共祖,女媧則是創始祖。

關於伏羲與女媧的故事,也有一則傳說:

“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女媧兄妹在崑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即與其妹上崑崙山,兄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是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今時人取婦執扇,象其事也。”

傳說中女媧造人,那麼又是誰造出了女媧呢?

伏羲與女媧

其實這裡所說的“宇宙初開”,後世多認為因為上古的一場大洪水,人們流離失所,人口大量減少,女媧補天、造人,保證了人類的繁衍。因此才被後世稱為“創世祖”。

4、圍繞女媧的傳說還有什麼

伏羲、女媧都姓“風”,這表明他們是來自“風”姓的母系族群。而伏羲、女媧的後人漸漸進入父系社會,為不出現近親婚姻的情況,源出“風”姓的人們就發明了“氏”,用來“別婚姻”。

伏羲後人:庖犧(páo xī)氏。因為伏羲後人是最早開始家禽、家畜飼養馴化的,因此被稱為“庖廚”又名“庖犧”,“庖”就是廚房、烹調、廚師的意思;“犧”是指純色牲畜。

女媧後人:女媧氏。要說明的是,女媧後人中的女性,只有姓即“風”而沒有“氏”,後人中的男性才被稱為女媧氏。

伏羲、女媧的後人陸續出現14個“天帝”,分別是:柏皇氏,中央氏,慄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陰康氏,朱襄氏,無懷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