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咒是總持門

持咒是總持門

三昧的意思是正受,陀羅尼是總持。總持跟正受有什麼不同?正受是正定的意思,從定中去成就的。所以這個法門是一個法門進去,獲得一個成就。那麼總持法門,是一個法門進去,獲得很多成就,這不一樣。所以,總持法的修法,通常來講,是比較後來的部分才修的。你在前面要修總持法,很少人有成就。

現在修密的人很喜歡持咒。咒,他們通常都叫陀羅尼,陀羅尼是總持,但是我們發現,很多持咒的人,很多了,不是說全部,在臺灣持咒的人,一百個,大概沒有一個會成就總持法門,為什麼呢?因為他不知道總持門怎麼修,他只有一個拼命的唸咒而已。告訴各位,任何一個咒語,長的短的都一樣,咒語是不解釋的,你要念十萬遍,你應該把咒語的意義給翻出來,翻不出來的話,我告訴你,你白修了。

因為咒是總持門,總持門下來,你應該要懂得他的意義。因為四加行當中,一個咒語基本上是十萬遍,你十萬遍持下來,這個咒語的意思應該知道,不可能不知道,要是不知道,你那十萬遍就等於錄音機走十萬遍而已,你的心根本沒用上去。那不是你錯了,就是你的上師有問題,他沒有開導你。他不是要把咒語翻譯給你聽,但他要告訴你如何起觀。如何修總持門。

陀羅尼門的修法跟三昧門的修法不一樣,他一定要告訴你,你來持咒才有效用啊。不信你去試試看。我們最常用的,變食真言跟甘露真言,我看你變得出來變不出來?你敢肯定嗎?一粒米,要觀想大如須彌山,要施食的時候,就七粒米,然後無量無邊的餓鬼都要飽腹而去,我看你敢不敢發這個大願?變食真言念七遍,最少,你不敢的話,那就唸二十一遍好了,多一點保證一點,那二十一遍,你有沒有把他變出去?七粒米,無量無邊的惡鬼都要吃飽去了,你敢嗎?不敢。所以施食也好,午供也好,反正都是給金翅鳥吃的,金翅鳥沒吃,蟑螂吃了,老鼠吃了,為什麼呢?因為你只是儀式,你那個不叫陀羅尼。

你看看,陀羅尼我念變食真言,惡鬼能飽腹,能夠吃飽。蒙山施食大家都很清楚,很靈驗。那個比丘在蒙山的時候,他回老家,老師父已經走了,師兄弟因為鬥爭,大家鳥獸散了。道場倒的倒,垮的垮,他就把那個一片門跨在牆壁上,他自己就住在門內,每天就修這個法,這個法是他自己修的,自己整理的。

每天到晚上,人家日中一食,他也沒有,他就是到黃昏的時候,弄一弄先施食,施食完畢剩下的他自己吃。有一天,一個軍閥,一個將軍去爬山回來,下山的時候奇怪,這山上都沒人,怎麼一下子來這麼多人。他就問“你們到哪裡去”,他說我們到某某寺院去,哪個法師要請客,我們去應供。他說“那個地方不是毀掉了嗎?怎麼有法師在?”他說有,他每天都請我們吃飯,很高興。

因為他下山,他發現“哎,這些人走路腳怎麼都不在地上”?哦,他這時候才想到,這個法師一定是大成就者,要不然怎麼會度這麼多鬼,每天啊。所以他也跟去。好熱鬧,吃完了,他的法事結束了,復歸於平靜了,那些鬼都回去了。他就反問這個法師。他說沒有了,我就住在這裡。他一看,一片門遮著牆壁,他就住在那裡。這個軍閥,這個將軍就非常的發心,把整個廟統統給重新蓋起來,這個法門才這樣流通出來。

這就是總持法門。他要不要修什麼?沒有,他修一法,就是一個施食而已,能夠饒益那麼多的眾生。總持法跟三昧法不一樣,總持法的殊勝,我們後面會講。我們現在先告訴各位,持咒是一個很好的法門,但是沒有人教你如何起觀跟用心的話,這個法門你不要修,你光是念個咒語沒有意義。就像淨空法師講的,持咒你要回向,要不然很麻煩。你要是不會持咒,你乾脆就唸佛,唸佛不迴向還不要緊。同樣嘛,反正你都不懂嘛。

但是你要知道,咒有咒的加持力,咒本身他是有區別,有分別的,佛號沒分別,你念哪個菩薩名號都可以,他不會說你怎麼給我念一半。有些人常常這樣問,我家裡供的是阿彌陀佛,而我念的觀世音菩薩要不要緊?阿彌陀佛不會找你算賬,你怎麼把我擺在這裡沒有念我的名字?阿彌陀佛會很高興,還好,我耳根清淨,你不會一直念我。佛菩薩不會計較這些。但是持咒,因為咒有作用,而你不知道作用的時候,我就不知道了。他本身要起作用的,你念了老半天不起作用,我看是有問題吧。不要講什麼副作用,大概那個葛藤會很多。

在修行的時候,我們要懂得,你既然要持咒,持咒是陀羅尼,是總持門,尤其要特別標榜他的殊勝性的時候,你就要特別留意。否則你無所謂,像做早課晚課的時候,都會念一大堆咒 ,十小咒也念了,你也不知道做什麼。反正早上楞嚴咒唸完,念十小咒,再念完了念大悲咒,沒事了,我們事忙了就其他不管了,沒事啊,再誦誦阿彌陀經,那可以,因為你不知道。而且哪些咒語你放心,玉林國師幫你挑的,他都是正面效果,至少那些福報都有,吃住穿的福報絕對有,不會有副作用。

但是,你修其他法門的部分就不一樣,其他的咒語不一樣了,那是有作用的。而那個作用當它要現前,你不知道怎麼用的時候,那很麻煩。像你買了一隻刀子一隻槍擺在家裡,你不知道怎麼用,我看你會不會危險?一把武士刀放在那裡,有事沒事拿在手裡耍兩下,我看你小心一點,要不然你玩火玩刀玩槍都會出事情的。因為他本身有作用。所以總持門一定要懂得如何用心。

擷自《普賢三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