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焦內嫩的「雞卷」,閩南普度時拿來招待賓客,營養價值很高!

在閩南各個城鎮的各個村莊,至今還保留著一個傳統習俗,就是村裡面過著“普度”的節日,一般都是從農曆7月份到農曆8月份最多,而且很少會重複的,基本上都被閩南人稱為(佛生日),這時候就會在家裡擺上幾桌酒席,然後宴請一些朋友或者遠方的親戚,晚上到家裡面吃著宴席喝著酒狂歡。

外焦內嫩的“雞卷”,閩南普度時拿來招待賓客,營養價值很高!

記得我們家的普度,大概還有半個月的時間就到了,到時候都是全村人一起熱熱鬧鬧的敬拜祖先和某尊神仙,然後家庭主婦到各個廟堂燒香,男人們就開始準備燒菜,當然現在經濟時代了,都是直接包大廚過來煮,然後按照每桌多少錢下去訂好菜系。

無論怎麼變化的宴席菜系,從幾十年前到現在,有一道特色閩南才,是完全沒有被淘汰,它就是“雞卷”,主要由油皮、番茄、冬筍、荸薺、秈米粉等製成。 本菜品外酥內嫩,酸辣可口,營養豐富。具有健脾開胃、減肥瘦身、調理便秘的功效。

外焦內嫩的“雞卷”,閩南普度時拿來招待賓客,營養價值很高!

這種外焦內嫩的特色閩菜,最少也有200年的歷史,只要是第一次吃到它,都會對它的味道留戀忘懷,而它製作起來其實非常簡單。只不過有一些配料的搭配,還有最後一步掌握火候的時候很關鍵,其實懂得做飯的人,看一次就能很快的拿住訣竅。

雞卷是用豬網油包裹豬肉、香菇、蝦肉、荸薺等多種配料合成的餡物,製成條狀,經油炸而成。外表如雞皮之狀,形似雞腿,因而得名。用豬網油作皮料,又薄又韌,油炸後酥濃香濃。餡物加上山珍海味,還有又脆又甜的荸薺,食之不膩,百嘗不厭。

外焦內嫩的“雞卷”,閩南普度時拿來招待賓客,營養價值很高!

很多閩南僑鄉早就將雞卷給傳播到國外,一些外國人對它的味道也是由衷的喜歡,而在我們閩南地區,幾乎是每個家庭都會做這道閩菜,加上它是一種方便熟食,而且便於攜帶,便於貯藏。也已經通過網絡渠道,銷售到中國的很多其他地方,尤其是那些一線到3線城市,都能在酒店裡看到。

外焦內嫩的“雞卷”,閩南普度時拿來招待賓客,營養價值很高!

別小看一道小小的雞卷,它也有很不錯的食療價值,雞卷不僅具有健脾開胃調理,還能減肥瘦身,更能夠調理便秘,而且吃再多也不會感到上火,只會越吃越想吃,當然一個成年男人,最多吃3條就會很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