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有從業人士指出,當前的狀況也給到網貸平臺一些警示。業務是否能夠依法向法院或者仲裁主張債權?債務債權關係是否正常?平臺在開展業務時要對這些問題保持敏感,並制定預案。

近段時間,網貸行業突現逾期潮、爆雷潮,風險的背後是整個行業流動性趨緊,網貸平臺借款人在行業動盪時期還款意願降低,甚至惡意逾期。

讓網貸平臺無力應對的是,逾期風險下針對借款人尚缺乏有效的約束和懲戒機制。

當然,也有從業人士指出,當前的狀況也給到網貸平臺一些警示。業務是否能夠依法向法院或者仲裁主張債權?債務債權關係是否正常?平臺在開展業務時要對這些問題保持敏感,並制定預案。

司法介入催收效率有待提升

自今年年初以來,為打擊暴力催收等違法犯罪行為,“掃黑除惡”專項行動讓暴力催收有所收斂,但平臺正常的催收和借款人還款意願也受到影響。

網貸行業當下的際遇與借款人的還款意願息息相關。“就是想著平臺死,省的還錢。”老賴風險急速上升,成了網貸平臺難以緩釋的痛處。

以前,網貸平臺可以利用貸後團隊或者外包的催收公司直接催款,但現在,“變成上門友好談判、電話催收、法律訴訟、仲裁等方式。”

催收方式的改變,但催回效率有待提升。

盈科律師事務所傅明明指出,對於打擊逃廢債等刻意甚至惡意的逾期行為,主觀是否為惡意很難界定。“如果有轉移資產的行為,才可控告拒不執行生效判決、裁定罪。”

仲財通總經理丁志剛還向網貸之家表示,仲裁主要針對網絡糾紛提供網絡解決方案,能夠提高效率,壓降成本。“但如果案子牽涉到線下的證據和流程,效率提升就有限,所以仲裁方式的解決針對網絡借貸案件總體的效率提升就有限。”

不過,即使通過了訴訟、仲裁程序,仲裁機構或法院做出裁決,還要面臨執行難的問題。

排除借款人刻意逃避的情況,“如果被執行人無財產,客觀上不能執行,當事人也需要理性看待,無法責怪法院和司法。”

催收效率低平臺資產也有問題

網貸行業逾期、流動性風險難以遏制,但催收方式的突變只是一方面,這其中所暴露的問題,還有網貸平臺資產自身的問題。

“現在出事的一些P2P,很多的債務都不是民事上的債權債務問題。”

丁志剛表示,如果平臺因為期限錯配,投資人抽貸造成不能回款,是平臺本身可能面臨著不合規的問題,肯定也就不願意提供證據,投資人通過法律手段維權就很難。

另外,最近很多出問題的網貸平臺,存在底層資產不透明,以空殼公司為主體規避個人借貸限額、大標融資的問題,有詐騙嫌疑。“本身就是空殼公司,走民事的司法程序也就沒有意義。”

而排除上述的非正常經營的因素,另外的問題則是網貸平臺普遍不注意業務是否能夠依法向法院或者仲裁主張債權。“等到這次普遍違約或者逃廢債出現,平臺再去搜集證據,有時候為時已晚,舉證難度很大,也不方便司法機關認證,因此會遇到走法律程序時間長、成本高的問題。”

“比如跟我們正在對接的某頭部平臺,使用的是某銀行的資金存管,該銀行存管系統無法向平臺提供存管戶中出借人到借款人的資金憑證,缺少這個關鍵證據,走法律途徑就會很難。”丁志剛舉例說道。

以前,可能網貸平臺對貸後資產處置的司法解決方案沒有很強的感知,在業務上也沒有留足餘地,但現在突變的狀況,也教育網貸平臺要注重司法催收的資產處置方式。

針對於上述網貸平臺遇到的囧境,也有司法界從業人士認為對於網貸行業監管的一刀切脫離了實際。比如規定不得進行期限錯配,但平臺在設計產品時較常見的做法是允許一定比例的期限錯配,這有利於提高資金利用率,風險也不大。

“有些平臺業務明明挺健康,但是由於這些做法可能涉及違規,所以也就沒有積極性去按照法訴的要求設計業務,完善證據鏈。擔心走到司法途徑還會被對方投訴違規,造成整個平臺的風險。”

業內呼籲:信息共享加大懲戒力度

對於目前網貸平臺的境遇,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向網貸之家表示,可以完善“老賴”信息共享、公示制度。“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信用信息共享系統,已經實現了接入會員間的借款人信息共享。接入平臺在發佈借款項目前,都會在系統裡查詢借款人的資信情況。如果借款人有較多‘黑歷史’,很可能就會被平臺拒絕。”

未來,隨著樣本的增加和數據的聯通,“老賴”想要在不同平臺,利用信息不對稱借款的難度將越來越大,甚至徹底不對“老賴”提供融資服務。

另外,周治翰還建議未來將網貸行業的借款用戶數據接入央行徵信體系,並將“老賴”黑名單共享給銀行、航空公司、鐵路局、媒體等機構,對嚴重失信人進行公示,限制其乘坐飛機、高鐵、辦理銀行業務等,持續加大對其震懾力度。

易港金融副總裁王龍峰也表示,希望法院等相關部門加大對這些行為的判罰、執行效率,並認可通過線上、仲裁等多種方式結合的執行方案;另外則是相關部門要加大對逃廢債、惡意逾期行為的處罰力度,增加相應處罰方式方法,並執行全國統一標準。

王龍峰還進一步指出,“對於惡意逾期的客戶,司法上要對中介方、擔保方的催收行為作出中性的認定,這樣才能夠讓債權方掌握主動權,才能夠通過多種合理的方式處理和追討債務。”

當然,也有從業人士認為,頭痛治頭腳痛醫腳的突擊式運動執法,也導致了相關惡意逾期債務人的有恃無恐,驗證了那句“欠債的是大爺”調侃。“監管的審慎對網貸行業的穩定尤為重要。”

老賴不還款 或將受刑法打擊

值得注意的,針對借款人逾期、行業流動性風險,相關部門已經開始行動。

近期,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浙江互聯網金融聯合會等行業組織相繼發聲,呼籲加大打擊力度,整治逃廢債等行為。

實際上,借款人借款後不按時還款甚至惡意逃避的,除了對個人信用信息產生難以消除的影響,輕則將影響到自身及子女的工作和生活,嚴重者還將受到刑法的嚴厲打擊。

針對逾期借款人可能受到的民事、刑事責任,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指出,網貸借款人組團違約,寫黑材料,將平臺搞倒,以達到無償佔有資金的目的,行為違法甚至涉嫌犯罪。

具體而言,這些行為面臨著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責任:

民事上,借款人逾期不返還相應借款,出借人向法院提起訴訟後,借款人不僅需要承擔借款本金及利息,還應支付出借人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支出的各項費用;

逾期不履行還款義務,借款人、借款企業及企業主要負責人將被列入失信人名單。列入失信人名單的借款人將被限制消費,出行受阻,子女入學接受教育及就業等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組團寫黑材料,侵犯平臺的名譽權。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將會面臨民事賠償責任風險。

而可能受到的刑事責任包括:

當民事判決書將責任落定,當事人有能力償還出借款項仍不償還,情節嚴重的,將涉嫌觸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借款時便有騙取他人財物的故意,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拒不償還借款,數額較大者,將涉嫌合同詐騙罪;

用其他手段騙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將涉嫌觸犯詐騙罪;

抹黑平臺,侵犯他人名譽權嚴重者,將涉嫌構成侮辱罪、誹謗罪。

90後“老賴”欠下1.4億元成網紅

日前,廈門中院公佈了今年第一批失信被執行人(俗稱“老賴”)名單,其中27歲的施華霖就因為欠下1.48億元的債務突然成為“網紅”。

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據公開資料,來自福建廈門的施華霖出生於1991年4月18日,而早在他20歲(2011年)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家公司持股90%的股東。他的高起點從何而來,為何又欠下上億鉅款而成為“老賴”?

根據廈門中院的公告,施華霖並非這筆債務的唯一“老賴”,這筆債務的債務人還有施美曬和施養市。

結合廈門中院公告的身份證信息以及裁判文書網的數據,施美曬和施養市分別出生於1971年10月、1969年1月,和施華霖隔了一代人的年齡。

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儘管這三人同姓,但從公開信息無法確認他們的關係。

來自啟信寶的數據顯示,施華霖名下擁有5家公司,註冊地址在福建泉州和廈門,大部分公司的主營業務均與汽車有關,他擔任了其中兩家公司的法人代表、三家公司的股東和三家公司的高管。

其中,最早成立的公司是晉江翔升斯巴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這也意味著,出生於1991年的施華霖在20歲的時候就成為了股東,並持有90%的股份,這家公司也因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被當地監管部門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另外,泉州中融護航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則是於2018年3月27日成立,施華霖也是擔任股東一職,並持有51%的股份。

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據上游新聞,施華霖最早成為老賴的時間是在2017年12月21日。當時他因為違反財產報告制度,而被福建永春縣人民法院判處支付租金1192萬元及遲延履行金。

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其後,施華霖又於2018年1月17日和3月5日,再次成為“老賴”。而這兩次未履行欠款數額都比較大,其中一筆是借款本金及利息1.16億元(即此次廈門中院披露的信息),另一筆為借款本金及罰息1977萬元。至此,施華霖總欠款金額達到了約1.48億元。

據廈門法院網的公告,施養市、施美曬、施華霖三人目前“下落不明”。

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施華霖是如何欠下這樣一筆鉅款的呢?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近年來,施華霖及其相關公司涉及多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如招商銀行就於2016年6月申請查封、扣押、凍結被告廈門遠翔集團有限公司、廈門富信達商貿有限公司、廈門同舜商貿有限公司、廈門遠翔斯巴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泉州遠翔斯巴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福建遠翔斯巴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漳州遠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福建邦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施養市、施美曬、施華霖名下財產,價值以1.24億元為限。

從裁判文書網的多份文書看,施華霖與施養市、施美曬基本是同時作為被告出現。而在施家的商業版圖當中,施養市(而非施華霖)才是其中的核心,其所掌握的公司股權關係,如下圖示:

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而從上面一長串公司名字不難發現,斯巴魯汽車在施家的公司當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但是,做斯巴魯的汽車生意並不見得是個好生意。

小編留意到,上市公司龐大集團(601258,SH)是斯巴魯在中國唯一的總代理商。其100%持股的中冀斯巴魯(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冀斯巴魯)2017年營業收入為26.17億元,淨利潤僅為176萬元;而在2016年,這兩項數據分別為43.43億元、1368萬元。

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龐大集團股價(周線)

作為總代理的龐大集團,旗下的中冀斯巴魯2017年營收和淨利潤都大幅下滑,而施家的地方經銷企業,日子恐怕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除了斯巴魯的汽車銷售,小編注意到,施養市名下的福建翔升、翔運兩家紡織公司目前正在阿里拍賣上進行司法拍賣。

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資料顯示,福建翔升紡織有限公司系香港福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廈門翔升達實業有限公司,施華霖(2015年曾出資3700萬港幣),施明珠合資創建,座落在福建省永春縣榜德工業區,公司於2004年6月註冊,註冊資本為2.61億元港幣,總投資7.83億港幣(約6.32億元人民幣)。

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福建翔升紡織有限公司環境(圖片來源:阿里拍賣)

據紡織行業媒體報道,翔升紡織員工人數一度達到750人,佔地165畝,建有標準廠房5萬多平方米。擁有現代先進生產線6條,2011年實現產值約8億元,利稅約3000萬元人民幣。

而福建翔運紡織有限公司於2011年11月註冊,註冊資本為2億元人民幣,總投資12億元人民幣。

今年3月,這兩家總投資達18億元的公司在阿里拍賣上作價1.9億元進行了一次拍賣,但流拍了,而下一次拍賣將於5月20日舉行,但拍賣價格已經降低到1.5億元。

警告!P2P老賴不還款或受刑法打擊

不到7年時間,這部分資產縮水超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