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你不必扎人,但是身上必須有刺

《延禧攻略》你不必扎人,但是身上必須有刺

01

週末的時候,看到一個情節。

兩個小女孩因為爭搶玩具,一個小女孩推了另一個,但是被推的小女孩並沒有選擇還手。父母很快就發現,將他們分開。

打人的女孩的媽媽連聲道歉,並教育小孩說對不起。本來就是孩子之間的小事,寒暄幾聲就離開了。

但是在人走之後,被打的女孩媽媽蹲下來,很認真的告訴自己的女兒。

"下次有人打你的時候,你一定要打回去,知道嗎?寶貝"。驚歎了這位母親的直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再叫她處處忍讓,吃虧是福,而是該出手就出手。

像玫瑰一樣,不一樣要扎人,但是要保持有刺。

人也一樣,身上長些刺,才不會被人隨意欺負,才能更好地保護好自己。

《延禧攻略》你不必扎人,但是身上必須有刺

02

好比最近大火的電視劇《延禧攻略》裡的女主角魏瓔珞,很善良,會幫身邊的宮女解難,會為了一隻貓而擔心受累,但善良的同時也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一旦有人欺負到了她的頭上,她絕不逆來順受、忍氣吞聲,會努力找機會,勇敢地反擊回去。

因為性格足夠強硬,慢慢的別人也就不太敢惹她。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有人隨意地欺負你,佔你的便宜,你若總是毫無原則、沒有底線地退讓,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更加膽大妄為。

在《延禧攻略》裡,主角魏瓔珞多次歷險。每次遭遇險境,她的反應都很沉著,會在第一時間想法子自救。

因為仗義執言,她被同伴出賣,又被飛揚跋扈的高貴妃視為眼中釘,可是被高貴妃召見的時候,她馬上就嗅到了危險,在極短的時間內想好了對策,然後裝瘋賣傻矇混過關,從混亂的局面中全身而退。

有時候,雖然狀況看上去很糟糕,她也從不放棄自救的希望,努力想法子逃生,這種臨危亂的作風,永不放棄的堅持和動如脫兔的逃生速度,確實是我們培養女孩時的一個方向。

受欺負了不吭聲,被陷害了會原諒,總要等到男主看不下去了來為她們打抱不平。但魏瓔珞不一樣,被欺負了從來沒有忍氣吞聲這一說

被人用茶水淋溼了被褥,她直接提了一大桶水潑回去,並且對挑釁者發出警告:

"我,魏瓔珞,天生脾氣暴不好惹,誰要是再嘰嘰歪歪,我有的是法子對付她。"

壞人都是柿子撿著軟的捏,誰要是想欺負"不好惹"的女孩,那首先要掂量幾下。

《延禧攻略》你不必扎人,但是身上必須有刺

03

"越善良越需要聰明,越聰明越有能力善良。"

魏瓔珞其實就是那個善良的聰明人。

如果你能堅持自己的底線,在別人傷害你的時候,勇敢地亮出你的爪子,讓對方明白你並非軟弱之人,下次就會適可而止,不再對你做出進一步的傷害。

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你退縮得越多,喘息的空間就越少;

日子也不是用來將就的,你表現得越卑微,幸福就會離你越遠。

不惹事,不代表怕事。

被人欺負了,不能太懦弱,要敢於還回去。

《延禧攻略》你不必扎人,但是身上必須有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