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封存的童年記憶

《呼蘭河傳》:封存的童年記憶

看過電影《黃金時代》後,我便迷戀起了蕭紅,敬仰於她的才華,悲憫於她的命運。

最近讀完了她的《呼蘭河傳》,讓我對蕭紅有了更深入地瞭解。她兒時生活的呼蘭河小鎮是刻板單調的,但又不是沒有音響和色彩的;她的童年是多彩而寂寞的。

茅盾說,《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蕭紅通過樸實自然的筆觸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東北農村風土畫。她在這裡出生,在這裡成長,對這片土地有著深深的眷戀與深刻的認知,這裡承載著她太多的記憶。

1、對小鎮零碎的記憶

冬天裡,大街上行走的人們:趕車的車伕、賣豆腐的人,賣饅頭的老頭……街上的門面,學校,以及淹死馬的大泥坑……

作者對小鎮的這些地方都進行了細膩的描寫,有詳有略,讓我們看到了呼蘭河的刻板,也看到了它的色彩。

一年之中,這裡的人們很有規律地過生活;一年之中,必定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一年四季,依著那些走馬燈似的挨次到來的隆重到來的節日,在灰暗的日常生活的背景前,呈現了粗線條的大紅大綠的帶有原始性的色彩。

2、對祖父溫情呵護的記憶

因為父親的嚴肅,母親的寡言,祖母的嚴厲,兒時的蕭紅與慈祥溫和的祖父走得最為親近。在和善的祖父那裡,她的調皮被珍視,她的好動被理解,她的貪吃被善待……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在蕭紅的眼裡,祖父是個充滿童趣的老人。他經常和小孩開玩笑,說“你看天空飛個家雀。”趁那孩子往天空中一看,就伸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給取下來了,有的時候放在長衫下面,有的時候放在袖口裡頭。他說,“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祖父對蕭紅疼愛有加。不慎掉入井中的小豬,小鴨,被祖父打撈上來,用黃泥包著燒好,先讓她選嫩的吃,吃剩的祖父才吃。

讀到這些,我的眼裡湧上一股熱淚,想起了已故的外祖父。與蕭紅相似的是,我的童年也是和外祖父一起生活的。那個時候,外祖父騎著老式自行車,我坐在前樑上,走上幾十里路,去城裡的集貿大廈逛街。在那裡我看到了不同與鄉村的另一個世界:人們穿著西裝,燙著捲髮、踩著皮鞋以及琳琅滿目的新奇物件……

每次回來,祖父都會給我買回各種新奇的玩意,有小糖人、花裙子、小三輪車……這些有趣的玩具陪伴了我的童年,給我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蕭紅以一個孩童的視角,用樸實細膩的描寫,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充滿童趣與被呵護的童年;也將我們帶入了那些已經逝去的兒時光陰。

3、殘忍的灰白記憶

呼蘭河的人民多是善良的,然而又是愚昧而蠻橫的。他們按照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思索生活,麻木、敏感又瑣細。

讀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小團圓媳婦了。小小年紀成了童養媳,因為性格外向,長得高,飯量大,而被婆婆不擇手段地整治。白天黑夜地打她,被吊在樑柱上打,用烙鐵燙她的腳心,用皮帶抽她的身體……

這些殘忍的方式,堪比牢獄中的酷刑,這種行徑,放在現在就是虐童,然而在那個時代確實被大眾所接受的,是婆婆教育兒媳的常慣做法。

在小團圓媳婦被折磨的病倒時,婆婆又想方設法地“營救”她,花重金請來各路神仙跳大仙,將赤裸裸的小團圓媳婦放入滾燙的熱水缸中,三進三出;小團圓媳婦三次被燙的發出撕心裂肺的叫喊聲,三次被燙昏迷過去……

就這樣,一個活潑可愛的少女被活生生地“送回了老家”。

通過描寫,我們看到了一個落後、病態的小鎮,這裡的人們甘願做傳統思想的奴隸,他們愚蠢而頑固,有的甚至很殘忍。

作者還寫了不少這樣的人物:有二伯、老廚子、老胡家一家、漏粉的、馮歪嘴子等一群人,他們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特點,但卻都擺脫不了當時大時代中固有的傳統思想的影響與腐蝕。

4、對玩耍的甜蜜記憶

後花園,是作者與祖父長待的地方,也是她僅有的樂土之一。

那園裡有蝴蝶、螞蚱、蜻蜓,有小黃瓜、大倭瓜,小小的蕭紅,經常在那裡一玩就是一天,有時候玩著玩著就躺菜地裡睡著了,醒來接著玩。

祖母堆滿了破舊東西,黑暗而封塵的後房,也是她消遣的地方。佈滿灰塵的舊物,被她鼓搗著翻出來,便引起了一段封存的記憶。

清早在床上學舌似的念老祖父口授的唐詩,聽他講述那些實在已經聽厭了的故事……

這些地方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童趣而又寂寞的童年。

作者通過碎片化的記憶,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鮮活的呼蘭河,一個單調的呼蘭河,一個落後的呼蘭河,一個寂寞的呼蘭河……

書的結尾作者這樣寫到:

以上所寫的並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只因它們充滿我年幼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