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吃藥控制在正常範圍後,還會引起相關的疾病嗎?有哪些要注意的?

黯然浮華sky1


高血壓的危害主要是會引起不可逆的心腦腎血管併發症,而早期控制血壓目標值達標,可以明顯減少這些併發症的發生。

我國目前有2.7億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如果控制不理想,最終會導致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等主要併發症。如果等這些臨床併發症發病後再去控制血壓,效果及預後就非常差了。那麼在這麼併發症尚未發生時就控制好血壓,會不會就不發生這些併發症呢?研究顯示,舒張壓每降低5 mmHg可使腦卒中和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分別降低40%和14%;而收縮壓每降低10 mmHg可使腦卒中和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分別降低30%和23%。所以通過積極控制血壓達標,可大幅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心腦血管的發生並非是高血壓這單一因素,還有高血脂、高血糖、吸菸、早發心血管家族病史等,即使血壓控制理想,也並非能完全避免這些臨床併發症的發生。但控制血壓達標毋容置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至於降壓的注意事項,最主要的應該是根據個人年齡、靶器官等受損情況制定個性化降壓方案,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降壓目標。如老年人血壓目標值可適當放寬,合併糖尿病、心衰、腎臟病的血壓要求控制更嚴格等,具體由心血管醫生制定降壓方案。


醫患家


一般情況下高血壓患者通過口服降壓藥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是不會引起相關的疾病的。因為高血壓患者如果長期不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導致心臟長期符合過重,就會把心臟累垮,容易引起心臟功能衰竭。同時身體長期處於血壓過高的狀態容易給身體各個系統及臟器造成嚴重的傷害,比如長期使身體各個系統及臟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進而使其血管的舒張功能減退,容易引起小血栓將血管堵塞,導致各個系統及臟器缺血甚至壞死。尤其是腦血管,由於大腦血管比較精細,管腔窄,管壁薄,舒張性差,脆性大,因此隨著血壓不斷升高,如果得不到及時控制導致腦血管壓力越來越大,就容易引起腦血管破裂,進而引起腦出血發作,輕度則是半身不遂,重度則使人失去生命。

因此高血壓患者只要通過口服降壓藥使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就不會引起上述併發症的發作。當然除了口服降壓藥外也可以通過飲食及運動來輔助控制血壓!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我是小眼睛醫生

專注於心腦血管疾病

致力於公眾健康

熱愛於健身的心內科醫生,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擊左上角,查看更多關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知識

小眼睛醫生可以非常明確的告訴你,如果你能把血壓控制在合理範圍內,能夠長期將血壓維持在合理範圍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併發症的發生率。
但是,
你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常見的併發症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導致的。

我們應該將血壓控制到什麼程度,才是最好的。

就像過去小眼睛醫生回答的,如果你是高血壓患者,我希望你能夠將自己的血壓控制到140/90mmHg以下。

如果你想控住血壓,延緩自己的併發症發生,那麼可能你需要將自己的血壓控制到更加嚴格的範圍了,能夠把血壓控制到120-130/75-85mmHg之間,都是非常OK的。


但是,肯定會有很多患者說了,是不是我的血壓越低越好。

自然不是,血壓過於低,對於高血壓患者也是非常不合適的。因為,血壓過低,能夠導致大腦,腎臟等等這些靶器官供血不足。

尤其是如果大腦供血不足,將會引起暈厥,嚴重的時候將會導致休克出現,這些問題都是非常危險的,希望大家注意一下。

另外,控制血壓最關鍵的問題是規律運動,規律服用降壓藥物,這些都是維持血壓穩定的關鍵。


決定你是不是患有併發症的關鍵血壓穩定,但是並不排除其他因素。

如果你血脂控制不佳,如果你本身是糖尿病患者,但是你的血糖控制不佳,都將會導致腦梗塞,心肌梗塞這些問題。

如果你任然是不健康的飲食方式,缺乏鍛鍊,都將會導致併發症,希望大家注意一下。


大家建議分享自己服用降壓藥的心得,控制血壓的心得。

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關注我

覺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覆告訴哦我


小眼睛醫生愛運動


關注李博士和你談健康,帶給你更多更實用的健康知識!

高血壓的併發症有很多,最常見和最“可怕”的併發症要數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及由此帶來的腦梗死、腦出血、冠心病、心肌梗死等。此外高血壓還會造成腎病、眼底病變、周圍血管病變等等(詳情可見我的問答:高血壓會引發什麼病變?)

高血壓通過生活方式改變、吃藥等方式控制在正常範圍後,還會出現上面說的這些併發症嗎?答案是:“不能完全避免,不過可大大減少這些併發症發生的可能性”。

不能完全避免是因為高血壓發生的時候往往是無聲無息地,等我們發現它的時候其實可能已經有一小段時間了,這就是為什麼定期查體非常重要;另一個原因是儘管高血壓控制了,但另一些與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互相影響的疾病也還可能繼續有不良的影響。


高血壓服藥控制的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包括以下這些:

1.監測血壓:血壓控制目標值是140/90mmHg以上,如果能耐受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2.觀察自己的服藥時間和服藥規律,達到“平穩降壓”,即全天24小時內血壓均達標,且波動幅度最好不超過20mmHg。血壓波動大有時比血壓略高可能更可怕;

3.留意自己其他與高血壓相關的問題,如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同時注意控制這些問題;

4.戒菸戒酒;注意健康的飲食習慣;每天運動;

5.定期查體和與醫生見面,瞭解自己身體整體情況,如果需要,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6.留意高血壓併發症的症狀,及時就診,如心前區痛、劇烈頭痛、突然的口眼歪斜、說話不清、一側偏癱等,要及時去醫院就治;

7.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脾氣,避免因心理因素造成血壓劇烈波動。

8.如果在服用降壓藥,也要留意降壓藥的副作用和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詳請可參考我的問答:高血壓服降壓藥後要注意什麼?)

高血壓並不可怕,控制不好才可怕。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加藥物控制血壓平穩在正常範圍,高血壓的人也是可以不出現併發症的。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針對於這個問題,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會的,按時按量服藥控制在正常範圍以內的情況下,只是會比那些不吃藥控制的患者,換合併疾病的幾率較低一些,但絕對是不可能沒有的,建議高血壓患者家庭,家中購買一臺家用血壓計,經常監測一下血壓如發現血壓不穩定,或者是沒有維持在正常範圍以內,請及時去找診斷你為高血壓的主治醫師,讓他考慮是否對你服用的藥物,進行藥量增加,或者是調換其他藥物,當然,如果血壓降的比較低了,也要去找診斷,你為高血壓的主治醫師,讓他看看是否需要對於你服用的藥物減少藥量,或者是停止服用藥物。


小羽毛ABC


想長壽嗎?沒有人說不想;能長生不老嗎?誰都知道這只是一個夢想。但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延緩各種疾病及衰老的發生與發展,就可以實現活個大歲數的夢想,特別是人到老年還能擁有良好的生活質量才是最幸福的事。

高血壓即是如此,它是引起心腦血管病等致命性疾病最危險的因素,保持正常的血壓是預防這些疾病發生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治療高血壓的基礎目標,但畢竟高血壓是一種疾病,它的發生與身體代謝機能異常關係密切,這種情況下控制好血壓將用助於減輕這種異常的程度並阻止其快速發展,從而大大降低高血壓對機體的損害,降低發生多種疾病的風險。來看這樣一組數字:

  • 血壓每升高10mmHg,缺性心臟病的發生風險將增加31%,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風險將增加30%,腦出血的發生風險將增加68%

因此,高血壓患者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對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風險意義重大。但這個正常範圍又因人而異,比如:

  • 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對血壓控制的要求應當更嚴格,比如理想目標是120/80mmHg以下,至少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 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對血壓的控制能達到140/90mmHg即可,不應過高要求

  • 對於已經發生了腦梗等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目標也不應過高,140/90mmHg即可

此外,高血壓只是引起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血糖、血脂等的異常在多種疾病發生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高血壓患者在控制血壓的同時注重對這些因素的控制,才能更為有效地預防與延緩各種疾病的發生。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呵呵,一定會的高血壓,糖尿病,就這兩種病有幾個病人是因為沒有吃降壓藥降糖藥而發病的?可以說基本吃此類藥物強行把血壓血糖降到所謂正常值後,中風的人比比皆是,我親身感受過2次,自己家人全部如此!


goldoutlook


高血壓,糖尿病靠吃藥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是遠遠不夠的,同這二種病相關的併發症不下一百種,一般有糖尿病的就有高血壓,有高血壓的不一定有糖尿病,多數是肥胖引起的,要想控制好有很多方面,例如通過運動,飲食,藥物,不抽菸,不喝酒,這種病是看不好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控制在範圍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