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學生無法融入大學宿舍,該怎麼辦?

liguangweg13


你給自己貼了“農村大學生”的標籤。想問一句,農村怎麼了?女兒班裡有個河南學生,就是來自於農村,還領的助學金,那又怎麼樣,這位同學拿過一等獎學金,專業排名前三,班級學習委員,拿過國家獎學金(為照顧貧困生,但成績必須優秀)。我看到你說室友有錢,有錢也是爹媽老子的錢,你自卑個啥,她們有錢,你有腦子不就行了,錢花了就沒了,腦子越用越靈光,你每天早晨跑步嗎?每天晚上上晚自習嗎?一個月能讀幾本書?成績能排到專業前三嗎?求人不如求己,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最後送你美國前國務卿賴斯母親的一句話:要想別人看得起你,你得給別人一個看得起你的理由。改變從現在開始,祝你學業有成。


阿娥你好


這個問題很有價值。對於大一新生而言,來自農村地區的部分學子,確實存在與寢室其他同學一時之間難以相處,一時之間難以融入寢室集體的情況。

通常,大學寢室住宿是4—6人間,也是一個小集體,而且需要朝夕相處,如果難以融入這個小集體,甚至與其他人隔膜很深,自己會煩惱和難受,寢室其他成員也難免煩惱。從大的原則上說,集體的團結與和諧共處確實很重要。

不過,在我看來,對於要不要融入寢室這個小集體,以及如何融入,不同情況需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總體而言,取決於這個小集體是一個什麼樣的學習和生活狀態。

1、寢室的所有成員學習和生活總體都是處於比較積極上進的狀態,學習往往比較用功,學習之餘的生活方式也比較積極,比如閱讀、運動、參加各種活動等。這種情況,在一些較好的大學裡比較容易出現,這肯定是需要融入寢室這個小集體的。要融入,

對於農村背景的學子而言,或許其他同學來自城市乃至大城市,成長環境和條件比自己要好,首先需要克服可能有的自卑心理,無論寢室其他同學是什麼成長的背景,大家都是平等的同學,即便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差異或者差距,也不要過於看重,不要太敏感。要融入,最重要的一點是在自信的基礎上,和大家多一起相處,一起交流。比如,可以與大家一起學習,一起自習,一起運動,專門閱讀一些其他同學讀過但自己沒有讀過的書籍,以便增加交流之類;同時,可以在寢室做一些對集體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多打掃幾次衛生,幫大家打打開水之類的事情,只要積極友善,大學同學之間,一般來說,都是比較好相處的,要融入,並不是難事。

2、如果寢室多數成員都不太學習,而熱衷於打遊戲、談戀愛等,一句話,其他人基本比較頹廢的話,而你希望好好學習,這種情況就沒有融入的必要;如果非要融入寢室其他成員中,那隻能把你自己也拉進頹廢的狀態中,和他們一起做類似的事情,比如一起沒天沒日的打遊戲之類,這顯然並不應該,也有害無益。這種情況,只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真沒什麼必要非要融入這個小集體裡面去,只要大家相安無事,各做各的,互不影響即可。這在一些不太好的大學裡,是不難遇到的情形。

所以,是否必須融入,是一個問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具體分析。對於確有必要融入的集體,對於農村學子而言,需要友善、誠懇、積極、熱情的態度和大家相處,樂於和寢室其他同學相處,樂於幫幫小忙之類;注意需要大氣一點,切忌自尊心太強而且敏感,不要一顆玻璃心,過於在意一些同學之間無謂的小事或者不經意的話,動不動以為對方是針對自己或者自己感覺很受傷。

總之,在一個擁有比較良好的氛圍的集體裡,只要真誠、坦率、大氣一點,大學同學之間,特別是寢室同學之間,在朝夕相處中,往往容易建立比較深厚的感情,融入的問題自然水到渠成。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幫助~


風雨燕園之百二十載


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在距離今年的大一新生入校還有2個月的重要時間節點,我願意根據我當年的經歷和這些年的一些見聞,為那些正遭受此類問題困擾的農村學子提供一些個人建議。

不管你是即將跨入象牙塔中的新生,還是已經遭受煎熬許久的大學學子,如果你認真的看完我的這些衷心建議,並且有所行動的話,我相信,你今後的大學生活將會變得與以前大不一樣!

首先,是發揮自己的特長!

看到這裡,估計有人會說,第一點不應該是提升自信麼?為什麼成為了發揮自己特長啊?

筆者以為,所謂的假大空的“提升自信”一說,對於很多人並不能夠起到實質性的指導作用,不如說一點實實在在的建議,我覺得找到自己的特長就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我看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如果你能夠發掘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你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就提升起來了!

關於特長,可以是擅長書法,也可以是在體育活動中有所建樹等等,只要是能夠有自己的優勢,這樣的話,你再面對那些此前難以相處或者以高姿態對你的同學的時候,你也可以昂起自己的頭顱,與他們平起平坐,正常交往。

自信是跨入成功的第一步,而發揮特長則是塑造你自信的關鍵點!

多學習,遠離是非!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時候,不管你做的再好,依舊有一些人故意找你的茬,故意刁難你,為難你!如果大家真的遇到這種情況,我不妨給大家說一個例子,我當時遇到的一個學長,他的一些經驗。

這位學長很有自知之明,他覺得自己難以和整天泡在宿舍打遊戲的室友相處,他白天沒課的時候選擇待在自習室或者圖書館,真的是用知識來填充自己,而且晚上九點以後回到宿舍的時候,別人依舊是在玩遊戲,他自覺地打開收音機開始聽VOA來練習口語和聽力,這樣的以學習為伍,遠離是非的生活,他堅持了4年。

等到大四下學期,他的那些室友還在為工作的事情發愁的時候,他拿著自己連續三年獲得的國家獎學金證書到了大名鼎鼎的衡水中學,力克群雄,脫穎而出,以一名本科生的身份拿到了這所名校的offer,創造了全校本科生就業的歷史。

你要知道,你來大學是為了幹什麼的?不是為了交幾個畢業後就不聯繫的酒肉朋友,也不是為了沉溺於遊戲,你是為了讓你今後的人生更加精彩,今後的道路更加寬廣。

如果認識到這一點,寢室這點破事就不算什麼!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7.03


糧油市場報


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說實話我跟很多人一樣,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和磨合,初入大學時的那種不適都已不再,如果說真的怎麼辦才好,我覺得用一句話來總結最為合適,那就是真心換真心吧。

一直以來,很多人就挺反感大學的宿舍分配方式,在這些人眼中,不分青紅皂白的把真正的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方言,生活習慣和個人風格的幾個人固然一下子拼湊在一個小小的房間裡,確實是挺令人害怕的,有一些人受不了這樣的環境,容忍不了部分人的做事風格和習慣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筆者當時初入學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我當時就讀的本省一所比較知名的地方性高校,以本省的生源居多,不過我們宿舍六個人中依舊有三個是外省同學,一個遼寧,一個山東,一個湖北,大家一開始好像都沒有完全放開心扉,平時的交往和相處的時候可以明顯感覺到一種距離感和隔閡感,不過我並不決定有什麼不妥,因為我也是這樣覺得,那段時間我最忙碌的事情是和遠在千里之外的高中好友們聊天,從他們那裡獲取一些安慰和陪伴,但是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我覺得室友們之間的平淡卻有著冰冷的關係就融化開來了,而其中的一個契機是因我而起,我至今印象深刻。

那是一個秋雨連綿的時節,在一個落雨的雨後,我們宿舍集體到校醫院體檢,由於人數也太多,大家只能排著長隊,期間需要有人來充當這個排隊的人,我自告奮勇的去了,在長龍里佔了將近兩個小時,淋了雨,受了風寒,室友們在此期間給我拿來了傘,送來了熱粥,最後還為我準備好了午餐,檢查完畢後,我提議不久後我們寢室聚餐,大家欣然同意,那個週末,在學校旁邊的小餐館,我們宿舍六個人加上班上其他兩個男生,第一次坐在一起吃了頓飯。

從那以後,我覺得寢室之間的關係融洽了不少,你幫我打壺水,我幫他代份飯,他幫他拿了快遞,就是在這樣看著不起眼的小事中,來自不同地區的六個青年很快的成為好友,這個時候再回首剛開學時的狀態,只能是微微一笑。


能夠考的上同一所大學,說明你並不比他們差,由於你的農村出身,可能更顯得自己求學的不易,這是一個閃光點。

另外,茫茫人海,大家可以進入同一間宿舍,更是緣分,這個機會可比彩票中獎的幾率小的多了。

最後,真正等你畢業踏入社會的時候你就會發自內心的感嘆,除了大學宿舍,還能去哪找到一學期800塊錢,還不限水不限電,寬敞明亮帶獨衛,配有24小時有門衛的居住地?

有些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珍惜,大學宿舍關係並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糟糕,記得好好運營,用真心肯定能夠換來真心。


鍾情三農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自己當年入學的情況。本人也是農村家庭,而且算是比較窮的農村家庭,當然同宿舍的同學也是農村城市各佔一半。城裡的同學也沒有那種很優越的樣子,整個宿舍還是非常和諧的。

一、農村孩子不要過於敏感,過份的自尊其實是自卑的表現

。出身於農村家庭,不管是你的經濟條件還是你的所見所聞跟城市裡的同學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但我們也沒必要自卑,因為這是客觀存在的,不是我們立即能改變的。本人當年也是比較窮,而且還什麼都不會玩,連普通話都說不好,同學因此還笑話我。但我覺得同學之間也沒有什麼惡意,只是互相打趣而已。宿舍同學知道我窮,他們也不會因此說看不起我,反而會處處維護你,所以是非常和諧的。只要你不卑不亢,虛心向室友學習,跟大家打成一片,室友也肯定會接納你的。

二、要多向室友學習,提高自己。城裡的同學,他們確實有他們的優點,見多識廣,多才多藝。農村孩子可能在上大學之前只是一味的讀書,跟城裡同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但現在你們成了同學,有機會跟他們學習,去努力提高自己。相信如果有意識地去培養自己的一二項興趣愛好,也可以慢慢縮小跟城裡同學的差距。而且如果有了相同的愛好,同學之間相處會更加融洽。

三、發揚自己的長處,做自信的自己。農村孩子在見識上面跟城裡孩子有差距,但也不是沒優點。比如農村孩子更能吃苦耐勞,學習更加刻苦,那麼我們能不能在這方面發揮自己的長處呢。比如如果你能在大學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國家獎學金,比如你能夠通過六級英語,比如你能夠在實訓時更出眾。這些都可以讓你在室友中獲得加分,體現自己的實力,做個自信的自己。

一般情況下,同學之間也不會存在那種非常勢利的人,絕大部分同學都是能夠與人友好相處的,拿出你的誠意,虛心學習,室友一定會接納你的。一般情況下,同一宿舍的同學之間的關係是最鐵的,就象你們是一個小家庭一樣。祝你能夠有一個愉快的大學生活。

這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能幫到你,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我也是一名大學生今年大二了,剛開始大一初入學校是時候期待大學的宿舍應該是能洗澡、有空調、一個自由自在的天堂,但是事實還是打破了夢想,不過還好雖然沒有獨立衛生間但是還能湊合吧,單人單床單桌覺得還不錯並且宿舍裡的室友感覺也還不錯,我們宿舍除了一個官二代其他五個人都是來自農村的,我們幾個人對這生活條件還能接受,平時幾個人也都能和平相處。但是隔壁一個宿舍的六個人可不是這樣了,什麼樣的人跟什麼樣的人一條船,沒錯,人家一個宿舍的都是本地人,對宿舍就當是一個落腳的地方,裡邊亂七八糟沒人整理,平時人家幾個就不在宿舍住,要麼回家要麼租房子住,因為人家都是城裡人有錢任性!我們幾個農村來的因為家裡窮能住上這樣的宿舍已經不錯了,家裡的還沒這麼好,自己的位子自己負責一人跟前一個紙箱,宿舍被整理的井然有序,就連這個富二代在我們的薰陶下也是變得勤懇。但是像農村大學生無法融入大學宿舍這樣的事情在我的身邊還沒有發現,但是相反的一點是城裡的大學生無法融入大學宿舍,因為人家太挑剔!


捕風攝影


農村大學生無法融入大學宿舍,該怎麼辦?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作為曾經的農村大學對於這個問題還是深有感觸的,筆者當年在初入大學之時,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也曾經面對過這樣的煩惱。

其實,農村大學生會遇到無法融入大學宿舍的問題,根源在於極度不自信。很多農村大學生認為自己來自於農村,就自然的認為自己不如城市大學生,對自己的任何事情都會持否定態度,甚至將自己封閉起來不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

面對農村大學生的這種不能融入的心理問題,筆者認為要想解決,還是要靠農村大學生自己,要克服不自信心理才是重點。

秉持自信人生態度。不要過多的關注自己的出身,要知道自己能考入大學,就不比宿舍城裡的孩子差,而是平等的、水平也是差不多的。要以自信滿滿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同學,積極參與到舍友之間的討論交流和集體活動。


善於尋找共同話題。農村大學生與城市大學生之間可能會有城鄉差別,對於社會事物的認識難免會有時間差異。其實面對這樣的問題,農村大學生應該學會與同寢室舍友尋找共同話題,培養共同話題,要保持融入集體的積極態度,讓自己真正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克服內秀畏難情緒。內秀、老實、憨厚等詞語大多都是形容農村大學生的,以前可能還不錯,但在如今的社會中,這些詞語已經不適合社會新形勢的需要,跟不上社會的發展。農村大學生要敢於表現自己,讓同寢室舍友能夠儘快瞭解認識自己,而不是將自己封閉起來,完全與他人隔絕。

總體來講,還是要善於改變自己,提高自己融入集的能力,真正成為一個“集體人”。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教育、體制內、公考問題答疑。

東愛雨公考


農村大學生無法融入大學宿舍?現在居然還有這種問題的存在,現在農村人和城裡人之間還有這麼深的隔閡嗎?是因為城裡人優越感太強欺負農村人,還是農村人太過於自卑,沒有辦法與舍友和諧相處呢?

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真實性表示懷疑,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城鄉的差距可以說沒有差距了,沒有那個地方的人高人一等,也沒有那一個地方的人會低人一等。我也是一個農村出來的大學生,目前大四在讀。我的高中同學都是農村人,我的大學同學也有部分是來自農村的,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一樣的。

我的宿舍六個人,其中有四個是農村裡出來的,只有兩個人是城裡人。我們整個宿舍的關係還是非常的和諧與團結,關起門來就是一家人,有什麼話隨便說,同一瓶水可以一個宿舍人一起喝。我們宿舍有一個同學家裡很有錢,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幾千塊錢的,可是也照樣和我們一起吃食堂,點外賣吃,並沒有說因為我們是農村裡出來的而看不起我們。我在大學裡也沒有聽說誰是因為農村來的而沒有辦法融入宿舍,更沒有歧視、隔閡農村人的事情發生。



我們宿舍六個人,有四個人是班級裡的班幹部。班長是我們宿舍裡那位很有錢的同學,我競爭不過他,所以最後也當選了一個心理委員。對於落選班長這件事,我是心服口服,其中並沒有什麼內幕。有錢人似乎有一種天生的領導力,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更能夠讓人信服。而且他們非常的自信,性格也很外向。我落選就是因為自信心不足,這與我的家庭環境有關係。

如果一個人真的沒有辦法融入宿舍,那就真的是自己的本身的問題。可能是因為性格過於自卑,把自己降低了一個臺階,自己讓自己沒有辦法融入宿舍。這種情況可以去找一下學校的心理輔導室,進行心理輔導,找回自己的自信心。如果是因為自己的作息規律,生活習慣沒有辦法融入,建議向輔導員申請換宿舍。如果是因為自己的壞毛病,導致了舍友的排擠,那就需要進行自我檢討了,向舍友道歉,寫保證書的方式讓舍友原諒自己。



宿舍是你大學裡的家,舍友就相當於你在外地的家人。所以說搞好宿舍關係,與舍友和諧相處還是十分有必要性的。同理,一個連宿舍關係都搞不好的人,還能做什麼事?


大三老學長


1.“回宿舍嗎?”

“回。”

“幫我把書帶回去吧。”

2.“回宿舍嗎?”

“不回。”

“去食堂嗎?”

“嗯。”

“幫我帶份飯回來吧。”

3.“回宿舍嗎?”

“不回。”

“去食堂嗎?”

“不去。”

“去外面吃?”

“嗯。”

“回來的時候幫我把快遞捎回來吧。”

4.“歪!怎麼還不回宿舍啊?都十點半了。”

“說吧,帶什麼。”

“沒有,就是怕你出事,打個電話問問你,這麼晚了。”

“真的?不帶什麼?”

“帶瓶可樂吧,冰的,麼麼噠。”

5.“陪我下去買點東西吧。”

“不去。”

“我請你。”

“走。”

6.“大哥,這個不好吃,給你吃吧。”

“……”

7.“有帶飯的嗎?”

“有!我我我!”

“叫爸爸。”

“爸爸。”

“叫爸爸也不給你帶。”

“cnm。”

8.“去上課嗎?”

“不去。”

“那我也不去了。”

9.“去上課嗎?”

“去。”

“那幫我答個到吧。”

10.“老師點名了嗎?”

“沒有。”

“那我就不去了。”

11.“老師點名了嗎?”

“點了。”

“那我就不去了。”

12.“作業什麼時候交啊?”

“明天。”

“你寫了嗎?”

“沒有。”

“什麼時候寫?”

“明天上課寫。”

“那我也明天上課寫。”

13.“明天考試怎麼辦?”

“我做好小抄了。”

“那給我一份吧。”

14.“打王者榮耀嗎?”

“不打。”

“有妹子。”

“拉我。”

15.“出去玩吧。”

“不去。”

“有妹子。”

“走。”

16.“你去外面吃飯嗎?”

“不帶”

“你去食堂吃飯嗎?”

“不帶”

“有快遞要取嗎”

“沒有”

“奧,我上個廁所不能去拿快遞了,你幫我拿了吧”

“我沒有快遞要拿!…”

“奧。那你正好去體驗一下收快遞的快感”

“……”

17.幫我拿一下東西唄,麼麼噠~

叫爸爸!

爸爸~

回宿舍嗎?

18.幫我把書帶回去吧

叫大哥

大哥

幾本書?

3本

叫大哥也沒用快滾再說打死你.

其實小編想說:大學宿舍關係真的很難處理,走近一點難免會有嫉妒和羨慕,走遠了只會自己孤獨,最好是讓自己忙起來,忙著去處理社團的事,忙著去學習,忙著談戀愛,忙著運動,忙著吃飯,自然的你就會習慣一個人,室友也會對你關心,也會打電話問你什麼時候回來,而不是每天膩在一起相互看著缺點相互嫌棄。

幾點小tips:

1.寢室是我家,請像家一樣愛護他;寢室不是我家,請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對他人有影響。

2.遇事可謙讓,遇事不可忍讓。忍讓後可以開誠佈公交流解決,憋在心裡遲早要冒火光。

3.同理,不要把別人的忍讓當做理所當然。

4.甄嬛傳還是水滸傳,全看你自己想法。


湖北文都教育


我們也是農村的,我覺得城鄉的區別就是。除了生活環境,生活條件不一樣,其他沒啥區別啊!我倒覺得鄉下空氣好,鳥語花香,生活節奏慢,人活得到輕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