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書法已死,「獅吼書法」更有意義!能讓我說句話嗎?

說起曾翔先生,不得不說他的“獅吼書法”,這種邊寫字邊吼叫的書法創作風格,也是備受爭議的。每每打開一篇關於曾翔先生的書法報道,評論區的謾罵聲真的是鋪天蓋地,罵什麼的都有。對此,曾先生也沒有做過正面回覆,依然堅持者自己的“獅吼書法”。

曾翔:書法已死,“獅吼書法”更有意義!能讓我說句話嗎?

其實,書法創作時大吼大叫,曾翔並不是第一人。據史書記載,唐代書法家張旭先生就是這樣的人,每逢酒醉後作草書,也大吼大叫,甚至還用頭髮蘸墨寫字,所以後人稱他為張癲。但是我們現在看到張旭留下來的書法作品,都是書法經典。張旭酒醉後大吼大叫創作出了《古詩四帖》,學習草書的沒有幾個繞過這本帖的。而曾翔先生大吼大叫創作出來的作品,讓人無法認讀,甚至就是一灘墨豬。

曾翔:書法已死,“獅吼書法”更有意義!能讓我說句話嗎?

之前,我參加一個文化活動時,曾與曾先生有過一面之緣,不過那是他在主席臺上,我是觀眾,當時他對於自己的“獅吼書法”也做了一些說明。他說,現在生活壓力大,生活中的煩惱和鬱悶無法排解,通過這種創作方式能夠為自己減壓,讓緊張的精神得到放鬆,讓壓抑的心情得到釋放。其實這個我覺得能夠理解,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確實會有這樣或那樣不開心的事情,有時是約上三五好友,喝的爛醉如泥,有時選擇一些刺激的運動,如“玩過山車、蹦極、跳傘”等等吧,都是想讓自己壓抑的心情得到一些緩解。

曾翔:書法已死,“獅吼書法”更有意義!能讓我說句話嗎?

最近,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張曾翔先生的書法海報,其標題很誇張,“書法已死與曾翔的意義”。關於“書法已死”這個詞,我屬於丈二和尚,根本不能明白其意思。從字面解釋,“死”也就不存在了,難道是說書法不存在了,然後曾翔從新創造。不過這種理解屬於小學一年級水平,筆者我也是上過二年級的。那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曾翔:書法已死,“獅吼書法”更有意義!能讓我說句話嗎?

或許可以這樣理解。“書法已死”只是說書法的實用價值不在了,從實用型變成了藝術型,從信息傳遞變成了漢字藝術欣賞。即使是這樣,“獅吼書法”存在就有意義了嗎?有網友表示,即使這樣“獅吼”存在也沒有意義。就我個人而言,我也不敢認同“獅吼書法”。

曾翔:書法已死,“獅吼書法”更有意義!能讓我說句話嗎?

其一,書法從實用變成藝術,但是他的載體還是漢字;其二,書法從信息傳遞變成了漢字藝術欣賞,但是創作還需要是人;其三,我認為漢字對於國人來說是神聖的,每一個作者都應該以敬畏的心態進行創作;最後,書法不是表演更不是雜耍,吼叫或許能激起作者的慾望,但是傳遞出來的作品卻是一團黑。


曾翔:書法已死,“獅吼書法”更有意義!能讓我說句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