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匯聚著一隻黃金團大師

安溪,凌晨4點半,天才剛矇矇亮。

溫文溪卻早已驅車在前往內安溪鄉鎮的路上。作為安溪縣鄉村講師團的一員,他此行是去祥華、感德等安溪鐵觀音的核心產區,對那裡的茶農進行製茶技藝的傳授!

一天從南到北跑遍安溪,回到家已經是深夜十一二點!

在茶鄉安溪,在每次的茶季即將來臨時,像溫文溪這樣奔忙的還有許多人。只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安溪農民講師團的講師!

安溪鐵觀音匯聚著一隻黃金團大師

放下大師的光環,每個講師都再次還原為“農民”

在安溪茶都相關負責人的介紹下,我們在安溪縣城,走訪了安溪農民講師團團長、安溪民間鬥茶交流協會會長、福建省人大代表張順儒先生。

張總告訴我們,安溪農民講師團,實質上是在政府引導下成立的,以安溪鐵觀音為主體,涵蓋其他農業領域的民間公益組織。

安溪鐵觀音匯聚著一隻黃金團大師

2013年4月,安溪縣在全縣範圍內開始籌建“農民講師團”。經過篩選,21名講師從中脫穎而出,他們中間有種茶專家、製茶專家,以及養殖大戶、市場營銷能手等,均是行業中的佼佼者。

經過在安溪縣委黨校為期1個月的集中培訓,又經過幾個月時間的充分準備,安溪縣“農民講師團”正式成立。如今,講師團成員已增至44名。

“農民講師團”裡臥虎藏龍,以茶為例,就有溫文溪、劉金龍以及2017年的鐵觀音大師賽冠軍王清海等眾多的名家大師。

安溪鐵觀音匯聚著一隻黃金團大師

“實際上,在我們這個團隊,是沒有大師、專家的” ,張總說,“每個講師都是來自農民,服務農民,這是我們的宗旨;放低自己,才能把我們的共同事業抬得更高,這也是我們農民講師團一致的認識——所以這也是我們取名為農民講師團的原因。”

5年,500場,10萬人次,他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安溪農民講師團作為政府主導下的民間公益組織,每一個講師都是以義務的形式參與,沒有酬勞,甚至要自己貼錢進行教學。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講師們的熱情。

安溪鐵觀音匯聚著一隻黃金團大師

以解決實際困難為根本,不侷限於形式,是安溪農民講師團顯著的特色。

正如安溪縣黨校副校長柯詔暉在給鄉村講師團成員培訓時說道:“你們給農民講做茶技術的全過程,這個農民不愛聽,過程他們都懂,把你們每個人最獨特、最拿手的技藝傳授給他們才是關鍵。”

走進茶山、走進茶農家裡,注重實際操作的展示,以1對1的手把手教授,也因此成了講師團最常用的傳授方式。

安溪鐵觀音匯聚著一隻黃金團大師

除了授課之外,不少鄉村講師團的成員還掛鉤若干戶農戶,通過整合身邊資源,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土地管理、包銷農業產品等“造血式幫扶”。比如,為了解決茶農們的後顧之憂,有些講師團的團員還與茶農約定,只要茶農按照自己指導的方法制作茶葉,講師團團員就實行保價收購。假如茶農在市場上覓得願意出更高價錢的採購商,茶農也可以將茶葉賣給收購商。如此一來,茶農就心無旁騖地跟團員學習,切實提高了製茶水平。

自講師團成立以來,已先後舉辦了近500場集中培訓活動,講師和農民之間的電話、微信交流和溝通更是不盡其數,先後有近十萬人次農民在其中受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打造2.0升級版,助力安溪鐵觀音二次騰飛

安溪鐵觀音匯聚著一隻黃金團大師

除了安溪本地的茶葉種植、製作大師之外,如何吸納更多的農業專家、校企人才進入這個領域?為安溪農民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和支持?

在此思考下,鄉村講師團及鄉村振興服務隊在農民講師團基礎上全面升級。升級後,鄉村講師團及鄉村振興服務隊一支隊伍兩個牌子。

鄉村講師團的成員身份更加多元化。安溪縣委組織部部長史思泉告訴我們,安溪是茶葉大縣,新成立的鄉村講師團邀請茶葉專家,衛生、教育、農業部門等茶葉人才加入隊伍,形成人才“聚巢”效應。這無疑是對農民講師團進行了系統性的延展和完善。

安溪在全省率先成立1支縣級鄉村講師團及鄉村振興服務隊、24支鄉鎮鄉村講師團及鄉村振興服務隊,共25支隊伍,再創鄉村振興指導服務新形式,必將成為推動安溪鐵觀音二次騰飛的重要力量!

安溪鐵觀音匯聚著一隻黃金團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