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寫下一個「墨」, 皇子們都猜不對下聯,小乾隆一答就對了

大家好,這裡是:小哥和你談歷史。

和你閒談歷史人物趣事,每日更文。

清朝入關後,許多滿人以為全國是騎著馬背用弓箭打來的,只需要熟練弓馬,就天然無往不利,因而滿清貴族對“學習”非常不感興趣。

康熙寫下一個“墨”, 皇子們都猜不對下聯,小乾隆一答就對了

順治皇帝,八歲之前,都大字不識一個。直到康熙皇帝繼位,他經常用漢朝時,陸賈規勸劉邦讀書的話,來訓導皇室:“立刻得全國,安能立刻治全國?

康熙寫下一個“墨”, 皇子們都猜不對下聯,小乾隆一答就對了

有一次,康熙一口氣寫了好些個字形懸殊的“墨”字,歪著頭看了一會後,康熙令宦官們把這些字送到諸位親王貝子貴寓,讓他們當場寫出下聯。十幾個宦官捧著紙,再接再勵的從宮門裡魚貫而出,奔向京城遍地王府。

康熙寫下一個“墨”, 皇子們都猜不對下聯,小乾隆一答就對了

康熙的四兒子雍親王胤禛,當時正在佛堂默坐,俄然聽到傳令的鑼鼓聲,胤禛立刻到中堂接旨,當老宦官把接“墨”字給他後,胤禛問道“此對是獨對,仍是眾對”,老宦官回道:“諸皇子都要回對,老人家特意出的標題”

胤禛叫來兒子弘曆,然後寫了一個“吏”字,交給了老宦官,並讓他帶著弘曆一同進宮,老宦官問道:“皇上若問起雍親王的“下聯”,該怎樣回稟”,胤禛說:“聖上是想弄清吏治,蠲除貪官墨吏的意思,故以“吏”字為對。”

回來的宦官們,在康熙面前排成一列,手上拿著諸位皇子的“回對”,康熙先從皇長子胤禔看起,是一個“武”字,康熙說道:“狗屁不通”,再看下去:皇三子胤祉寫的是個“書”字,雍親王是個“吏”,皇八子胤禩寫了一個“文”,九子,十子分別是“紙”“筆”,當康熙看到十四子寫的“硯”時,說道:“好嘛,這三兄弟是把筆、墨、紙、硯湊齊了。

康熙寫下一個“墨”, 皇子們都猜不對下聯,小乾隆一答就對了

康熙拿起硃筆,從“武”字開端,一張張批上“不通”,但雍親王的“吏”字,康熙僅僅點了一個墨點,沒有寫字,弘曆自動上前,給皇爺爺研磨,康熙指著那些被硃筆批過的“答覆”,問道弘曆:“你看你的阿瑪和幾個皇叔寫的怎樣?”

康熙寫下一個“墨”, 皇子們都猜不對下聯,小乾隆一答就對了

弘曆跪下說道:“皇爺爺已有聖批,弘曆不敢再妄議,僅僅如果皇叔們都不通,阿瑪天然不通,想必是弘曆在這裡,皇爺爺顧憐孫子面子,才在阿瑪那裡“筆下留情”。康熙聽了,大笑不語,然後指著翰墨,讓弘曆也寫一個下聯出來。

康熙寫下一個“墨”, 皇子們都猜不對下聯,小乾隆一答就對了

弘曆想了想,提筆寫了一個“泉”字,不待寫完,康熙就撫掌叫好,他忙令宦官預備恩賜之物,又問道弘曆:“給皇爺爺講一下,怎樣就是個“泉”字了”。

康熙寫下一個“墨”, 皇子們都猜不對下聯,小乾隆一答就對了

弘曆答道:“墨字拆開,是一個黑字和一個水字,“黑“”白”相對,同屬色彩,水、土、相和,同屬五行,這樣一來,下聯便得了一個“泉”字。康熙非常歡喜,硃筆寫下:“通徹!”

你們是怎麼看待這個“墨”字的呢?歡迎留言討論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