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的創業公司怎麼做營銷?

沒錢的創業公司怎麼做營銷?

沒錢怎麼做營銷?

在這個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你不懂營銷就是在浪費機會浪費錢!!

曾幾何時,還有很多人分不清楚在一個企業裡“營”和“銷”的區別與聯繫,甚至可能有些公司到今天都還是隻有銷售部,沒有市場部,或者市場部在幹著銷售和渠道的業務。

如果你不是處在一個特別窄幾乎可壟斷的行業,那麼你是不是時常的感到推廣力不從心?是不是嘗試過了各種KPI考核與激勵之後,還是覺得銷售人員推不動?

或者,你是一個很棒的市場合夥人,善於製造各種現象級的事件營銷,特別懂PR,行業認知度特別高,但是用戶卻一直沒有獲得持續性的增長?

所以,這些都是為什麼?十年的營銷經歷的我,可以從甲乙雙方不同的角度,和你一起聊聊什麼樣的營銷是媒體需要的內容?而什麼樣的營銷是用戶喜歡和接受的方式?

在這個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不懂營銷就是浪費機會!浪費錢!

沒錢的創業公司怎麼做營銷?

在互聯網趨勢席捲全球各行各業的形勢下,誕生了一批批顛覆傳統行業的創業者,對於創業者而言,我們擁有創意和產品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做營銷,傳統的廣告公司價格高昂,並不在創業公司的選擇範圍之內,而招到一個合適的營銷人員需要消耗很大的時間成本,同時找到合適的人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部分初創企業,對於如何搭建初期的營銷體系,組建營銷團隊,其實沒什麼概念。特別是互聯網的初創公司,因為融資更容易,所以老闆出現笨蛋的概率比傳統行業還要大很多。他們經常會被諸如“黎萬強不花一分錢,就把小米粉絲做到了百萬”這樣真實性存疑,又不具備可複製性的故事忽悠。

每次有創業公司的老闆或者朋友找我做營銷輕諮詢的時候,我常常要花很多時間扭轉他們頭腦中“四兩撥千斤”的投機思維,告訴他們能做到“四兩撥一斤”就不錯了,大部分公司是“四兩撥一錢”。

老闆們出現這種大躍進的思路,主要是有兩個原因:一是不懂營銷,很多老闆是技術出身,根本沒做過營銷,有些甚至連“營銷”和“銷售”兩個概念都分不清楚;二是被整個行業浮躁的氛圍影響,特別是喜歡鼓吹少數和過度神話某些病毒式營銷案例的行業媒體和自媒體。

像快看漫畫的“對不起,我只要1%的生活”、神州專車的“BEATU”撕逼營銷、杜蕾斯的“最色美術館”H5的廣泛傳播,不僅是有很大的運氣成分,也有很大的原因是他們本身有一定的粉絲基數和傳播體量,所以對初創公司基本沒什麼參考價值。

前兩天看到有同行寫了篇文章,題目大概是《不花一分錢,初創公司如何引爆全網營銷》,我就呵呵了。有這本事他自己早成馬雲了,沒空在網上當鍵盤俠。不過大家對於此類文章還是很追捧,國人的投機心理還是非常非常嚴重的。

所以我今天寫下這篇文章《沒錢沒人沒幹爹的初創企業,如何把營銷從0做到1》,旨在挽救廣大奔向創業危險邊緣的失足青年和失足中年。我不會告訴你如何把營銷做到阿里巴巴和360級別,因為那是一個浩大的系統工程,單靠我的三言兩語根本做不到。但是我會告訴你如何搭建起初期的營銷體系,實現真正的從無到有,從零到一。千里之行,始於此文:

1、從產品上做營銷

包含兩個意思:一是產品質量要過硬,二是從產品上考慮做傳播。

什麼叫產品質量過硬,就是至少在行業平均線以上。像凡客當年火得一塌糊塗的“凡客體”,算是全網傳播的最高境界了吧。產品爛,一堆破鞋破T恤,網站體驗也差,退個款都得填一大堆資料還得等1-2周。傳播做得好,產品接不住,最後也是掛。所以我也常勸各位老闆:在產品做得完善之後,再開始大規模推廣。

另外一個關鍵是從產品上做傳播。

什麼是創業公司最大的曝光資源?當然是產品!很多時候要多從產品上考慮傳播。舉兩個例子:

比如你是做app的,單靠應用市場那點曝光可能是不夠的。能不能在app裡面設置一個“邀請朋友”的選項。當然,僅僅是這樣,是沒有多少人會真的邀請朋友的,因為沒有激勵措施。那能不能在搭建個積分體系,邀請朋友可以贏積分,積分到了一定程度可以換獎品。

什麼?!形式太簡單,這招估計不會有用?!反正之前我擔任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營銷總監的時候,就是靠這招把用戶量在三個月從0做到了接近1百萬。

我再舉個傳統行業的例子吧,比如你是賣食品的,不管你是賣水果,還是賣肉製品,還是賣小禮品。能不能不要把每次銷售當成一錘子買賣。在你們的包裝上寫點有趣或者勵志的話引起大家對包裝的注意,然後在旁邊放個二維碼,讓部分用戶導流到你們的微信公眾號,哪怕只有1%的轉化率,但是如果能服務好這些沉澱用戶,那麼銷量是不是能夠提高,傳播是不是就慢慢做起來了?!

2、要“運營式營銷”,不要“推廣式營銷”

常常聽天使輪或者A輪公司的老闆說要去打地鐵廣告,要去打公交廣告,我都是勸他們不要想不開。一是這種戶外廣告主要是打品牌,用戶的轉化率很低,你們的當務之急是提升用戶量;二是這些戶外廣告體量很大,你們那點錢根本玩不轉。當然,如果你是為了融資前造聲勢忽悠投資人,那寧當別論。

什麼叫“運營式營銷”,就是把手上的用戶都維護好,運營好。什麼叫“推廣式營銷”,就是花很大力氣,大張旗鼓的四處拉用戶。我建議在初期,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前者。1000個高忠誠度用戶的價值是大於一百萬個低忠誠度用戶。只要維護好初期的用戶,跟他們做好溝通,建立好相應的客服體系和反饋機制,做好產品迭代,優化好產品體驗,你的傳播是自然而然的。真正好的踏實的營銷思路恰恰是去營銷化的。(這種辯證統一、高屋建瓴的話也只有吳寒笛可愛多說得出來)

3、花高薪組建營銷團隊

創業公司因為公司前景不明,工作強度大,知名度差,辦公環境惡劣,對人才的吸引力很低。往往是一流的薪水只能挖到二流的人才,二流的薪水基本就只能挖到草包了。所以我常常見到很多公司開很一般甚至低於行業平均的薪水招營銷總監,不知道除了草包還能招到什麼。

所以建議在關鍵崗位上,特別是營銷總監這個職位上,開出高於行業標準的薪水,不僅能招到不錯的人才,還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流動率。做營銷sense很重要,三十個臭皮匠也不如一個諸葛亮。這句話請大家謹記。

4、做好基本渠道

初創公司做好一兩個帶量的基本渠道就行了。

還是以app推廣舉例,在初期,能做好應用市場的推廣就很不錯了。該刷量刷量,該換量換量,該做好應用市場的合作和維護就儘量去做。別一天惦記著論壇推廣、新媒體傳播、線下地推。先把自己應用市場的推廣做好,再考慮其他。

5、找行業大牛幫你把關

創業者往往疲於應付每天各種事情,很難靜下心來客觀的思考全局。這時候常常容易犯一些基本錯誤。比如忙著融資找錢忽略了產品體驗,腦子裡隨時想著數據增長而過度追求短期利益,經常看用戶反饋忘了自己產品本身的定位和調性,被手底下的人天天忽悠導致自我感覺過度良好。這時候找一下行業的大牛幫你把把關,看看產品,看看營銷計劃,他不一定能給你一個100%適合的解決方案,畢竟公司的資源配置情況,還是內部的人最清楚。

但是大牛們幫你把關一下產品和營銷方案,找找關鍵問題,分析一下關鍵路徑,提供一個大概的解決思路,這個是很容易做到,且對初創公司長期發展很有幫助。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初創公司找我做過輕諮詢後,用成本最低的方式,及時調整了相應的策略,用戶數據能夠在短期內有明顯提高的原因。

營銷很簡單,只要有錢,廣告位,合作媒體,付費推廣隨便做,用戶數噌噌噌的往上漲。關鍵是沒錢,大多數營銷者預算都比較緊張,但又想做好營銷。有可能麼?當然有。

在我們推出了KeepSafe後,用六個月時間把用戶數做到了一百萬。又過了18個月,用戶數達到一千萬。不得不說,我們的成長速度簡直是飛躍式的。

我們從不花錢做營銷,我們從未被Apple或Google商店推薦過。然而,在走向成功的過程中,我們反覆實驗,做出了我們能為其付出的一切嘗試。如果你現在既沒賺到錢,也沒被應用商店推薦過,不要絕望。努力幹活兒吧,沒有那些附加的東西你也能把事情做好。

如果你想把你的App做大做強,那麼就一定要注意下面這幾件事:

留存率

如果你不能留住你的用戶,那麼用戶增長率就毫無意義。如果你的產品漏洞百出,那麼下載量再高也並沒卵用。

需要注意,只有忠誠用戶才會向他的朋友們推薦你的產品。你的App可能獲得的任何傳播分享,都依賴於那些真正深度使用過你的產品的用戶。如果那個想要把你的產品推廣出去的用戶還沒深度使用過你的產品,不是你能留存的用戶,那麼他的推薦之辭照樣無用。

留存率關乎一切。在你考慮推廣或任何事之前,一定要把留存率做好。

國際化

每增加一種語言版本,就意味著打開了一個新市場。這是個簡單有效的辦法。即使你的App中沒多少文字也沒關係(直到現在,KeepSafe的首頁也只有“Folders”一個單詞)。如果你的App有外文版,它看上去會更有範兒。如果你沒能力把App整個翻譯過來,那也先把應用商店裡的描述文字給翻譯一下。

每次,只要我們在應用商店或者App中增加一種語言的翻譯版本,都能看到明顯的用戶增長。

最開始,國際化看起來是很容易實現的。但很快它就會變成很繁重的工作,尤其當你要翻譯大塊內容的時候。

如果你突然發現總是有一大堆郵件需要翻譯,或者做國際客服等等,那麼恭喜,你的國際化之路正式開始了。到這時,你需要開發一些工具來幫你完成這些瑣事。我的合作伙伴Philipp對此很有話說。

把握需求

在吸引新用戶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就是在用戶瀏覽你的應用商店頁面的時候,要讓他們知道這個產品是做什麼的。你得明白,需求才是驅使用戶使用產品的最大動機。

根本而言,App其實是為你的智能手機提供了一個解決需求的入口。那麼,用戶在考慮是否使用一款新產品時通常會通過兩種路徑:

他們碰上了問題,並亟待解決。在這種時候,你要為他們想出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案。你可以通過情感分析、熱搜關鍵詞、搜索短語來了解他們的問題所在。

他們被朋友、媒體或應用商店編輯告知他們在某問題上可以有一個更好的解決對策。這時,要留意人們怎麼描述你的產品,確保你產品的名字總是位於應用商店搜索結果的前列……對,給App想個好名字也很重要!

做好客戶服務

那些鍾情於傻瓜式操作的用戶才是你要竭力挽留的用戶。你的App要讓用戶感覺使用起來很簡單,而且遇到什麼操作問題也能及時得到反饋。你要回答並解決他們碰到的問題,讓他們在使用你產品的時候保持愉快。同時,你要了解App中哪個部分讓人不滿,並及時改進它們。好的客戶服務以及不斷完善的產品能夠促成一個較高的留存率,那將使你的產品被人們口耳相傳,而對你而言,這就是免費的營銷。

如今,很多App都沒有做好客戶服務。即使那並不會花費太多成本和精力。在Keepsafe的用戶數達到一百萬之前,客戶服務工作一直都是我一個人做的。只要產品運作起來,客戶服務就不會像你想的那麼麻煩。所以,盡力讓你的用戶使用產品時,不會碰到太多問題吧。

打理好你的應用商店頁面

第一印象很重要。即使你的產品是同行中做的最好的,也要儘可能把產品在應用商店的頁面給打理好。當然,你只能靠憑空猜測漫無目的地佈置你的頁面,但就算如此,也不要放棄。把你的應用商店頁面當作你的櫥窗,打理好它,好好裝飾一番,以此迎接那些即將湧入的顧客。

記得測試一下你的App名稱和Logo要以怎樣的形式呈現才是效果最佳。Google Play現在提供A/B版本灰度測試了。過去在它還沒這功能的時候,我們只能第一天測試A版本,第二天再測試B版本,麻煩的很。灰度測試能幫助你更直觀地感受到哪種版本才是最受用戶歡迎的。

Google Play要比我們想象中更瞭解商店頁面的重要性。它能讓你更容易地感知到你需要在哪裡做得更好。如果你的產品只有iOS版,那麼考慮做個Android版吧。它能幫你提高測試效率,擴大你的用戶規模。

用戶評價

在你的商店頁面可以看到用戶評論,而這些評論內容不是你可以直接掌控的。然而,你可以激勵你的忠誠用戶去商店頁面裡留下他們的評論。

先找個法子把那些忠誠用戶挖出來,然而問他們,如果他們喜歡你的產品,那是否介意去商店頁面裡留個言。也找個法子把那些對你產品不滿的用戶挑出來,別問他們願不願意評論。對於這些人,盡力讓他們開心就好。

我們都知道讓所有人感到產品好用是必須的,但這往往是相當難以實現的事情。

不花一分錢,豪取百萬用戶

1.留存率——讓用戶持續使用你的產品。

2.國際化——把你的App做成多語言版。

3.把握需求——瞭解用戶想要什麼。

4.做好客戶服務——幫助用戶更好地使用你的App。

5.應用商店——打理好自己的頁面。

6.用戶評價——讓用戶開心,並促使他們將產品分享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