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個創業者,沒錢,沒人的情況下如何發展?

默認排序​

作為一個創業者,沒錢,沒人的情況下如何發展?

Mr y

財務自由更是心靈的自由,自由從自己的專屬生意開始,公眾號:ysensen

283 人贊同了該回答

其實大家千萬不要把創業賺錢想的太過複雜,沉重,動不動就要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我曾經試過佈局三篇文案,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準備產品和生意模型,一個月不到就建立了一個自動的生意,而這個生意現在每個月都能給我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而我每週只需要花費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去打理這個生意。不管有沒有錢,創業者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其實是動腦筋。

做這個生意的時候,我想了一個很好玩的點子,花了一天的時間去做,結果現在大概1年過去了,依然有人在為這個點子給我轉錢過來。其實生意就是這麼簡單。

聽起來是不是很神秘?

別緊張,我可以解密一部分內容給大家,也許看過以後你回去馬上也可以成立自己的專屬生意。

其實做生意不要想得很複雜,只要你的步驟是正確的, 很快就能建立起一個高效的商業模型。

我講一個簡單的方法吧。

第一:定位,尋找客戶。

創業之初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尋找客戶,我以前回答過一個問題通篇講的就是如何定位,沒看過的同鞋可以先看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3681/answer/96197918

我們平常人創業或者做生意不可能賺所有人的錢,只有找到特定的人群,和解決特定的問題,才可能快速的切入到某一個生意場景中。

比如一開始有人提出洗頭膏的概念,開始賺錢,後來市場上洗頭膏種類增多,慢慢的競爭激烈形成紅海。為了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有新的公司提出了去屑洗頭膏的概念,這樣很容易就和別的洗頭膏區分開來,又解決了另外的一個洗頭的問題,和找到不一樣的客戶群體。慢慢的有的公司又提出嬰幼兒專用的概念...

我們想象一下,如果有公司提出它的洗頭膏既可以美髮,又可以去屑,還可以保養頭皮,適合任何一個年齡層次的人使用,就是全人類都可以用的產品,它的戰略就是覆蓋所有的人群,這樣的產品好像什麼都可以做,但是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客戶,什麼都行也就是什麼都不行,沒有特色結果會是如何?

所以一定要有明確的定位,尋找用戶的初期,可以自己先做一個用戶畫像, 比如這個用戶的學歷、工作時間、年齡段、共同的困擾等等。在我做的那個自動生意的初期,我就想好了客戶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來佈置文案,後來的結果和我預想的差不多,大概有70%~80%的客戶他們的特點是符合我之前的判斷的。

甚至有很多客戶的工作時間、年齡段、遇到的困擾和我預想的一模一樣。

再說一遍一個成功的生意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定位。

第二:確定這個生意的市場規模。

這個世界上的細分市場太多太多了,有一些生意乍一看很有機會,但是當你做進去以後才發現,其實客戶的數量和市場的容量很少很少,也許這個生意全世界都只有你一個人在做,但可能每天甚至就幾十塊錢的收入,市場規模太小,那就很容易形成雞肋。

預測市場規模的話,切忌不要拿行業報告,或者行業趨勢來標榜自己,之前天空計劃中有小夥伴拿著某項目的行業報告來告訴我,說這個行業前景巨大,可是後來我們分析,真真落在實際環境中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動不動就上億規模的市場,在切碎的市場下可能某個區就只有上千塊的份額,而且還面臨著n家的競爭。

比如早餐市場,x市的早餐市場有幾個億的規模,這個是行業的前景,但是我們一般創業者不可能把x市所有的份額全部佔掉,可能剛開始只能在某個片區的某個街道上服務半徑不超過1公里的人,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也許你真真能見到的市場份額可能就只有幾千塊錢,而且還有7、8家類似的餐飲店在和你競爭,而x市幾個億的早餐市場規模則和我們一毛錢關係也沒有。ok,反正懂這個道理就行。

做生意之前,一定要調查、諮詢清楚你的項目的市場大概有多少,這個是決定性的可以判斷這個生意值不值得去做的因素。

第三:商業模型簡單明瞭。

每一個生意都有自己的商業模型。

好的商業模型是可以立竿見影的,我做的那個自動生意,第一個月就開始賺錢,銷售文案發布以後,就有客戶進行諮詢,買單。

而且所有的過程都非常簡單,從客戶瞭解到下定決心購買,整個過程不超過三步。曾經有專門的人分析過,生意越是複雜,客戶購買的意願就會下降,相反生意模式越是簡單,客戶購買的意願就會隨之上升。

從客戶選擇產品到付款最好不要超過三步,每多一步你的客戶轉化率就會成幾何倍的下降。

第四:市場營銷。

這個是最難的,也是區分大部分創業者的門檻,你多強的營銷策略,就能代表你的創業的成功率,我聽過有太多有好的產品卻賣不出去的例子。當然我個人覺得營銷並不是那麼虛無縹緲的東西,是有跡可循的,甚至有參照標準的,我曾經寫過一篇回答叫作如何讓潛在客戶買單,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129271/answer/129095385, 大家可以看下,基本里面寫了我的核心的營銷的方法論,這些方法讓我不花一分錢就創立和推廣了自己的生意。

第五:產品。

我把產品放到最後,並不是說產品不重要,相反產品非常的重要,產品的好壞直接反應了你生意的可行性,不過萬幸的是,我創建的生意至今都還不錯,其中那個自動生意,有很多買家甚至自行幫我去宣傳,因為他們覺得真的是物超所值的一件事。

那麼好的產品到底是什麼呢?y給大家解密一下,如果你正在創業,或者有一個想法正準備實施,那麼你可以把你的產品通過下面的幾個標準進行比對,就可以得出是不是可行的結論。

1、高頻

就是這個產品的使用頻率必須在同類型的產品中非常高,

比如,市場上有人賣湯、有人賣水,很明顯喝水的人的頻率會比喝湯的人的頻率高的多,所以你可能會聽到各種大品牌的礦泉水,但是很少會聽到有大品牌的xx牌湯。

都是用來喝的,但是由於使用頻率的不同,卻造成了不一樣的結果。

這就是一個好的產品的第一個標準,回頭可以想想你的產品的使用頻率是怎麼樣的。如果一年也用不上一回的話,那麼我建議你是可以放棄了。

再補充一個高頻的概念,比如支付寶和微信錢包,很明顯,使用微信錢包的人的數量超過支付寶,這是為什麼呢?

當然最近也開始有所改觀,還是因為使用頻率的問題。很簡單,每天使用微信的人數是大於使用支付寶的,使用微信,你可以刷朋友圈,可以聊天,可以看公眾號,支付寶呢?每天盯著餘額寶嗎?

每天大家戳微信的時間和頻率比支付寶多一點點,就形成了微信巨大的競爭力。這也是支付寶想要做社交,做高頻產品的原因之一。

之前爭得最厲害的兩家訂酒店的旅遊網站,現在回過頭來才發現,他們最大的對手居然是美團,還有些外賣網站~很簡答,還是使用頻率的問題,人點外賣的頻率是超過專門訂酒店的,當用戶的使用頻率較高的時候,外接其他產品的機會就會增大,當用戶習慣被養成的時候,他就會往既定的方向走。

產品的使用頻率將是產品自身先天具備的最大的特徵和競爭點。

7月15日分割一下———————————————————————————————————————

看了下評論,感覺是莫名其妙的,居然有人有一種既想得到信息,又不想別人好的心理 , 最近忙著自己的事情,刷知乎的頻率太少了,知乎感覺變了很多,我記得以前的知乎至少大家看待問題出現分歧,第一件事是就事論事的辯論,講道理,現在~感覺戾氣很重。我寫東西,第一可以把一些信息傳播出去,第二可以宣傳自己的特長,這是正常的事情。

作為一個創業者,沒錢,沒人的情況下如何發展?

作為一個創業者,沒錢,沒人的情況下如何發展?

這個是我昨天最後的編輯時間,不是我要吊著,是我太困了~~

好吧繼續,當然我並不是說我就是最正確的,我也有不足,我也在學習,遇到好的想法,我也會和別人探討,我覺得還是那句話:謙虛使人進步,向大家學習。

2、價格

A高價&B低價

A高價

產品高價意味著你的所得利潤高,選品太重要了,選品的意思就是你拿什麼來賣。

初次創業的人或者中小商家一定一定要注意選品,你的選品決定了生死,和你能否堅持下去的信心。

我的個人的建議是做單品的話,每個產品的利潤起碼2、300元起,這樣你的銷售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比如你想一天賺一千塊,你可以賣100個利潤十塊的,也可以賣10個利潤100塊的,也可以賣2個利潤500塊的,甚至賣一個利潤1000的,都可以。

那麼,一般人的想法是薄利多銷,賣便宜的東西,就可以吸引很多人來買,走量。

但是我認為恰恰相反,你想想假如你賣100個賺十塊的,你會有多累,多麻煩,而且還要不停的跟你的客戶解釋你的產品,無形中會花費很多時間成本,這其實是有問題的。

相反,如果你只需要保證一天起碼能做出去一單,一單有幾百塊的利潤,甚至一個星期做一單,你都可以承受的話。

這樣你只需要集中精神解決少部分人的問題,就會變得非常高效,最重要的是你會充滿自信,因為你只需要每天保證一單就行了,這多簡單啊!

而且多餘的時間還可以再操作別的項目。

當然還有一個最最最重要的因素,其實我很少告訴別人!

大家記住了,產品定價除了考慮產品的成本,你所花費的時間,精力以外,還有一個最重要因素,就是用來過濾客戶!

世界上永遠都是二八法則,20%的客戶給你帶來80%的利潤,其他的80%的客戶只會帶來很少的利潤和很多的麻煩。

一般產品定價越高,購買的客戶素質就越高,就更容易互相理解。

這樣就會變得非常高效,後期也會相處愉快。

而總是揪著一些芝麻綠豆的客戶,我一般是放棄的。我的原則是寧願少賺一點,也絕不多加一點麻煩。

為什麼?因為人的時間才是最值錢的,你的今天決定了明天的發展!你只需要把精力花費在少數的客戶身上,服務好真正的客戶即可,沒必要面面俱到。

Ok!如果使用這個原則會讓你的選品範圍一再縮小。

這就是高價的策略。除了思考如何掙錢,也要想想自己~

B低價

低價的意思不是你賣的產品低價,而是超高的性價比!

比如達到同樣的目的,客戶買別的產品需要1000,而在你這裡只需要100就可以,那麼你就有絕對的競爭力。

競爭儘量不要做同類對比,而是橫向的,對於客戶而言達到他花錢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達到這個目的的過程則是可以商量的。

上個月寫的,如何在競爭對手的價格打壓下找到突破點?

節選下內容:

如我是做英語培訓的,我可能會把自己做好的英語教程錄在一個磁帶裡面賣給客戶。 在這種情況下,當我們和客戶談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就會提出自己的價格對比,讓客戶覺得買一個磁帶很划算。 但是我不會告訴客戶這個英語磁帶,和李陽的瘋狂英語或者俞洪敏的新東方英語磁帶相比好在哪裡,價格實惠在哪裡。 而是會告訴客戶買這個英語磁帶和去專門的英語培訓機構做培訓相比好在哪裡,價格實惠在哪裡。 比如目標都是可以學習專業的英語,但是花費和靈活度卻是大大的不一樣。 去專門的實體英語機構學習,可能單單培訓費用就需要上萬元。 而買一盤專業的英語磁帶卻只需要幾百塊,而且還能根據自己的時間隨時隨地學習,不用去花費太多的時間在路上,不得不推掉很多時間來適應培訓機構的學習時間。 這就是拿手套和大衣相比的方法。

沒辦法,現在我發現在知乎寫的商業知識已經成為閉環了~

3、訴求

你的產品的目標是滿足客戶訴求而非需求

不少創業者之所以能夠大賺特賺,是因為他深知顧客購買的並不是一個必需品,而是購買一個能滿足自己內心訴求的產品。

節選下內容:

需求是客觀的、透明的。 訴求是主觀的、不理性的。 什麼是需求,什麼是訴求? 一個美女可以拎著一個上萬的名牌包包上街,也可以換一個質量好點的塑料袋拎著上街。 從本質上包包和塑料袋都是用來“裝東西”的,二者之間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塑料袋還更輕巧一點。 但是為什麼大家會願意用自己辛苦賺來的收入買一個耗費不少的包包,而這個包包和一個幾毛錢的塑料袋的功能是一樣的,並且相信這個包包可以給自己帶來無窮的力量,裝飾自己的品味,讓自己更迷人更貴氣。 這就是需求和訴求的區別。 這個塑料袋就是需求,這個名牌包包就是訴求! 吃飽飯是需求,吃飯必須就著高檔魚子醬,這就是訴求。 不管你賣的是什麼,不管你的對象是誰,如果你想獲利,你都要確保一件事。 你的產品是真正的可以用來滿足客戶的訴求而不是需求的東西。 大米永遠都是根據市場和國家政策而制定的恆定的價格,但是大米制成的米粉就可以因為餐廳屬性的不同賣的很貴產生溢價。 看到這裡,暫停一下,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意和方向。 為什麼同樣解決一個問題,有的商家可以大賺,有的商家卻只能餬口。 這就是普通商家賣包包或者賣塑料袋,不同選擇產生的不同結果。 反過來,我們的商家們想要大賺,大家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放大自己的產品對於客戶的“訴求”的一面! 別讓“需求”把自己困在原地打轉,把自己的產品搞的一文不值。 把產品滿足客戶訴求的一面無限擴大,你的產品能滿足客戶的訴求有多遠你的利潤就有多大!

第六:傳播

傳播將是整個生意的重中之重,現代生意流量為王,有流量就代表至少生意的可能性。我的自動生意也是同樣的道理,利用一些漏洞和流量的紅利建立起穩定的流量。

我是從實體生意慢慢開始轉變的,一開始我不太懂網絡,也不懂技術,可能一般人就會想,我不是幹這個的,沒辦法啊,要知道我是建築學專業的呀去幹營銷,幹網絡,土建~

後來我自己想辦法,去學習,去思考網絡的構建和遊戲規則,現在我花兩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把想要傳播的信息放到到百度首頁,甚至競爭力很大的關鍵詞也可以做到,而可能對於一般的網站站長而言估計要幾個月的時間,還必須懂很多很多技術,並且高競爭力和搜索的關鍵詞還不一定能做到。

這就是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結果,其實網絡技術並不複雜,你只需要明白運作原理就可以,而如何達到結果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被技術流的思想所束縛。

傳播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傳播的含義,為什麼人要傳播?為什麼人要關注你的信息?這就是傳播最基本的原理,不明白的話回到第四、市場營銷。

最後,創業者要做的事。

第一主動,其實我做任何事情都是抱著一種主動的心態去處理,包括和天空計劃的小夥伴們做沙龍,我和他們聊的最多的一件事也就是要主動,主動的去解決任何一個放在面前的問題。

沒錢,想辦法賺,沒人,想辦法擴散自己的影響力,沒技術,想辦法去學習,去找專業的人外包。

假如你什麼都有了,那還創業幹嘛。反過來講,你沒有的東西,同樣有一堆人也沒有,就看誰更專業更專注。或許有人的起點會更高,但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沒有必要做無謂的比較。

第二勇敢的走出第一步,如果你已經開始創業的話,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打敗了世界上的80%的人,為什麼?因為有超過80%的人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的方向,但是就是不敢邁出第一步。

我在公眾號中遇到太多的人有熱情,有理想,但是就是沒有行動,一直在顧忌一直在害怕。這部分人佔到了80%的數量,所以你走出來就代表你已經贏了大半。

而剩下的20%中有大半從來沒有真正的思考過創業,從來沒有思考過到底什麼是營銷,甚至不停的在一個死衚衕裡轉悠。

我曾經遇到一個諮詢者,問我如何在一個四線城市把女裝生意做大,我說我也沒辦法,要不你換成一線城市的女裝批發區,或者四線城市的其他細分市場?為什麼一開始就在自己的脖子上套一個繩索,還不停的掙扎~

當然,一般初創的人都是失敗的,好像沒人例外,不過有了失敗才會有機會看到別的東西。當你以後走到另外一個境地的時候,回首看從前可能又是不一樣的感覺。

反過來想如果沒有一開始的失敗,也許就沒機會看到更多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