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農村流傳一句老話說:「女兒在娘家越當越小,媳婦在婆家越當越大」你們怎麼看?

家長裡短身邊事


“女兒在孃家越當越小,媳婦在婆家越當越大”,這種情況在農村很常見,其實並不單是農村,在城市,也有這種情況的發生。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這種說法有道理嗎?咱們現在就來說說!

女兒在孃家越當越小:其實我們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基本上家家戶戶的父母都會比較特愛女兒,在女兒未出嫁之前,那是家裡的寶貝,掌上明珠,誰都疼誰都愛。可是隨著女兒慢慢長大,也漸漸步入結婚的年紀,有些人就認為女兒出嫁之後就成了別人家的人了,所以在孃家的地位就慢慢下降了。這裡面其實是有些重男輕女的成分的,認為出嫁的女不能給自己養老了,自然就少了些許疼愛!

媳婦在婆家越當越大:雖說自古以來,婆媳之間的關係都不怎麼好,但這並不妨礙媳婦在婆家的地位。畢竟媳婦嫁進來就成了自家人,日後是要在一起過日子的,而且一般家庭的兒子在結婚之後就會掌握一些家裡的大權,也就等於變相的是媳婦當家做主了。而且隨著時間的增加,媳婦最終也能熬成婆婆,地位自然也就在慢慢升高。

其實這句話在現在還是有些道理的,不過現在的人們對外嫁的女兒不再像以前一樣那麼不重視了,也會在女兒出嫁之後擔心女兒的生活過的怎麼樣,所以就算是出嫁的女兒,在孃家的地位也不會降低了。不過媳婦在婆家的地位越來越高卻是真的,特別是現在農村結婚困難的情況下,很多女性結婚之後到婆家就享受到了“大少奶奶”的待遇,地位更不用說了!

駿景——殷


駿景農業


人一結婚,馬上在精神上就獨立了,不用徵求父母意見自然而然的做出一些決定說明已經長大了,兩口子大到買房買車,小到日常開銷,都是自己作主,女人起的作用還佔大頭,在自己家的地位是主人,回孃家就是被約束的對象,再親,比起主權來都是小兒科。

所以不論男女,成長都在婚後,自然不願意回到以前,淡化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必然的。很多家庭媳婦的地位比女兒要高,不是因為親疏,是因為家庭生活的參與度不同,女兒不願意參與,包括女兒的子女也不願意母親參與,以自己小家為重才是聰明。

我媳婦對我父母的影響力比我妹妹就強的多,包括我父親競選村書記,村長我媳婦不同意他都不會參與,他猶豫和時候,只會說和兒子媳婦商量下,根本不會考慮我妹妹的意見。


正常人j


女兒在孃家越當越小,媳婦在婆家越當越大。這雖然是農村流傳的一句老話,但它是社會現實的真實寫照。它把孃家兄弟媳婦跟小姑子之間的輕重關係理得清清楚楚。

姑娘出嫁之前在孃家時,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兄弟們一般都不會跟她計較,更何況還有父母護著,所以說姑娘在出嫁之前,在家的地位是不低的。

但我國的農村傳統是嫁出門的姑娘,潑出門的水。姑娘出嫁後再回孃家就是走親戚了,兄弟與兄弟媳婦是這個家庭的主人了,無形之中姑娘出嫁後就失去了在孃家的地位,所以說姑娘在孃家是越當越小。

那麼反過來,姑娘出嫁後到婆家做了媳婦,雖然是一個家庭的人走進了另一個家庭,一開始會感到很陌生,但隨著時間的延長,公婆年齡的增長,你在這後家庭中有承擔家庭重擔的責任。尤其是女權解放的當今社會,媳婦過門後,公婆就會主動的把家庭掌控大權交給你,你就是這個家的掌門,就然以前在家一貫嬌慣的小姑子回孃家都要看你的臉色行事了,這就是媳婦在婆家越當越大的原因,一個是由外人成為了主人,一個是由家人變成了親戚。大家說說是不是這個理呢!





百花爭春我為先




俗話說,女兒在孃家越當越小,媳婦在婆家越當越大,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女兒未出嫁時,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小棉襖,說一不二,發起威來,全家都怕,嫂子弟媳更是不在話下。小公主發話,誰敢不從啊!

姑娘出嫁,由家人變成了親戚。隔三差五的回一趟孃家,帶的東西少了,嫌你寒酸;帶的多了,卻又捨不得了。見了爹媽,雖親猶遠;見了嫂子弟媳,再也不會趾高氣揚了。人家愛搭理時喊你一聲大姑子、小姑子,不待搭理時直接鑽到屋裡不出來,你即使有八面威風,也再難以發揮出來。

當姑娘帶著孩子來孃家把親戚串,嫂子弟媳那還會把你當貴人看。臨來看你帶的什麼包,臨走帶的什麼袋,全程都要監督個遍。

當父母雙雙過世,姑娘再無可以仰仗的資源。在嫂子弟媳面前,終於只有討好的份兒,否則再也沒有落腳的地點。

而媳婦呢,從一個溫暖的家庭來到一個陌生的家庭,開始謹小慎微,怕這怕那,有了孩子,便是大功一件,家庭地位有所提高。姑娘出嫁,更是讓她的地位顯現。隨著公公婆婆慢慢變老,她的地位便直指家庭大位,把全盤掌管。

姑娘是外家人,她終有一天會脫離孃家去婆家,所以地位會越來越低;而媳婦娶進門兒,便是家裡人兒,她的地位會隨著老人慢慢變老而逐步成長,成為家庭的主人。


民諺民俗民間故事


的確是這樣,兩年前我房子裝修還沒搞好就住在爸媽家裡,我看不慣我弟弟對我爸媽的樣子,就隨口說了兩句我弟弟就不高興,跟我吵起來了,我爸就說我,你已經嫁出去了,這個家裡你現在只有吃飯的份沒有說話的份,從此以後我沒有再說什麼,現在跟我媽也是樓上樓下的鄰居沒什麼特別的事情我也不去他們家吃飯了。相反我弟媳就是家裡的皇后,不上班也不帶孩子,帶了一會兒哭著給她媽打電話說自己累死了,飯不做就算了,做好了我媽還要給她端過去,或者打電話叫她過來吃。


歲影流年vicy


女人在孃家越當越小,在婆家越熬越大。從字面上就能很好的理解出來它的含義!一個女人在父母的眼中,兄弟的心裡,都被定位成早晚是別人家的人,所以在他們心中的位置,就會越來越小,甚至有個別的家庭,還會有意無意的,防備著嫁出去的女人。而女人在婆家都是慢慢熬出頭的,從一個兒媳婦到成為婆婆,雖說過程很不容易,但是最終都會成為一家之主的重要地位的!

女人在作為女兒身份的時候,肯定都是享受著掌上明珠的公主命運,被父母疼愛的捧在手心裡,被自己的弟兄保護的無微不至。這時候的女人可以說,在孃家的地位,絕對是最高的。可以隨時撒嬌發發小脾氣,可以隨時呼風喚雨也不被家人嚴厲批評。所以很多女性朋友,在剛剛嫁為人妻的時候,都是非常思念自己在孃家的日子。三天兩頭的就想跑回孃家住上一段日子!
至於當女人嫁人的那一刻,一切在孃家的體驗,都會引來天翻地覆的改變。雖然不會一下子就出現變化,但是隨著嫁為人妻的日子越來越久以後,女人就會感受到自己,逐漸被當做外人相處的。首先就是孃家人對你越來越客氣,再來就是感覺孃家發生的事情,很多都是自己後來才知道的。最後就是發現跟自己的兄弟,越來越陌生的可以,跟自己的父母,也沒了以前那種隨時隨地撒嬌的勇氣!

而女人在婆家的經歷,也絕對是波折起伏的。當剛剛進入婆家時,女人面對的是陌生的環境,還要面對著處理各種公婆帶給自己的不適。尤其是婆媳之間的關係,最少都得用好幾十年的時間,去慢慢磨合甚至是忍受的。而要是遇到老公家還有未嫁的姐妹,或者住在一起的兄弟,那麼妯娌關係和姑嫂問題,也一定會有很多需要解決處理的。直到女人生了孩子以後,就開啟熬成婆的生活模式!
當然女人最終在婆家,都是要承接婆婆這個重任的,
而到了熬成婆以後,女人就成為了家裡的一家之主,完完全全將心力都付給這個家庭。而對於孃家可能早已沒有很重的情懷,尤其是當自己的親生父母不在以後,女人的孃家親情關係,只會轉變成一種親戚關係而已。那時候的女人在孃家,幾乎小的讓他們淡忘在平時的日子裡。相反的在婆家的女人,卻地位大的非常有重要代表性!



真情花圓


這句話,女兒在孃家,越當越小,媳婦在婆家越當越大。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還是因為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地方所處的狀態不一樣。女兒在孃家,是會被寵著的。所以說這個女兒,在孃家的時候不需要強迫自己長大,可任由自己做一個小孩。任何煩惱,憂愁,都會有家人幫忙處理。需要自己動腦子操心。所以就會越來越小。

但是當這個女兒嫁到了婆家,變成了媳婦。在這裡如果情況好一些遇到個和藹的好婆婆相公也是個對自己好的。那麼可能還沒什麼。但是大多時候,婆媳之間的問題真的很多。互相看不順眼,老公也不可能一味地幫著自己。所以在這種環境下只能強迫自己長大,讓自己能扛住事。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小家,要讓自己能夠獨擋一面。所以就變得成熟,懂事。所以也就越當越大了。


子洛兒


流傳的這句話我認為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然也不會流傳下來吧。如今的農村發展的很快了。不是過去的農村了。過去的農村可能有很多的封建思想,比如說重男輕女啊還有孩子應該早日成家,不用學知識。這些在農村都沒有了。現在的農村發展是越來越快了。農村也慢慢稱為了城鎮了。這些與國家的幫助密切相關的。國家很重視農村的發展。給農村投入了很多資金。而且給農村人很多的政策。如今的農村每家每戶的生活都很好,孩子們也從小接受素質教育了。孩子們的思想都有了轉變了。不過仍然有當初並沒有上大學的孩子。現在大多數人都已經結婚了。農村的女孩會嫁到遠方的男孩家裡。生活在男孩的家裡,男孩的父母也就是婆婆了。女孩的媽媽就是岳母了。女兒在孃家越當越小,媳婦在婆家越當越大這句話其實有道理的。因為女孩到了出嫁之後大多數的時候生活在男孩的家裡。剛開始可能會有些陌生,但是生活久了就會很熟悉了。所以說在婆家越當越大了。而自己的家裡就很少去了,所以對自己家越來越陌生了。所以說越當越小了。這些都是隨著時間流逝而慢慢行程的。


農醫生


我們農村流傳一句老話說:“女兒在孃家越當越小,媳婦在婆家越當越大”你們怎麼看?

俗話說的好“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這裡麵包含了多少父母的無奈與不捨。閨女自從孃家嫁出去的那一刻就決定了,其與原本家庭關係的疏遠;媳婦自從嫁進家門的那一刻就決定了,其與嫁入家庭關係的聯繫日益緊密。在所有的家庭中,都發生著這樣的權力關係的演變,即父母的權力越來越小,兒子的權力越來越大。這就決定了外嫁女地位的變低,因為她們主要是以父母為紐帶和原有家庭在聯繫;媳婦的地位越來越高,因為媳婦主要是與其兒子的關係為紐帶建立關係。這應該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了,僅以血緣為紐帶的關係很難長久的維持下去,這就是人們為什麼經常會說“一輩親,兩輩淡,三輩去了不管飯”的原因,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在原有的血緣關係中增加利益因素,形成混合型家族關係。


女兒在孃家的地位越來越低,媳婦在婆婆家的地位越來越高,這是一個能量相互流動的過程,這個世界是守恆的。女兒發揮在孃家做的事、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小,媳婦在婆婆家做的事越來越多、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只有付出才能獲得去其相匹配的地位。當然,現在社會中也有一些不好的現象,那就是兒媳會有不孝順婆婆的事情出現,出現這種事的原因是兒媳的權力過大,造成家庭關係的失衡。如果出現這種事情,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作為家庭槓桿的兒子去平衡這種關係。
讓家庭更和諧是每個人的夢想,對待家人要良善和美,不要企圖在家庭中建立屬於自己的話語霸權。不管是作為女兒還是兒媳這兩個身份中的哪一個,都要知道以賢惠持家,以良品立家,為家族後輩樹立一個好的標杆。希望作為子女的都可以善待家中的老人,希望作為老人的都可以理解子女的不易。歡迎關注花開隴上,和有趣的人做朋友。


花開隴上


“女兒在孃家越當越小,媳婦在婆家越當越大”。這句話不僅在農村,即使城鎮裡,亦有了新的解說,因為務工經商緣故,不少農村女子是城鄉兩邊有房,雙向居住的。本人出生於農村,後在城鎮裡工作,曾廣泛接觸於城鄉居民,對世間百態還是相當瞭解的。

由此,說到了家庭人際關係。凡做女兒的,現今絕大多數對父母孝順,也顧及孃家,很尊重父母,說話行事一般不會在父母面前高調。所以,她們在做人態度上,對親生父母,對血脈同胞(兄弟姊妹)之間,比較謙虛低調,也更親和一些,特別對父母雙親照顧和看重,於是就有“越來越小”一說,即使辦喜慶宴席,座位安排上也有“孃親舅大″之說。

相反,女兒嫁了出去,到了婆家,一個陌生的環境,從初步適應到十分熟悉,人際圈子也越來越大,膽識逐步增加。加上處理婆媳關係、妯娌關係,或者叔嫂關係、子侄關係等,做媳婦的為維護自己的家庭地位、家族裡的地位,至少不被欺侮,自尊自信自強,自我保護意識也日益增強。凡事雖不說大氣高聲,或者盛氣凌人,但至少不會輕易讓人,做人上還是較為高調的。有個別者甚至玩過了頭,在婆家得理不饒人,個性張揚,也引發了大家庭的矛盾。這就是做女兒的,有兩重的個性,在孃家、婆家完全不同的態度,當然男人有時也會有兩重性格、不同表現。

如此一來,一個做媳婦的到婆家那邊,是“越當越大″,“醜媳婦終於熬成婆"。這不僅是做女人的個性使然,也是農村社會環境、人際關係之複雜性和習俗生態所造成。我們提倡講文明樹新風,要去掉不良習俗,樂於互幫互助,做人胸襟寬廣,要把社會人際關係,特別是家庭人際關係,處理得恰到好處,呈現和諧和睦和氣與融洽氣氛,善莫大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