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這麼多的石油和天然氣,爲什麼不能自給,還要進口?

簡單258854392


既去年拿下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之後,今年我國一舉超越日本,成為世界頭號天然氣進口國。油氣進口量的劇增,足以反映我國的經濟不斷向好。不過,有部分網友提出,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為什麼不自己開採,這樣還能帶動國內的油氣產業發展。實際上,儘管我國油氣儲量豐富,但受技術及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制約,油氣產量無法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龐大消費需求。

1、胃口驚人!消費量是產量的3倍,我國被迫進口海外油

據2018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的數據,我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高達257億桶,佔全球儲量的1.5%(俄羅斯為6.3%),但我國的石油產量僅384.6萬桶/日,遠低於俄羅斯和沙特千萬桶/日的產量,也無法滿足高達1280萬桶/日的消費量。而且,隨著消費和產量增速差距越拉越大,我國石油供需的矛盾也將愈發突出。年鑑顯示,2006年至2016年期間,我國的石油產量保持0.8%的年均增速,遠低於石油消費量5.2%的年均增速。

目前,我國存在大量未經開發的油田,但大多處於複雜的地理環境,具有成藏機理複雜、勘探難度大的不利特點。其次,發現油田並不等於就能開採油田,開採油田的工作和工序相當複雜和冗長,不同油田所適合的開採方式也不盡相同,這意味著開採本國油田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不難發現,近年來我國油企紛紛“出海”投資和開發油田,就是因為國外油田開採難度小,投資回報高。

2、開採成本比進口還高,油田開採何時“遍地開花”?

此外,我國的石油開採技術相對落後,石油開採成本明顯高於世界其他主要石油出口國,也是限制我國油田開採的重要原因。不僅如此,國內的原油品質沒有中東產油國好,會增加煉油成本。一般來說,石油可以分成輕質、中質和重質,越“重”的石油含碳較多,分離成本較高。這樣算下來,還不如進口石油來得划算,還有助於保護本國的油田。

大量進口石油也是為了滿足我國建立石油儲備庫的戰略要求,這對於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國際公認的安全石油戰略儲備是90天,據金聯創數據顯示,美國和日本的儲備量約為150天,德國為100天。而據多方測算,中國原油儲備只相當於不足40天的石油淨進口量,離2020年儲備量滿足100天的消費需求,仍然任重道遠。因此,中國加大石油進口迫在眉睫。

3、天然氣供不應求,能源進口多元化成關鍵

與石油類似,我國的天然氣產量也無法滿足日常供應,無奈之下才選擇進口。據官方統計,2017年1月~9月,我國天然氣總消費量為1677億立方米,同期增長18.40%;而天然氣總產量為1088億立方米,增長10.8%。而且,隨著我國加快推進“煤改氣”,天然氣需求的缺口將進一步擴大,未來所需進口的天然氣將會更多。

不得不說,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買家,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國內不斷增長的經濟需求,另一方面是為了適應我國油氣開發的窘境。由於我國對外能源依賴度將不斷提高,當務之急還是要實現油氣進口渠道的多元化,避免經濟發展受制於人。


金十數據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區分石油天然氣儲量和可採儲量的概念。

通俗的說,石油天然氣儲量就是一個國家地下或海底擁有的石油天然氣總量。然而,一個國家擁有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並不意味著現階段都能開採出來。

一方面,石油天然氣開發需要技術裝備作支撐,如果缺乏過硬的技術裝備,儲量再多也難以開發出來;另一方面,不同國家的石油天然氣儲量構造不一樣,有些國家油藏氣藏品質比較好,比較容易開發,也有一些國家油藏氣藏品質相對差些,相對難以開發,這就需要綜合考慮勘探開發的成本收益。

比如,一個油田開發成本約合70美元/桶,而當前的國際油價是60美元/桶,這意味著與其自己開採,不如從國際市場上買,否則,每開採一桶反而虧10美元。這說明,只有開採成本低於國際油價時,油田才會產生商業價值,才能給企業帶來收入,否則,即使儲量再大,也不能變成產量。

相對而言,我國石油天然氣儲量確實很大,但是有些油田氣田開採成本比較高,而我國經濟總量較大,經濟發展需要大量能源作保障,所以,我國一方面開採綜合成本較低的油田和氣田實現部分自給,另一方面進口一些油氣滿足國內其他需求。

未來,隨著技術裝備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油田氣田將會成為開採可能。


經濟好望角


這些東西,我們還得多學學日本。當然是學好的方面。

不管石油也好,天然氣也罷,各種礦產資源都屬於不可再生資源。越用越少的。這些資源不管對哪個國家都是重要的戰略儲備。能進口當然進口。

日本屬於一個資源匱乏國,但是對資源這一塊,人家頭腦就比較好用,石油人工儲備世界第一,為啥儲備那麼多?

利於本國,利於長遠發展。自己沒有,要是哪天人家不賣了,自己不至於被動。再有,隨著開採深入,肯定越來越少,要是沒有其它能源代替,絕對價格指不定哪天就會飆升,現在儲備便宜。等哪天匱乏到石油出口大國都沒油出口,我有油啊,要用,拿錢來。到那時估計就不是這個價了。人家有點類似做生意。



所以不管天燃氣也好,礦產也好,石油也好,這些不可再生東西,能先不用自己的就不用,要是先把自己的用沒有了,要用時花錢不說,還要看別人嘴臉,人家願意賣就賣,不願意賣能咋地。


良良引力波


多?的確也不少,如果按照中國的儲油量和探明儲量來看,中國的石油儲量也不少,但是相比較其他國家而言,中國的儲量就少太多了,相比較中國的消費量來看,中國的原油就太少了

我們來看看BP世界能源年鑑的數據:

石油探明儲量中國在亞洲是第一(257億桶),但是出了亞洲,圖中紅色方框內的都是比中國原油儲存量高的國家,有十來個之多。其中中東、委內瑞拉、加拿大、俄羅斯是傳統的油氣大國。

我們再來看看各個國家的消費情況:

中國是1280萬桶/天,僅次於美國的2000萬左右,也就是說,每年中國需要消費1280*365=46.7億桶,中國的總探明儲存量才257億,夠用幾年?而且探明儲存量可不是都能夠開採出來的,能開採2/3就是謝天謝地了。中國目前的產量為1.91億噸,大概12億桶,與我們每年所需的46.7億桶差的還很遠

相比較亞洲其他國家,中國已經不錯了,好歹還有點油,而且煤炭超多,反觀周邊的印度、日本、韓國,基本上都靠進口,正因為如此,馬六甲海峽才如此重要。

在既有事實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要多多拓寬能源渠道,才能夠降低原油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


以股易金


從世界範圍來說,我國的石油儲量並不高。根據國土資源部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全國石油累計探明地質儲量381.02億噸,剩餘技術可採儲量35.01億噸,剩餘經濟可採儲量25.36億噸。

那我國這點石油儲量可以開開採多久呢?2010年以來,我國石油開採量穩定在2億噸以上。按照這個開採速度,現有的剩餘技術可採儲量35.01億隻夠開採17年!

並且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石油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2017年中國汽車銷量2887.89萬輛,連續9年蟬聯全球第一。不用幾年,3000萬、4000萬的銷量就會到來,二新能源車的銷量畢竟比重不高,大部分汽車都還是傳統能源汽車,對石油的消費量將步步提升。

2017年我國原油產量為19150萬噸,已經比前幾年2億噸的產量有小幅下降。這麼解決我國的能源短缺,尤其是石油短缺問題?目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進口。

2017年,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全年進口原油41957萬噸,同比增長10.1%,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進口量是是自產原油的2.2倍。全年石油供給量(自產+進口)合計61107萬噸,其中進口占比68.7%。也就是說,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高達68.7%。在2015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首次達到60%,才兩年的時間就上升到68.7%,按照這個速度,2020年這個比重將接近80%,絕大部分以來國外供給。

石油進口已經成為我國第二大進口水平,僅次於集成電路(芯片)。2017年全年石油進口金額11003億元,佔我國進口金額比重約為8.8%。


紅谷新視界


謝謝,前不久,我已回答過類似的問題!

2015年我國完成了最新一輪的油氣資源潛力評價,此評價結果顯示,我國目前總體的石油資源總量達到1257億噸,可開採量達到了301億噸,已探明儲量34.3億噸左右,佔全球儲量的1.01%,已探明儲量在世界上排名第14位。


再來看看我國目前的石油產量,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原油產量為1.98億噸。而2017年世界石油產量排行中,美國的石油產量為每日1500萬桶,佔世界石油產量第一名,其次是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加拿大、中國、伊朗、伊拉克、阿聯酋、巴西和科威特。



雖說我國的產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前,為什麼不能自給自足,還要進口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開採技術落後,開採成本高。中國目前發現的油田數挺多,但實際進行開採的極少,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的石油開採成本很高,我國一桶原油的開採成本在50美元左右,而中東國家的成本大多在一桶10美元左右。



第二,國內需求呈上升態勢,近6年來,我國原油消費缺口從2.5億噸增加到3.58億噸,對外依存度從55.2%上升到65.5% ,從需求端來看,中國是全球原油市場的大買家,原油進口需求依然很強勁,2017年原油進口量遠超過去5年均值,達到了800-950萬桶/日的水平。



第三,源於地緣政治的複雜性,為了提升我國的石油抗風險能力,合理的解決供需問題,慮到石油戰略儲備的長遠利益,我國目前依然提倡石油以進口為主,而國內只是在有計劃性地進行開採工作,隨著國家新能源戰略的興起,國內石油的產量會進一步降低,到時候,進口量估計也會開始回落。


吾是一個傳奇


很簡單,中國如果滿負荷開採石油和天然氣,不能說完全自給自足,缺口不會很大,具體多大不是我們老百姓能知道的,這要問國家能源部和統計局!但是為什麼還要進口,大致原因我個人認為是三點:1.開採成本,現如今很多發現的油田和天然氣田開發開採成本過高,甚至高於購買價,買別人的也可以增加國家間的經貿往來,讓別人想賺你錢而不敢輕易得罪你,(個人很反感說買別人東西就是交保護費,中國現在沒必要向任何人交保護費)2.國家現在對不可再生資源實行保護性開採甚至有些特種資源被靜止開採或者是自供開採(就是我們自己用多少就開採多少,如稀土,現在已經開始實行緩慢收縮出口)也可說使戰略儲備)3.我們不缺錢,特別是美元,如果我們一味的自產而不動用美元儲備來換回資源儲備。美元會越來越多,這樣會被別人留口實,貿易順差太大,而且人民幣購買力強大勢必會升值,匯率的差價會大量流失,還不如過購買點實用的,即使是用不了,放油桶裡都沒關係!


棠爸


實際上中國石油天然氣並不算多,向來是“富煤貧油少氣”。從我國的石油天然氣儲量來看,在世界上屬於“比較豐富”等級,總量排名世界第14位(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目前的剩餘可採石油儲量150億噸,總量上看還可以,但人均石油儲量就差遠了,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0%。總體上我國石油工業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大慶油田發現之前,中國石油產量很低,大部分需要進口,國外公司來中國勘探,也未有發現,認為中國是“貧油國”。

2、大慶油田成功開發,1963年12月25日,中國政府宣佈,我國石油產品已經基本自給,“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代,即將一去不復返了”。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石油一直能夠自給自足,甚至還是重要的石油輸出國之一。


3、1993年以後,中國經濟發展很快,石油消費暴漲,國內產量已經遠遠滿足不了需求,石油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雖然我國目前的石油年產量高達世界第五位,但消費量已經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所以至今一多半都需要進口。

所以,按照目前趨勢,石油在未來幾十年內都不能自給自足,對外依存度或將持續增加。


更多能源知識和財經觀察,請關注:藍藻能源


藍藻能源


產量不少,但是需求量更大。需求量>產量,所以不能自給,就這麼簡單。

有幾個2016年的數據(2017年的數據可能還沒有出來)。

——————————————————

2017年中國的石油產量和消耗量已經出來了:

中國原油渠口已經達到4.18億噸,對外依存度為68%,也就是將近七成的原油需要進口。


2017年,中國天然氣產量1480.3億立方米,進口946.3億立方米,消耗量共計2426.6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約為39%,即將近四成的天然氣需要進口。

——————————————————

以下為原答案:


天然氣


2016 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2058 億立方米,產量1368 億立方米,供需缺口近700 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34%

這是中國天然氣產量和消費量圖。可見近幾年,國家天然氣產量在不斷增加,但是天然氣消費量的增加更快。

石油

中國石油也是如此,產量在增加,但是產量的增加趕不上需求量的增加,所以只好買外國的石油。中國這幾年全國的石油產量大約是1.5億噸,但是需求量是3億噸。也就是一半的石油需要外購。

貼幾個網上找到的圖,可能更直觀。

在80年代,石油產量是大於消耗量的,所以當時我們是石油出口國,可以出口石油換外匯。但是到了90年代,國內經濟大發展,石油消耗急劇上升,石油產量就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了。

注意,2015年以後,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了50%。


中國這三十年經濟大發展是好事,可是消耗的能源也隨之增加了。其實不止石油,煤炭、鐵礦石、銅礦石、木材、糧食、肉類、奶製品等等都需求量都是大增,都需要購買。

美國總統每年訪華,我們國家都要準備一個大單,買的無非是波音客機和大豆,17年特朗普訪華,又增加了液化氣。可見我們對於初級產品的消耗量是相當大的。


象眼觀天下


首先說說石油,因為我國開採技術比西方國家落後將近百年,落後的開採技術造成開採成本高於國際原油價,這樣貼本的買賣換誰也不會去做的。因此我國為了節約成本只能留取少量開採,從國外進口石油供國內使用。


第二天然氣,我國的確有很多氣田,但是近幾年尤其是今年全國各地冬天鬧的“氣荒”,我們已經感受到天然氣供應短缺。由於我國天然氣使用量不斷增加,對外依賴度不斷提高,迫使我國從西方等國家進口天然氣來解決問題。

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國家一定會擺脫進口的局面,像中國製造一樣走向全世界。謝謝,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今天是年三十祝大家2018生活蒸蒸日上,工作順利,老婆越來越漂亮,孩子個個都上清華北大!朋友們加油!加油!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