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犯在死前吟了一首詩,皇帝聽聞後大怒,下令:將監斬官誅九族

明朝這個朝代離我們並不是太過遙遠,而且這個朝代對大部分來說都有一個特殊的意義,那就是它是歷史上最後的一個漢人王朝,而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留下的聲譽似乎並不太好,尤其是他大肆屠殺功臣這件事,不僅在當時引起了民憤,也遭到了後世的唾罵。這其中蒙冤受牽連的人可謂數不勝數,比如藍玉案中的孫蕡(fén)。

囚犯在死前吟了一首詩,皇帝聽聞後大怒,下令:將監斬官誅九族


孫蕡,廣東順德人,他儀表堂堂,性格通達,從小就志氣不凡,他於書無所不讀,寫起詩文來不用起草稿,開卷展紙,揮筆而成,大家都尊稱他為孫先生,孫先生三十多歲才參加了科舉並步入仕途生涯,但其為官二十多年間,最高也就擔任了八品官,可以說連個縣令都不如,這要與藍玉扯上關係也實屬不易。而偏偏巧的是,皇帝在誅殺藍玉的時候,發現一幅畫,經過多方指證這正是出自孫蕡之手,所以孫蕡被扣上了勾結叛黨的罪名,並被關進大牢等待斬首。

囚犯在死前吟了一首詩,皇帝聽聞後大怒,下令:將監斬官誅九族


等到行刑的那天,孫蕡並未表現出一絲恐懼,而是大義凜然的自己走上刑場,而且大聲賦詩一首:“鼉鼓三聲急,西山日又斜,黃泉無客舍,今夜宿誰家”。這句詩的大意是指責朱元璋這個不折不扣的小人,他現在的行為就是卸磨殺驢,日後必定會引起民憤的,而現場的監斬官直到他吟詩完畢又過了好久才行刑。

囚犯在死前吟了一首詩,皇帝聽聞後大怒,下令:將監斬官誅九族


這件事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他非常生氣,如此唾罵皇帝我的話,當場竟然沒有一個人制止,所以即刻下令將監斬官誅九族。可憐明朝當官的人員,不僅每天過得提心吊膽,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