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一枚小小「柵欄」,解除血栓危機!

說到柵欄

咱們都不陌生

它可以起到防護、隔離或者裝飾作用

贊!一枚小小“柵欄”,解除血栓危機!

但是,您知道嗎?

在醫學上

“柵欄”還可以阻攔血栓,化解生命危機

贊!一枚小小“柵欄”,解除血栓危機!

這不

楊奶奶的身體裡便有一枚小小“柵欄”

幫助她化險為夷

這是咋回事呢?

快來瞅瞅~

家住清河的楊奶奶今年77歲高齡,平日身體狀況還可以。有天早上醒來,楊奶奶發現自己左小腿有些腫脹,在當地診所詢問後,也沒找出明確原因。晚上,她的整條腿已經腫得不成樣子,還伴隨著腿疼、腿麻。

第二天早上,家人馬上帶著楊奶奶來到中心醫院就診。經普外科醫生尹燕凱診治,明確楊奶奶的病屬於“下肢深靜脈血栓”。

這是一條華麗麗的科普分割線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一種血管外科常見病,是指人體血液在下肢深靜脈內發生異常凝固而形成血栓,這種情況通常引起下肢腫脹、疼痛等症狀。

它的可怕之處在於,形成的血栓一旦脫落,就有可能進入肺動脈,造成致命的肺栓塞。

肺栓塞是最危險的急症之一,70%-80%的肺栓塞患者發病後根本無法抵達醫院接受救治,11%的患者1小時之內死亡,沒有任何治療的肺栓塞患者平均死亡率為40%左右。因此,肺栓塞還有“猝死之王”的恐怖稱號。

由此可見,下肢深靜脈血栓既是人體血管健康的“慢性殺手”,又是一枚隨時可能奪走生命的“不定時炸彈”。因此,有效控制下肢深靜脈血栓刻不容緩。

由於楊奶奶的血栓發生時間過久,錯過了溶栓取栓時機,只能暫時施以抗凝治療。不過別擔心,普外科團隊還有拿手本領——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

下腔靜脈濾器相當於一枚小小的“柵欄”,它可以攔截脫落的血栓,預防血栓進入肺動脈引發肺栓塞等嚴重後果。並且這項手術屬於介入微創治療,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型治療方法,具有“不開刀、損傷小、恢復快、效果好”等優點。

經過尹醫生詳細的講解,楊奶奶的家屬果斷同意手術。成功植入“柵欄”後,楊奶奶腿腫痛、腿麻的症狀得到明顯改善,很快便康復出院了。

普外科醫生尹燕凱提醒:

靜脈曲張的患者、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的患者、感染的患者、長期久坐久站的人、孕婦等都是靜脈血栓的高危人群。

建議這類人群一定要多活動下肢,特別是踝關節,這樣就可以有效減少深靜脈血栓的發生。另外,注意多喝水,水能使血液稀釋,有效避免血栓形成。

贊!一枚小小“柵欄”,解除血栓危機!

如果發生肺栓塞,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胸痛、咳嗽咳血、心悸、暈厥等。經常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氣胸、哮喘、肺炎等疾病相混淆。因此,當出現下肢腫脹或者胸悶氣喘一定要及時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