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啓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文 | 雲雀兒

最近,“性侵犯”這個詞出現得太頻繁了。

“資深媒體人”章文被曝性侵,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因幼年遭性侵、抑鬱自殺,廣西一名11歲留守女童被村裡的老人集體性侵,商丘71歲老人借賣零食之機猥褻兩女童,浙江奉化16個月大女嬰被性侵,知名公益人雷闖被曝性侵多名女生,海航公司員工涉嫌強姦女導演......

接二連三爆出的一個個事件,不斷刺痛著公眾的神經。讓人真想問問那些性侵別人的禽獸,你們還完沒完了?

我們是個對“性”向來害羞的國家,可是,你擔心性教育不能普及太早,壞人可不會嫌棄你孩子小。孩子自己都不瞭解自己,甚至遇到侵害時都不能意識到那是侵害,談何自我保護。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幾部有關性教育的影片,希望通過這些影片,讓孩子真正瞭解自己,懂得遇到危險的警報並逃離危險;讓家長懂得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地性教育,不再談性就尷尬;並且讓我們都去思考,怎樣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又健康的成長環境。

這些影片的資源,已經為大家找好啦,大家掃碼就可以觀看了哦~

一、《1分鐘性教育》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內容簡介

每集只有1分鐘,用邊說邊畫的形式,簡單易懂地講述了必要的性知識以及自我保護等,教會家長怎麼跟孩子說性的事兒。

適合年齡:6歲~15歲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推薦指數:五顆星

推薦理由

短片採用了邊說邊畫的形式,新穎又生動,即使是大人看也會覺得很有趣。

“我是從哪裡來的?”

“為什麼男孩和女孩不一樣?”

這些問題你家孩子是不是也問過呢?你怎麼回答他的呢?

垃圾桶撿來的?土裡種出來的?

可別這麼回答了,這部影片可以教你怎麼回答科學又不尷尬。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片中有很多生動又好玩的比喻,例如說精子受精的過程就像針筒注射,男女的差異就像插頭和插座。

所以,以後你就可以回答孩子,你是爸爸媽媽通過受精生出來的,受精就像針筒注射一樣,沒什麼好羞恥的,運用起片中的解釋,大大方方地面對孩子的好奇心吧。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影片還強調了,各種孩子應該注意自我保護的地方:背心和褲衩蓋住的地方是不能讓人碰讓人看的,要是有人讓你看這裡,你就得喊救命!

讓孩子好好記住這些吧,告訴他什麼是壞人,遠離那些怪蜀黍~

長按識別二維碼

在線觀看

二、《7分鐘防性侵教育短片》

推薦指數:五顆星

內容簡介

美國非常經典的一部關於兒童防性侵的教育視頻,只有短短的7分鐘,卻很全面地介紹了孩子自我保護的小技巧。

合年齡:2歲~10歲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推薦理由

孩子年紀小不懂那些比喻怎麼辦呢?

這個短片可以幫助他,卡通形象的老師和學生看起來可愛又親切,老師的問題都是孩子迫切需要了解的。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你知道嗎?在孩子的眼裡,齜牙咧嘴、瞪著紅眼的才是壞人。

在短片的開始,老師就推翻了孩子們關於壞人的“想象”,告訴孩子什麼是隱私部位。

最實用的是,片中總結了5個壞人的警報,讓孩子知道在一旦這些警報出現,他就要遠離這個人。又總結了三種特殊情況,讓孩子能夠分清什麼是疼愛、什麼是警報。

長按識別二維碼

在線觀看

三、《父與子的性教尬聊》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內容簡介

一個好奇的7歲小男孩帕普,從拋出“什麼是自慰”一問開始,不停地提問爸爸阿南德性知識方面的問題。雖然爸爸最初很尷尬,但他盡其所能地用各種簡單的生活事例、生動的童話故事解答著兒子的這類困惑,最終帶來了很多樂趣。

適合年齡:3歲~15歲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推薦指數:四顆星

推薦理由

這是一部來自印度的性教育短片,5集短小精悍的劇情介紹了什麼是自慰、懷孕、避孕套、大姨媽、同性戀,父子的對話很萌很搞笑,也讓我們明白不該覺得談性羞恥。

這部影片的特色在於,展現的不僅是性教育啟蒙,還探討了父親應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怎樣角色這樣的問題,以及印度的一些社會性問題。

對印度的教育有興趣可以看看這部片,之前我們也有推薦過,更多詳細的解析可以看《我們不敢拍的性教育,印度人玩出了新高度》這篇哦~

長按識別二維碼

在線觀看

四、《明明白白我的性》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內容簡介

用好玩有趣的動畫講解生理與性知識。內容由北京協和醫院斗篷醫學會提供並監督,是目前互聯網上最為專業嚴謹的科普類動畫。

適合年齡:10歲~16歲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推薦指數:四顆星

推薦理由

非常專業的科普動畫,普及的性知識也很全面,最適合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來觀看。

影片對於青春期發育的身體變化有非常專業的解釋,對於避孕、人流等問題也有非常全面的科普,讓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不止對身體上有正確的認識,還有思想上的正確觀念。

長按識別二維碼

在線觀看

五、《硬糖視頻》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內容簡介

硬糖視頻是一家專門做兩性關係科普的自媒體,視頻長期更新。

適合年齡:17歲以上人群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推薦指數:四顆星

推薦理由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基本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性教育,性知識也是來源於五花八門的渠道。說來也羞愧,即使現在很多人雖已長大成人人,但也還是有很多知識盲區。

硬糖視頻偏向於兩性知識的科普,更適合成年人觀看。小編看了之後,覺得漲了好多知識。例如經期能否洗頭、宮外孕等的科普,都非常實用。

長按識別二維碼

在線觀看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以上就是適合各年齡段的性教育科普,各位媽媽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給他最適合的。然而很多時候,僅僅是孩子的自我保護是不夠的,家長也要始終保持警惕。

接下來,小編要為各位家長們帶來3部關於探討兒童性侵的影片。

一、《素媛》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故事的女主角是一個叫素媛的小姑娘,因上學路上遭遇性侵,以致下體受損,大腸小腸被毀,從此只能揹著尿袋上學。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而這一切的開始,只是因為她看到一個叔叔,不忍心他淋雨。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美麗又善良的小女孩,不得不腫脹著臉躺在病床上,她不明白,自己做錯什麼了嗎?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她當然沒有錯,從小,家長就教育我們要有禮貌,不能對別人帶有歧視,要保持善良。但是,這帶給了她什麼呢?

我們不應讓孩子一味的保持善良,善良沒有錯,但是如果在一些時候,保持“善良”的代價是這樣,那我們寧願自己的孩子“不善良”!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在沒有足夠安全保障的情況下,他們可以選擇更智慧的方式,可以不去理會大人的無禮要求。不是所有人都是安全、可以完全信任的,如果這個人讓他覺得不舒服,他可以跑開告訴媽媽,而作為媽媽的你,不會指責他沒禮貌、不尊重長輩。

雖然影片情節會讓很多媽媽動容,但我仍然認為這是部溫情的電影,它最讓人感動的地方莫過於家人之間的互相支持。我們當然都希望孩子可以永遠遠離危險,平安快樂地長大,但如果孩子真的有一天不幸遇到意外……我們不要怪他不小心,不要因此而羞恥,不要默不作聲地忍受。

長按識別二維碼

在線觀看

二、《熔爐》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一個本該充滿童真的學校,卻總是籠罩著緊張壓抑的氣氛。孩子們總是躲躲閃閃地害怕,帶著著痛苦的神情,為什麼?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因為每天要拼命逃離校長的性侵啊,因為即使你躲在廁所裡瑟瑟發抖,抬頭還是能看到那張猥瑣的臉啊。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性侵本是可怕至極的事,但更可怕的是施暴者往往是身邊的人。正如《熔爐》裡,本該輔助孩子成長的校長,卻成為摧毀孩子的禽獸。

你敢想象嗎?你花著鉅額的學費送孩子去的地方,有可能卻是侵害折磨他的魔窟。

你花大價錢請來的保姆,卻趁你忙碌對孩子肆意蹂躪。

會傷害孩子的人,可能是對你滿臉堆笑的人可能是在你面前慈祥地撫摸孩子頭的人。

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盯著孩子看,所以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不能隨意和他人過於親密,如果有人對他做了不合常理的舉動,趕緊告訴媽媽,不用怕,媽媽收拾他。

這是一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熔爐》播出後,在韓國引起了巨大的反應。在民眾呼籲下,光州案件被重新審理。這部電影還促使韓國政府重新修訂一系列法律,又稱《熔爐法》。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這部電影在結尾傳達的微弱希望,最終在現實中引發了蝴蝶效應,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三、《嘉年華》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內容簡介

在酒店裡打工的小米在當班時,一個男人帶著兩個看上去還是小學生的女孩子來開房。在監控錄像裡,小米看到男人在半推半就之下進入了兩個女孩的房間。

東窗事發之後,受害者小文的母親報警,希望法律能夠還他們一個公道。然而事與願違,證據的缺乏讓嫌疑人遲遲不能定罪。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推薦理由

這部影片,有一段殘酷又真實的情節,得知小文受辱後,小文的母親先是狠狠給了她一巴掌,後來歇斯底里地撕扯著衣櫃裡女兒的漂亮裙子,“讓你穿這些不三不四的衣服”,並一氣之下剪掉了小文的長髮。

別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這8部影片你和孩子都該看看!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性侵的社會事件被曝光後,網上總是有一些自認為客觀冷靜的人去分析,為什麼受害的是這個人:

“她穿這麼少,打扮得花枝招展怎麼會不引人注意。”

“她這麼晚就不該自己去打車。”

“她要是不主動去和人家說話,人家怎麼會盯上她。”

這個現象其實非常普遍,但這是很迂腐的觀念,加害人去傷害別人,只是因為有機會下手就去傷害了。因為犯罪的成本並不高,甚至很多時候,加害者會因受害者的沉默而放肆地逍遙法外,所以更加有恃無恐,這些錯誤不該是受害者來承擔的。

無論是孩子還是身邊的人,又或是網上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當他們收到傷害時,我們是不是要想想,是設身處地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看待去理解去鼓勵,還是做一名鍵盤俠吃瓜群眾、來對受害者進行二次加害?

長按識別二維碼

在線觀看

布穀說說:

這些電影讓小編想起前不久的“me too運動”在調查中,所有的強暴和強暴未遂中,只有 5%被立案。在經歷了強暴的女性中,只有 15%的人告訴了家人。

所幸的是,越來越多的女性和家長站出來正視了自己受到的傷害,社會也越來越重視起來關於女性和兒童的保護。施害者應該受到懲罰,受害者應該得到理解。

我們願意相信社會會給予孩子們越來越多的保護,而我們每一個人,哪怕身份不是家長,也要和身邊的人一起,創造出一個能讓孩子快樂成長的世界!

是的,願我們的孩子能夠成長在一個不需要“ME TOO”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