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沒學過繁體字,爲何可以一看就懂?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簡體字,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和普及,為國民素質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畢竟以前的繁體字筆畫太多,令人對書寫望而生畏。而簡體字的問世,則大大改變了這種情況,也讓古老的漢字煥發了新的青春。

我們從小沒學過繁體字,為何可以一看就懂?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我國是在1956年開始慢慢推行簡體字的。我們現在常用的文字也幾乎都是簡體字,但是在我國也還有一些地區使用繁體字。但我們可以驚奇地發現,有很多人並沒有學習過繁體字,但是仍然能夠看得懂,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從小沒學過繁體字,為何可以一看就懂?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首先就是我國人民幾千年來形成的閱讀習慣。南京師範大學語言教授曾表示,中國人看文字很少逐字掃描。在閱讀的時候,國人會使用跳躍性的思維。所以我們看繁體字的時候,看到不懂的字就會自動找合適的字眼來替補,所以繁體字很容易猜出來,而且意思也不會差太多。

我們從小沒學過繁體字,為何可以一看就懂?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此外就是受港臺劇潛移默化的影響。港臺偶像劇在20世紀末火遍全中國,許多人都對其中的情節十分著迷。而那時候港臺劇大多都是使用繁體字,使用我們的腦子中就漸漸有了印象,長大後便可以根據腦中的繁體字和學到的簡體字相匹配。

我們從小沒學過繁體字,為何可以一看就懂?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而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簡體字是根據繁體字改進而來的。當初在簡化繁體字時,都是將其中比較重要的部分或者有辨識度的部分留了下來,所以我們在看繁體字時,猜一猜再加上語句的前後連貫也能看懂繁體字。

綜合以上三點原因,就是為什麼我們沒有學習過繁體字,卻也能看得懂繁體字了。對於這種情況,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