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都哪個皇帝不聽勸?

用戶2749133335743


中國歷史上不聽勸的皇帝有很多,有些大事上不聽勸,有些小事上上不聽勸,但凡聽勸的都會被冠以虛心納諫的美名,比如唐太宗,不聽勸的要麼聲名狼藉,要麼國破家亡,說幾個比較典型的吧:

一、項羽。西楚霸王項羽嚴格意義上不能算皇帝,但司馬遷的史記是把他作為皇帝對待的,而且項羽的不聽勸也是非常出名。鴻門宴上,亞父范增勸項羽殺掉劉邦,而項羽一方面驕傲自大,認為自己不可一世,區區劉邦不足為患,一方面認為酒宴殺人不是大丈夫所為,遂放過劉邦,最終幾年後被劉邦所敗。

二、苻堅。說苻堅很多人不知道,但淝水之戰大部分人都知道。說苻堅,不得不說王猛,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將軍。王猛輔佐苻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王猛51歲去世,臨終前告誡皇帝苻堅,前秦內部不穩,切勿進攻東晉,苻堅表面採納,其實不以為意。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堅伐晉,苻堅在君臣認識不一的情況下,調集九十多萬兵力,陸續向東晉進發,東晉謝安趁前秦大軍尚未完成集結之際,主動在淝水決戰。交戰前,苻堅急於求勝,在未經核實敵情,不明東晉意圖的情況下,不聽部將的勸阻,盲目同意退軍決戰。中了東晉的圈套,一退而不可收拾,導致淝水慘敗。不僅前鋒統帥苻融被殺,苻堅自己也被流矢射中,落荒而逃。

三、明英宗。土木之變中的明英宗也是個不聽勸的典型。當時明英宗寵信宦官王振,王振大權獨攬,廣植私黨。當時蒙古瓦剌進攻明朝,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煽惑與挾持下,準備親征,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但明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執意親征。最後大軍在土木堡被圍, 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明英宗自己也成了俘虜。


90後侍郎


關於那個皇帝不聽勸問題,很難回答,勸是中性的,不分正邪之勸。好的建言是勸,壞的點子也是勸。閣下讓回答哪種勸?聽不聽勸,不是衡量皇帝好壞的標準。關鍵是勸皇帝的是什麼?是好主意利國利民的規勸,皇帝不採納,是皇帝之過。如果勸皇帝從惡,不聽其勸,則是有道明君!5000年文化中,不乏從諫如流的明君,也不缺昏聵的昏君。大凡有作為的皇帝,大都身邊圍繞一大批直言忠諫之臣,如唐太宗之於魏徵,朱元璋之於群臣。不信忠言的也很多,如比干刮腹等。能勸皇帝者,形形色色,好壞都有,各懷各志,不僅有好壞主意,也有局部與全局之分,不能不分青紅皂白,以聽不聽勸論皇帝。否則,是一筆糊塗帳。讓答題者糊塗,更讓觀眾糊塗。





左說春秋


太多了!從始皇帝到宣統兩千多年曆史中我覺得所有的亡國之君都是不聽勸的。


最近在看電視劇《鄭和下西洋》(另稱:大航海),雖然第一男主角是鄭和,但是演的是鄭和從小到老的那一段故事,當然少不了朱允炆的削藩,朱棣的“靖難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前,其太子朱標就已經因病去世了,朱元璋那是愛子心切呀,說是為了防止其他兒子為爭奪皇位而大打出手,就冊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後來順理成章的繼位,改年號為“建文”。
明惠宗朱允炆

其實我們知道,太祖朱元璋一開始就錯了,為何?因為他實行了歷史已經證明是錯的藩王分封制。但是可能他還是相信自己的兒孫的,所以直到去世也沒有真正剝奪兒子們的兵權。也是因為藩王們做的夠低調,沒讓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拿到實實在在的把柄。
明太祖朱元璋

這也是建文的錯誤之處了,他皇爺爺在世時都沒有真正削藩,而他剛剛登基,皇位還沒做熱乎呢,就聽信當時的兵部尚書齊泰之言開始削藩,雖然方孝儒也贊成削藩,但是他的意見是循序漸進,不能急功近利。結果建文帝就從實力較弱的王爺下手,而沒有從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下手,而且有好多次建文都可以殺了朱棣,但是都沒忍心,作為帝王心慈手軟這是最大的缺點。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各個藩王人人自危,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起兵對抗。失敗了,反正都是一死。如果成功了,還能建立天大宏圖偉業!就這樣,燕王朱棣率先起兵,打著靖難旗號,清君側誅奸臣。歷時四年多,終於成功打下當時首都奉天(現在的南京),在太祖廟前登基,改年號“永樂”。
明成祖朱棣

我是萬里河山,喜歡歷史地理,若您也有相同興趣,歡迎評論討論,分享出您的高見,大家一起進步。若您喜歡,不妨點個贊或加個關注,不勝感激。


萬里河山2017


中國歷史上有皇帝500個左右,有明君,有昏君,我就講講比較昏倒無能的漢廢帝劉賀。

他是西漢第九任皇帝,是漢朝歷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才27天。他因荒淫無度,不保社稷而廢。如他不聽大臣勸調戲皇太后、為了皇太后笑就學商紂王“烽火戲諸侯”誤國誤民,荒淫無度來製造事端、調戲良家婦女等。在朝廷上不聽大臣勸,不理朝政大小事情,就一直玩,亂封官。在為短短27日,做了1127件荒唐事,然而事實這是霍光的託詞,事實上劉賀繼位後急於提拔自己的下屬,而忽視了朝中重臣,得罪人以霍光為首的上層階級而被大將軍突然霍光發動政變,與大臣奏請皇太后的下詔,於8月14日廢黜了劉賀,並親自送他回昌邑,保留王號“昌邑王”。


所以自己沒實權不聽勸大臣的話,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被大臣廢黜的第一個皇帝。


南粵文化


皇帝乃一國之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個國家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的,他來點小任性,或者故意鬥鬥氣,甚至明知不對而故意為之,都是很正常滴!

當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的時候,史官和百姓都只會(也只敢)對皇帝歌功頌德,所以皇帝即使有那麼一些小任性也就無人在意了,甚至美其名曰“個性”“軼事”!

但是,到了朝代更迭,國家危亡之時,皇帝身上的這些缺點就暴露無遺了!所有的鍋必須他這個老大來背!

這樣看來,末代皇帝是問題最多的了!

大家比較熟悉的有三國時期蜀國後主劉禪,親近宦官,遠離忠良,導致蜀國滅亡!被司馬昭囚禁之後,甚至發出了“此間樂,不思蜀”的心聲!

還有隋煬帝楊廣,宋欽宗趙恆等等,基本都是亡國之君,不聽忠言,親近小人,最後都留下了千古罵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