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該有的生活態度

中年是這個社會壓力大的人群,因為作為家庭的頂樑柱,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況使得中年人不得不更加艱苦的去奮鬥。工作和家庭的重壓讓許多中年人感到無比的勞累,但又無法放鬆下來,所以中年人是所有人群中非常累的一個群體,而他們的身體健康肯定也是非常容易受到威脅,所以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中年人要學會富養自己。

人到中年該有的生活態度

1、屬於自己的時間。人到中年,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自己可以擁有的時間不多,所以才顯得彌足珍貴,需要好好珍惜。這個時候更要多花在自己身上。做一些自己喜歡,以前卻沒有時間去做的事情。去一些嚮往已久,卻很遠的地方。比如看書學習、跳舞、健身、養花,旅遊都能豐富我們的生活。如果一定要帶孫,可與子女約定只帶兩三年。

2、捨得花錢的心。我們賺了半輩子的錢,花在自己身上的卻寥寥無幾,人生下半場你的消費是有限的,沒有必要再吝嗇自己,尤其是自己喜歡是事物,和對身體好的食物。書籍或者花草,喜歡的就去買,要不了幾個錢,

也省不到哪去。能給自己花一塊的,決不去花八毛。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偶爾買點貴東西,能提升生活品質。

人到中年該有的生活態度

3、懂自己的朋友。子女已經成家立業,父母便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兒孫自有兒孫福,不可過多幹涉和依賴。不要只曉得圍孩子孫子轉,他們的家務讓他們自己解決。兒女再貼心,也比不上三兩好友。不要把自己一輩子的時間都束縛在子女身上,他們累自己也累。要有自己的小圈子,多走出家門和好朋友聚會玩耍,就不會掉進孤獨的黑洞。

4、敢於表達的氣魄。就算子女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但是人心總會隔肚皮,有摩擦和誤會,就要講出來,善於溝通,不可固執己見,甚至干涉太多。廣東網友“得閒”說,針對兒子“啃老”,他寫了封長信,細數不易和期望,兒子理解後就改正了。

人到中年該有的生活態度

5、小病也不扛的意識。生活在自己家鄉的好處就是,身體、生活都適應,醫療保險跟得上。如果夫妻身體還算硬朗,在家鄉生活還算愜意,不必勉強自己非要和子女住一起。每年定期體檢,小毛病拖大了,不僅給自己找罪受,更是給子女添麻煩。自己要開始學會照顧好自己。子女對父母富養,是一種孝順;自己對自己富養,則是一種高超的生活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