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綠江邊的「凱旋門」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為了推動朝鮮問題的和平解決,中國政府主張一切外國軍隊

撤出朝鮮,讓朝鮮人民在不受外來干涉的條件下,自己解決朝鮮問題。

中國人民志願軍撤出朝鮮的決定宣佈後,志願軍和朝鮮軍民之間結成的兄弟情誼綻開了更加絢麗的花朵,出現了中朝團結友好的新高潮。

鴨綠江邊的“凱旋門”

中國人民志願軍卓越地完成了祖國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遵照毛主席關於“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鮮人民的一針一線”的指示,與朝鮮人民軍及朝鮮人民團結一致、休慼與共、生死相依,共同抗擊美軍的侵略,為保衛朝鮮人民的革命成果,保衛中國的安全和支援朝鮮人民的和平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朝鮮軍民聞訊志願軍撤軍後,採用多種形式,利用一切機會表達對生死與共的親人們的真摯感情。

鴨綠江邊的“凱旋門”

志願軍官兵分批啟程回國,朝鮮軍民一次又一次到志願軍營區、到車站送行。臨別時互相贈送禮品,以表達永久的友誼和懷念之情。

在國內,為了迎接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從中央到地方熱烈歡迎最可愛的人歸國的活動迅速開展起來。處於中朝邊界抗美援朝戰爭大後方最前沿的安東市成為了歡迎志願軍歸國的第一站。

鴨綠江邊的“凱旋門”

丹東火車站的站臺上,懸掛了160 條彩色標語;站前廣場搭建了松枝牌樓;車站高層建築上兩個“歡迎”大字醒目高大;市內主要街道張燈結綵;工廠、機關、學校、街道練歌練舞。

“凱旋門”的搭建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志願軍乘火車歸國,首先要經過這座象徵著勝利的大門。 “凱旋門”使用木結構建造,裝扮得非常漂亮。“凱旋門”立柱兩側均有標語。

鴨綠江邊的“凱旋門”

朝鮮方向左右兩側立柱上方均有“和平鴿”圖案,左面“和平鴿”下方文字為“慶祝抗美援朝鬥爭的偉大勝利!”, 右面“和平鴿”下方文字為“歡迎中國人民志願軍光榮歸國!”,文字兩邊為裝飾圖案。“凱旋門”3 個大字在門的正上方,兩邊裝飾精美圖案。

3 月16日,第一批志願軍歸國,安東市2300 多人組成了歡迎隊伍,身著節日盛裝,打著歡迎橫幅,手持國旗、彩旗和花束在鴨綠江橋頭和車站月臺上翹首等待。11 時40 分,兩列軍車徐徐駛入安東車站,通過鴨綠江大橋橋頭雄偉壯觀的“凱旋門”,車輛兩側掛著“祖國的兒女回來了”的標語。

鴨綠江邊的“凱旋門”

這時,歡迎的人群沸騰起來,鑼鼓聲、鞭炮聲、口號聲此起彼伏。這真是鴨綠江對岸朝鮮軍民的歡送聲未落,安東市的歡迎聲又起。

志願軍歸國第一餐要吃安東的大米飯和安東的特色菜。文藝表演。在站臺上舉行聯歡,表演文藝節目。互敘衷腸。在自由活動中,軍民暢談祖國建設成就和軍民之情。依依惜別。列車在安東停留三四個小時後,志願軍歸國部隊離開安東,奔赴全國各地。

迎接志願軍總部歸國的工作中,因為是最後一批歸國的志願軍,歡迎儀式比以往更加隆重熱烈,並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

鴨綠江邊的“凱旋門”

“凱旋門”和車站的標語、部分建築重新粉飾。將歡迎大會的會場從前幾次的車站站臺移至青年廣場(現更名為萬隆體育場),專門設置了歡迎大會主席臺和觀禮臺。會場兩側各搭建松枝牌樓一座,懸掛各種巨型標語和彩旗,歡迎隊伍增加到5000 人。

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軍回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於10 月30 日舉行擴大聯席會議,通過了《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八年來抗美援朝工作報告的決議》,指出:中國人民志願軍卓越地完成了祖國人民所賦予的光榮使命,他們不愧為偉大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女。

鴨綠江邊的“凱旋門”

如今,昔日歡迎志願軍的“ 凱旋門” 舊址處懸掛著“ 中朝友誼橋”青銅匾額。召開歡迎大會的站前廣場和青年廣場也因城市的發展與建設改變了原有的模樣。但志願軍凱旋歸國的盛大場面,將永久地留在丹東人民的記憶中。

鴨綠江邊的“凱旋門”

鴨綠江邊的“凱旋門”

鴨綠江邊的“凱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