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綜藝的「假」和「噁心」

真人秀綜藝的“假”和“噁心”

本來標題要寫成《真人秀綜藝的假和惡》,最近為寫文章多看了幾期發現:這些真人秀綜藝不僅假、惡,還讓人感官不適,開始“犯惡心”了。

近日,廣電總局下文:請真人秀綜藝節目退出黃金時段,這引來了很多人大聲叫好:“打得痛快”!一向不惜砸下重金“讓你開心,讓你瘋”的真人秀綜藝緣何落到如今這般讓人厭煩,讓人噁心的田地?!

真人秀:就是照著劇本“秀”

筆者曾在某電視臺的綜藝節目實習,窺得些許內幕:所謂的真人秀其實每個“大咖”“小咖”手上都有“劇本”,明星們依劇本“秀”純真、秀狡黠、秀憨傻。所謂的矛盾、不和、恩愛、CP都是劇本里所謂的“人設”。比如被罵得很慘的某旅遊類真人秀裡面,某X姓女演員就是負責“作”,N姓女負責“挑事兒和人鬧不和”,L姓女演員,就是“賢妻”人設……如此等等,大家照本而秀。明星配合,媒體也配合,一週發個幾百篇的通稿。不斷撩撥你看:明星真性情,明星打架,明星孩子打架,孩子打架大人鬧矛盾……然後再似真似假的澄清。一週發個幾百篇的通稿,頂收視率。

真人秀綜藝的“假”和“噁心”

《爸爸去哪兒》

第一季口碑超讚的《爸爸去哪兒》在第二季為了吸引更多眼球,未開播就炒作爸爸人選。開播後面對《中國好聲音》等真人秀節目的競爭,炒作愈演愈烈:“多多有心機;貝兒‘偷’錢;黃磊吳鎮宇不和;吳鎮宇曹格不和;吳鎮宇陸毅不和;黃磊與女編導鬧緋聞”……每週五前必定有難辨真假的新聞充斥各個媒體的娛樂版。

真人秀綜藝的“假”和“噁心”

《奔跑吧兄弟》

浙江衛視在炒作方面也是不遑多讓:“兄弟團的天價酬勞;鄧超李晨不和;用出軌的陳赫;王寶強離團是因為和李晨鄭愷不和……剛剛結束的第四季又炒作鹿晗和迪麗熱巴的CP,據內部人士透露這段感情壓根就是沒影兒的事。

近日,大張偉做客某節目猛料,特別討厭一些綜藝節目:“有的綜藝節目特別無聊,他讓你找東西,一找就要找一天,然後不到最後時刻你永遠找不到,他就是想讓你跟其他嘉賓、路人互動,然後還會製造矛盾。”楊迪問:“比如說你參加的什麼綜藝節目?”大張偉直言不諱:“比如之前的《七十二層樓》《二十四小時》都是這樣的。”

除了哈韓抄襲,還噁心你!

除了假,哈韓抄襲也是中國綜藝節目最為人詬病的。

真人秀綜藝的“假”和“噁心”

《孝利家民宿》

2017年8月16日,據韓媒報道,中國湖南衛視的《親愛的客棧》疑似抄襲《孝利家民宿》。現在正在熱播的《中餐廳》也疑似抄襲《尹食堂》還有之前的《嚮往的生活》疑似抄襲韓國殿堂級製作人羅英石的《三時三餐》。

其實即便抄襲,如果在中國化方面有所創新,把中國文化融入進去也還好,但這些急就章的抄襲往往變成了“雞零狗碎”!筆者最近偶然看了一期湖南衛視的《中餐廳》,憨厚的黃曉明面對發福的趙薇打情罵俏,趙薇沒有好臉色各種擠兌、訓斥黃曉明……雖然不斷有媒體炒作兩人“當年情”,但面對已經發福的昨日黃花,兩個已有家室的中年男女生硬地調情,怎麼看怎麼彆扭。如果說這是照著劇本演的海灘版《鄉村愛情》,那,都,是,抬舉!

廣電總局一限再限 各大衛視見招拆招

真人秀綜藝的“假”和“噁心”

面對亂象,從2011年開始,廣電總局的“限娛令”就開始不斷收緊。2013年,加強版“限娛令”實施,要求抵制過度娛樂,防止雷同浪費,一些歌曲競技類節目被叫停;2016年2月,“限童令”傳出,《爸爸回來了》等被直接叫停;之後的“限韓令”讓與韓國沾邊的各種綜藝開始撇清與思密達的關係,改名字、拒用韓國藝人和團隊,韓綜紛紛被下架……

但是,雖然廣電總局一限再限,可各大衛視和綜藝製作相關機構則“見招拆招”,不斷引進新的節目。

有爆料稱中國已經買光了韓國的真人秀資源,而且韓國竟出了專門針對中國電視臺賣真人秀版權的製作公司!

根據ETVT電視決策智庫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韓國熒屏熱播的綜藝節目已有72.45%被引進到中國內地,難怪會有中國網友吐槽:滿屏幕都是泡菜味。

因為真人秀節目過多,明星都不夠用了,上完這個節目上那個,明星的孩子也不夠用了,老大上完,老二來……

參加綜藝後拍部片就能賺1.2億 怎不趨之若鶩!

各種受限,大家還是前仆後繼,只為三個字“來錢快!”大筆廣告贊助毋庸置疑。據稱,浙江衛視第二季《中國新歌聲》的冠名被手機廠商以5億元的高價拿下,一舉打破國內綜藝節目冠名費記錄。

參與真人秀的明星們也是盆滿缽滿?有媒體報道,認證為“資深綜藝節目製作人”的博主曾曝光明星參加真人秀的片酬:范冰冰以8000萬元一季的片酬排在第一,徐崢的《食在囧途》單期片酬600萬元,總片酬達到7500萬元。

明星們不斷曝光後,代言費和拍攝影視劇的價碼也水漲船高。某女星拍一部劇的費用竟然達到了難以想象的1.2億元。黃子韜在參加完《真正男子漢2》後,電視劇片酬由2000萬至3000萬元,開到了7000萬元。張藝興在演完《極限挑戰》、《老九門》後,目前演電視劇的片酬報價是8000萬元。就連明星的孩子上完真人秀後出場費都要50萬,還不還價!

雖然市場經濟,有人賣笑就有人買。但給予青少年的示範就是:“當演員來錢兒快。”;“有價值(科學家)的趕不上有顏值的(演員)”;“只要是鮮肉,會個“FREESTALE”就能橫行無忌”等等扭曲的價值觀,很多青少年甚至為了當演員去整容。

該做些讓撮爾小國“哈中”的綜藝了

真人秀綜藝的“假”和“噁心”

《朗讀者》

我們常常嘲笑明星們沒文化,錯別字滿口,常識錯誤一堆。但如今各媒體卻堆滿他們的身影和蹤跡,觀眾們本來抱著“看戲子表演”的逗樂心態,不曾想讓明星成了“主流”:“眼見他買別墅,眼見他開飛機,眼見他風頭無倆……”

這自然是拜媒體所賜。然而作為文化人聚集的媒體前仆後繼地哈韓給明星貼金,混淆價值觀,不能不讓人警醒!!!

今年五月份,廣電總局發佈2017年第一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並獎勵每個節目10萬元。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和《朗讀者》、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見字如面》等節目入圍。

也許您覺得10萬元的獎勵是杯水車薪,但《中國詩詞大會》等創下的超高收視率,卻讓人看到了文化類綜藝的美好前景。更主要的是打造的全民吟詩齒頰留香的氛圍及文化自豪感。

但隨著觀眾成熟,審美不斷提升,越來越不好唬了,特別是哈韓的真人秀綜藝,落幕不久矣!

各大衛視機構的快錢也賺了不少,揹負文化傳播的使命也該想點“大義”,製作出一些讓撮爾小國“哈中”的節目來。

聲明:文章部分內容整合自搜狐娛樂、網易娛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