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爲什麼不願出《全集》?只有人死了,才能叫「全集」嗎?

錢鍾書為什麼不願出《全集》?只有人死了,才能叫“全集”嗎?

我有個朋友,在北京宋莊開了一家傳媒公司,專門為全國各地有一定名氣或影響力的老人、企業家等,出版回憶錄、傳記。

有一次,我受邀去深圳福田一位老人家中,洽談採寫、收集、整理老人家畢生的經歷和作品,希望能為他出版一部厚厚的《XXX全集》。

這也是老人的意願。

但我沒想到,竟遭到了老人家屬的堅決反對,他兒子暴跳如雷地說:

“只有人死了,才能叫‘全集’,懂嗎?!”

我被趕出了老人住的小區。

此事過去已數年,我不知道那位老人是否還健在?是否留下了未能出版《全集》的遺憾?

那麼,真的只有人死了才能叫“全集”嗎?

百度百科曰:將領袖、名人、作家、畫家等人一生所發表或未發表過的作品,全部收集整理而按內容或年代編成出版的圖書,稱為全集。例如:清代大學士張鵬翮撰《張文端公全集》,當代巴金著《巴金全集》。

可見,並沒有誰,也沒有哪條法規,規定只有人死了後才能出《全集》。

比如世紀文豪錢鍾書,生前時,三聯書店就開始整理他的作品,數次希望出版《錢鍾書全集》。

不過,錢鍾書本人並沒有同意出全集,他最終只同意出《錢鍾書集》,這不是因為其它原因,而是因為錢鍾書認為他的作品不值得全部收藏,所以後來出版社就只出版了《錢鍾書集》。

錢鍾書為什麼不願出《全集》?只有人死了,才能叫“全集”嗎?

但是,錢鍾書的夫人楊絳,卻樂意出版《楊絳全集》。2014年,102歲的楊絳隆重出版了9卷本250萬字的《楊絳全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2016年,105歲的楊絳逝世時,對自己一生的作品能夠以《楊絳全集》的方式流傳於世,感到十分欣慰和滿足。

可見,若一本《全集》,或回憶錄、傳記,能夠讓老人在生前就看到,實現畢生的願望,這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若老人心中有憾,人走後,才幫其完成,這無異於很多的子女,平時不懂得孝敬父母,待父母走後,卻大張旗鼓地祭奠,意義何在?

錢鍾書為什麼不願出《全集》?只有人死了,才能叫“全集”嗎?

所以,前不久,我突然決定,開一個公眾號,就叫《唐新勇全集》。可能有人會說:你年紀輕輕,才四十歲,就搞個《全集》,不吉祥,這不是咒自己嗎?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要搞《全集》,就得趁早。我現在四十歲,先慢慢把前20年的作品收集起來。然後,我再寫個20年,這樣我60歲時,就有40年的作品了,這可真是著作等身呀!

錢鍾書為什麼不願出《全集》?只有人死了,才能叫“全集”嗎?

當然,我又不是錢鍾書、楊絳那樣的世紀文豪,即便我年老時,也不太可能有出版社主動來幫我出版《唐新勇全集》。

除了我自己收集整理,還能靠誰呢?

另一半嗎?想都別想。因為她幾年前就開始埋怨了,說當初就不該讀了我的文章,硬說是我的文字矇騙了她的雙眼……這樣的情緒,等我老了,不把我的等身著作付諸一炬才怪哈。

孩子嗎?我的女兒才5歲,等我60歲時,她才25歲,正是談戀愛的季節,這樣的年齡,那時的她,會喜歡一個“老頭子”的古董文字嗎?會懂得一個作家父親這一輩子的心血嗎?

所以,我們的一生,一切還得靠自己。

錢鍾書為什麼不願出《全集》?只有人死了,才能叫“全集”嗎?

其實,促使我開通《唐新勇全集》公眾號,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對生命的徹悟。

今年春節,我從廣州回到湖南老家,去看望我的百歲外婆時,她竟然已不認識我了,大小便也開始失禁。

我記得,在我讀高中時,外婆就曾三番五次地要求我,幫她寫“祭文”,記錄她這一生的坎坷辛酸。但我一直沒有答應,因為我希望她好好地活下去。

如今已過去20年,外婆卻連我都沒印象了,她還能跟我訴說她的“人生全集”嗎?

我可憐的外婆啊,您現在只會重複說幾句原樣的話,又讓我如何能為您書寫《人生全集》!

很多人的生命,到了老年的時候,都是殘酷的,也是渺小的。

由於我的三個舅舅相繼去世,外婆這十幾年來都是孤苦伶仃地獨居在陳舊的老屋裡。

我的七旬母親,自己都一大把年紀了,因為有個老孃,也不得不每月數次步行十幾公里,去為外婆做飯洗澡洗衣被。

尤其是現在,外婆的飲食起居日漸不能自理,老人家的晚年真是淒涼不堪,以至於外婆總是念叨:“我怎麼還不斷了這口氣?”

以至於母親也多次無奈地跟我感嘆:“人還是不要年紀太大了啊,自己受苦,子女也跟著受苦……”

這樣的淒涼,這樣的人生之苦,誰能懂?誰又能怎樣?

錢鍾書為什麼不願出《全集》?只有人死了,才能叫“全集”嗎?

是的,這個世上,有太多太多的人,沒有“人生全集”,更多的可能是殘缺。

但是,即便如此,那麼多的人,依然像我的外婆那樣,微笑著、長壽地活著。

為什麼?

因為他們有長在心底的善良、刻進骨子裡的堅強。

所以,無論怎樣,我也只希望,從現在開始,能夠在有生之年,為自己的人生書寫一部《唐新勇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