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傅盛:一个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的“成功导师”


镜中傅盛:一个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的“成功导师”


半年多前,在猎豹移动的新品机器人发布会上,公司CEO傅盛噗通一声跳进了游泳池。随后他在讲话中提到了中国女排精神、埃隆·马斯克以及那句“我不知道什么叫放弃”的名言,而说到这些名人名句的间隙,傅盛不经意间提了一句:刚才游泳的姿势可能并不好看……

还在半年多前,在南方某城市的一场峰会上,各大电视台因为马云、马化腾和刘强东的到来挤破了头,但是没有电视台去采访傅盛。随后有媒体朋友看到猎豹移动的PR负责人满脸苦闷的在一个角落里打电话,似乎是在央告某电视台的朋友“务必帮帮忙安排个采访”。第二天,猎豹移动官方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新闻,标题大概是“是什么让央视点赞猎豹机器人?”……

其实,一个人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反而会是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希望被别人关注、在意别人的看法、渴望被认可,可能是镜中傅盛真实的投影。

沉寂半年后的私有化新热点


镜中傅盛:一个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的“成功导师”


所以,如果猎豹半年不出现一些动静,肯定是不合适的。

这几天,从媒体爆出私有化到股价蹿升,再到爆出小米可能会主导私有化并与其合并的传闻,最后到双方一齐否认……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猎豹移动,再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在8月31日《证券时报》的这则新闻中,爆出了猎豹移动正在接触买方财团的信息,而且连其正在寻求以每股14至16美元进行私有化的价格都言之凿凿。消息传出之后,猎豹移动的股价随即迎来了大幅上扬。

几天后,又有消息从坊间传出,这一次,消息的主角变成了雷军:据传猎豹移动私有化的主导方是小米集团。爆料称,小米集团试图通过并购猎豹移动填补自己移动互利网业务方面的不足,从而成为一家真正的互联网企业。

很快,传闻中的小米和猎豹移动官方迅速给与了否认。小米方面表示“完全没有听说”。猎豹移动方面也表示,整个公司董事会与管理层团队均无意于该交易。

尽管双方都否认了这一传闻,不过,猎豹移动的私有化倒不是空穴来风。早在2016年出现中概股私有化热潮时,傅盛就曾对外表示,猎豹移动是最适合做私有化的公司,甚至是没有之一。从2014年5月8日猎豹移动正式挂牌纽交所开始,尽管每个季度的财报表现都还不错,但股价却一直走低。

股价走势的背后似乎也凸显了资本市场对其发展趋势的疑虑。而在过去这三四年间,猎豹移动的新闻大多都是又“全力进入某某领域某某市场”,而傅盛本人则在不同的场合对媒体讲述着“愈挫愈强”和“逆境求生”的转型与创业心得。创业导师的人设似乎远远比股价的低迷更鲜亮和耀眼。

猎豹移动的核心产品是什么?


镜中傅盛:一个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的“成功导师”


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猎豹移动是一家“神奇”的企业。当年其在很短时间内,仅凭“清理大师”这样一款小小的工具软件就成功登录纽交所。不过,观察至今你会发现,这四、五年来,猎豹移动在傅盛的带领下做了很多产品,但让人们能记住的似乎也只有“清理大师”。

当初,傅盛离开360之后曾试图复刻在360时的成就,于是在金山公司又重新做了一遍浏览器、安全软件等一系列产品。但是市场很难给“复制成功”太多机会,在“除了第一名之后都是零”的安全软件市场,面对强大的360,金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此时,正是雷军拉了傅盛一把,将金山安全与可牛整合,共同面对当时共同的对手360,这可以算得上是傅盛的一次“重生”。

傅盛非常信奉雷军的风口理论,而猎豹移动最大的功臣“清理大师”,也正是傅盛创业这么多年来唯一一次成功把握住的风口。

在移动互联网初期,智能手机的内存是非常昂贵的。用户有限的内存空间,也催生了“清理内存”这个新的风口,而傅盛也成功抓住了这一次机会,让猎豹清理大师一炮而红。但短短几年过去,智能手机硬件发展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内存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稀罕玩意儿了。如同传统PC的演进,性能过剩成为如今旗舰智能手机的普遍状态。猎豹当初抓住的这个清理风口,早已到了生命周期的尾声。

尴尬的是,从2014年上市至今,虽然傅盛尝试了无数次转型,但均未获得良好的市场业绩。其中比较典型的的就是新零售风口下的无人货架,以及AI风口下的机器人。

为了乘上去年共享经济的大潮,猎豹移动于去年11月末正式开始运营“豹便利”。上线之初的确发展迅速,运营两个月后便已入驻了1000家企业,并喊出了“冲击 1 万个办公室点位”的口号。但仅仅4个月后,今年3月份“豹便利”便开始停止铺货,部门员工陆续遣散,产品负责人范玉龙也被调岗。

4个月的时间,是傅盛对风口上成功飞起的渴望,但是结果却非常残酷。不过,风口过去一波很快就会再来一波,AI(人工智能)就成为傅盛今年初的新目标。

今年3月21日,傅盛在水立方泳池的一跃而下,为机器人新品的发布带来了无数噱头。而在发布会上,傅盛吹捧自家产品的同时更是将国内外友商现有的产品挨个diss了一遍,其中不乏波士顿动力、日本pepper这样知名企业。


镜中傅盛:一个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的“成功导师”


但尴尬的是,产品刚刚发布尚未得到市场的检验,就被媒体爆出了其宣传语以及宣传图是抄袭了华硕的类似产品。为此,傅盛事后还亲自做了道歉。如今,傅盛口中那几乎完美的5款机器人发布已经5个月有余,但是人们除了记得傅盛的那惊人一跳以及抄袭海报的事情,产品本身未见什么市场反馈。

雷军会出手相救吗


镜中傅盛:一个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的“成功导师”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小米整合猎豹”传闻,尽管双方均表示了否认,但传闻的出处似乎也是抓住了雷军“助人为乐”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对老部下、老同事一贯的仗义支援。

今天的雷军,事业成功、朋友遍天下,同时作为知名劳模的他在圈子里人缘也非常好。同时,雷军也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太在意兄弟们的成功。你可以说他与人为善,也可以说是太好面子,亦或说是仗义。

对于雷军而言,他所在意的面子就是成功,这里面包括他自己的事业以及他投资过的企业。因为,投资的企业成功,也可以间接证明他的眼光。所以,帮助类似傅盛这样曾经的兄弟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也是成功的一种表现。从雷军对凡客陈年的多次仗义援手,就可以看出他的这种性格特点:不仅在凡客危机时给予资金支持,还亲力亲为为凡客做了免费的代言人。

凡客之外,去年末迅雷内部出现危机时,雷军同样没有弃之不管,还把自己最信任的王川派去亲自担任迅雷董事长,从而稳住了局面。

所以,某种意义来看,雷军即便现在出手相帮猎豹也不是没有理由。但是,从理性的角度来看,现在的猎豹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它并不能给小米带来什么益处。如今的猎豹移动经历几次转型,并没有获得太好的市场成绩,依然是在吃当年的老本。但是这个老本还能吃多久?不断追逐风口的猎豹究竟能否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渴望被人认可的傅盛,又想明白创业的真正路径了吗?

40岁的傅盛讲“成功”还太早


镜中傅盛:一个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的“成功导师”


如今互利网公司的CEO似乎都愿意往自己身上加一些标签,把自己包装成网红来吸引流量。而傅盛给自己的标签一直是“成功导师”。

似乎源于内心对成功的渴望,他在当年愤然离开了360。而上市之后,尽管猎豹移动的业务并未有太多建树,但傅盛却非常愿意以成功导师的面貌出来站台,包括在各种场合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傅盛认知三部曲》。

不过,虽然在傅盛的不懈努力下这个概念传播得还算不错,但在互联网行业里,还没听说过“学习傅盛好榜样”。这不像雷军的“互联网七字诀”,很多企业真的掰开了揉碎了去领悟,因为那背后是有真金白银的。一个人不管说得多么天花乱坠,最终要靠足够的实力才能让人信服。

短短数年,三度转型。如今all in AI的猎豹移动非常急迫地想要找到一个清理大师的“继承人”,肩负起公司的未来。不过,至少现在看来,虽然傅盛在不断地尝试风口,但新业务始终没有一个能起飞。这样一个不上不下的状态是非常尴尬的,如今的猎豹移动如果总是在追风口,恐怕很难找到成功的真谛。

1978年出生的傅盛,今年刚刚步入不惑之年。40岁的年纪对于企业家而言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成功导师”这个角色标签对于现在的傅盛似乎太早了一些,毕竟现在的猎豹移动看不到真正的闪光点。心灵鸡汤很容易煲,但你要有那种实力让听众愿意喝下去。除了对游泳时的动作以及面对电视台采访时西服款式的在意,傅盛或许应该更在意一些别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