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速遞」有一種恐懼寒冷徹骨

先來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2016年,加拿大公園管理局協同其合作機構,在北極圈內威廉國王島(King William Island)恐怖灣(Terror Bay)發現了一艘沉船。經過確認,這就是消失了170年之久的英國皇家海軍極地探險船“恐怖”號(HMS Terror)。算上2014年在其附近被發現的“幽冥”號(HMS Erebus),這支由英國海軍上將約翰·富蘭克林爵士(Sir John Franklin)率領,於1845-1848年間在北極神秘失蹤的英國探險艦隊,被徹底找到。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恐怖”號殘骸

圖源:不詳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幽冥”號與“恐怖”號發現地

圖源:見圖片下方

富蘭克林於1845年5月19日指揮旗艦“幽冥”號和另一艘船“恐怖”號從英格蘭格林海斯(Greenhithe)起航,開始了北極探險。他時年59歲,此前兩次進入北極圈,可謂經驗豐富。但其第二次北極探險時擔任指揮官卻遭慘敗,當地毛皮商指責其行事既無計劃也無應變,但他回國後被當做了英雄。他的助手為年輕的詹姆斯·菲茨詹姆斯(James Fitzjames),剛剛在鴉片戰爭中大顯身手。艦隊的第二指揮官、“恐怖”號船長弗朗西斯·克洛澤(Francis Crozier)同樣進入過北極圈,經驗豐富。

艦隊裡的兩艘船不僅有當時常規的風帆動力,還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蒸汽機螺旋槳推進器,以及熱水供暖系統;兩艘船配備有134名海軍軍官、船員及陸戰隊士兵(但正式探索西北航道前,艦隊遣返了5人,所以實際探險隊規模為129人),而食品、煤炭等補給足夠這些人維持3年,在嚴格配給制下可以達到5年。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幽冥”號與“恐怖”號起航速寫

圖源:《倫敦新聞畫報》(Illustrated London News),蓋蒂圖片社(Getty Images)

這支艦隊試圖找到著名的“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這是一條穿過北冰洋、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線,也是眾多歐洲探險家以及歐洲列強夢寐以求的通往亞洲的海上貿易通道。這支艦隊最後一次被人目擊到是在1845年7月26日,巴芬灣(Baffin Bay)北部。從此,這支艦隊便失去蹤跡、杳無音信。

直到1848年,英國皇家海軍才開始派出多批搜救隊尋找富蘭克林艦隊的蹤跡。通過蒐集富蘭克林艦隊沿途留下的文檔和走訪愛斯基摩土著,後來者漸漸拼湊出這支北極先驅的命運:

1846年9月,兩艘船陷入威廉國王島附近的海冰中,被迫在此度過北極的嚴冬;1847年6月11日,富蘭克林去世,冰封並無好轉,艦隊不得不度過第二個北極嚴冬;1848年4月22日,接替指揮的“恐怖”號船長克洛澤下令棄船,此時還有大約105人倖存;他們在1848年4月25日留下最後的記錄後,從此音信全無。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被冰封的探險船

圖源:不詳

這支裝備精良、經驗豐富的探險隊緣何失敗,100多年來一直困擾著人們。最重要的是,在船隻被冰封后,竟無一人倖存。1981-1984年的一項針對死於探險早期的船員屍體的研究表明,是粗製濫造的鉛封罐頭導致了食品變質以及鉛中毒,這在後期很可能降低了隊員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力。當時的愛斯基摩人目擊者報告和20世紀80年代的考古發掘還表明,這些倖存者間也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所以,在寒冷、飢餓、鉛中毒的瘋狂和同伴相殘中陸續死在白茫茫的荒野中,大概就是這支艦隊最後的倖存者們的最終命運。

如今,西北航道已經有了固定的遊覽項目,航行其上的遊客們大概很難想象,當人類還是這片冰海之上的懵懂孩童時,僅僅一個微小的失誤,就足以讓人在與自然的殊死較量中付出生命的代價。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富蘭克林船員之死》

作者:W. Thomas Smith

真實的故事講完了,但另一個故事才剛剛開始。富蘭克林艦隊失蹤之謎100多年來為藝術家們提供了無限的靈感。儘管大家知曉這個謎的大概謎底,但其間具體過程是怎樣的?這批隊員,當初是如何躊躇滿志地踏上征程,如何日復一日地進行平淡甚至是乏味的勞作,如何意外地遭遇絕境並進行抉擇與拼搏,又是如何迎接自己最終宿命的呢?人們總是對未知抱有好奇,而好奇的人中就包括美國作家丹·西蒙斯(Dan Simmons)。

西蒙斯的創作領域十分廣泛,奇幻、科幻、恐怖、推理、驚悚、歷史、主流文學都十分精通。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科幻小說《海伯利安》四部曲,曾獲得雨果獎、軌跡獎、西班牙科幻小說首獎、日本星雲獎、日本雨果獎、法國宇宙獎,併入圍亞瑟·克拉克獎、英倫科幻獎、科幻紀事獎;他的奇幻小說《迦梨之歌》獲得奇幻小說的至高獎項——世界奇幻文學獎;他的恐怖小說《魔鬼在你身後》獲得恐怖小說界超重量級的三大獎項——布拉姆•斯托克獎、英倫奇幻獎和軌跡獎。

西蒙斯於2007年出版了歷史恐怖幻想小說《極地惡靈》(The Terror),並於2009年被譯為中文版。最近,美國AMC電視網終於將這個故事搬上了小熒屏,這就是同名10集電視劇《極地惡靈》。目前豆瓣評分8.3/10,可見受歡迎之程度。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這個故事就是基於富蘭克林艦隊失蹤之謎的再演繹,但西蒙斯在設想19世紀的探險隊員們所面臨的種種自然險惡之外,還加入了一個超自然的威脅——一個神出鬼沒、嗜血如命的“它”,一個極地惡靈。

劇集一開始就將你帶入170年前那片充滿神秘和未知的地方——北極圈。1850年,一個探險家向愛斯基摩土著打聽富蘭克林艦隊的下落,他不但得到了可靠的線索,還得到了一條謎一樣的訊息:當時有一個惡靈在他們身後。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在探險家迷茫的眼神中,鏡頭一轉,回到1846年9月,“幽冥”號和“恐怖”號正在北冰洋上航行,北極圈的風光令人心馳神往。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海軍軍官們回憶著自己在國內被當作英雄的日子,有的悵然若失,有的則希望本次探險能將自己的傳奇繼續書寫下去。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但這片祥和之下,卻埋藏著危機。艦隊兩側的浮冰漸厚,卻鮮有人嚴肅對待。艦隊指揮官、“幽冥”號船長約翰·富蘭克林爵士,表面上淡定從容具有大將風範,實際上愛慕虛榮、外強中乾、剛愎自用,最擅長用華麗的辭藻鼓動手下去冒險。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富蘭克林的親密助手菲茨-詹姆斯,意氣風發但驕傲自大,將北極探險只視為一項晉升的通道,特別喜歡在軍官餐會上吹噓自己在鴉片戰爭中入侵中國的豐功偉績。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恐怖”號船長弗朗西斯·克洛澤是一個冷靜、甚至有些憂鬱的北極專家,他對北極心懷敬畏,因此既不喜歡詹姆斯的盲目自大,也對富蘭克林屢次不聽其勸誡感到心灰意冷。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隨著艦隊周圍的海冰越積越厚,克洛澤與二人的分歧越來越大——克洛澤認為要拋下受損的“幽冥”號,全隊登上“恐怖”號後撤,而富蘭克林堅持要完成航程,詹姆斯更認為克洛澤是在添油加醋。隨著爭吵加劇,富蘭克林對克洛澤的忌憚與日俱增。就在此時,艦隊的中下層船員們開始遭遇逐格升級的詭異恐怖事件:

一個船員口吐鮮血,在接受醫生治療時目睹了旁人無法看見的恐怖景象,失聲尖叫。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一個海軍軍官,在海面之下目睹了其內心最大的恐懼。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艦隊被徹底冰封后,外出的探險隊遇到了一個來歷成謎的愛斯基摩女孩,並遭到了一種兇猛且聰明的不明生物的追殺。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於是在白色荒蕪的北極圈,探險隊員們不得不與大自然和這個惡靈展開殊死搏鬥。

《極地惡靈》是一個“氣氛營造”型的故事,並沒有太多突如其來的驚嚇,但很擅長一點一點地喚起人們對於蠻荒冰原的那種最原始的恐懼,那種對在寒冷、黑暗、飢餓中,逐漸迷失自我,並最終在一片慘白荒蕪中孤獨死去無人知曉的恐懼。

「新片速递」有一种恐惧寒冷彻骨

但實際上,令人恐懼的還不只是大自然或是怪物。小說和劇集的中文譯名是《極地惡靈》,英文原名是“The Terror”——“恐怖”。這是一個雙關語,“恐怖”既指北極圈和怪物的恐怖,也指克洛澤船隻麾下的“恐怖”號。這支探險隊中,絕大多數軍官都驕傲無知,絕大多數船員、士兵都愚昧盲從。可以想象,隨著情況進一步惡化,人會成為這片極地的真正惡靈。北極是寒冷的,人心也是寒冷的,而怪物就是自然和人心兩種恐怖的外化。它帶來的恐懼寒冷徹骨,並將一直伴隨著觀眾。

《極地惡靈》儘管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這個故事同樣有著真實的一面。在人類歷次偉大探險中,與開拓進取的精神如影隨形的正是貪婪自私的惡靈。近代如此,如今亦然。就像2008年加拿大哈珀政府投下數百萬加幣、宣佈要搜尋富蘭克林艦隊蹤跡,不僅是想為這個百年之謎尋找謎底,也是想在北極冰層迅速融解的大背景下,宣示對西北航道的主權。

你瞧,這麼多年過去了,該發生的還是要發生。

最後,老規矩,想要資源可以在公眾號後臺回覆“極地惡靈”。

參考文獻

[6]Wikipedia,John Franklin

[7]潘月貞. 約翰·富蘭克林北極探險的悲劇[J]. 集郵博覽,2015,(12):88-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