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采购那些年,我是怎样在领导的骂声中成长的?

做采购那些年,我是怎样在领导的骂声中成长的?

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 ,就做了采购。

作为一个新人,最开始的工作就是发订单、催料、确认到货、结算、付款。

现在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当年一脸蒙圈,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做采购那些年,我是怎样在领导的骂声中成长的?

和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催料

记得当年我有个供应商是做钣金的,日韩合资公司。一到年底订单超多,忙不过来。既然忙不过来,肯定就会选择性的先交货一部分给重要的客户呀。我们的货,也只能每天分批送第二天需要的料,有时上午送一次,下午送一次,客户订单增加了,我们想增量,不行,缺钣金。

这个供应商其实在我们公司附近,不到5公里。刚开始,我是不会催货的, 每天发邮件,打电话,没用。供应商最后来连电话也不接了,说在车间帮忙,邮件也不回,还说在车间帮忙。

我的上司是个日本人, 一脸严肃的说:你的料到不了,你不去现场确认,还在办公室待着做什么?在办公室待着,怎么能了解供应商真实的情况?到现场去。

做采购那些年,我是怎样在领导的骂声中成长的?

我赶紧拿着一个笔记本(注意:是写字的笔记本,刚工作,只有一个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是没有的),就去了供应商现场。(一位同事安慰我说,被骂是正常的,往后日子还长着呢。我们那位日本上司,简直就是人见人怕,几乎看不到笑容的。)

去了我才知道啥叫现场,因为做钣金的车间是没有空调的,一线工人都穿着羽绒服,而我穿着空调房的秋款工衣。半天下来,冻得瑟瑟发抖。

和车间班长讨价还价老半天,对方同意把我们的产品安排在晚班,生产一整个晚班,我们有3天的量,我高兴的回公司了。

第2天早上,供应商还是只送了半天的量,没货!

做采购那些年,我是怎样在领导的骂声中成长的?

我的上司这次更严肃了,也不管我有没有感冒的样子。

问我,昨天不是生产一个整晚班,3天的量?为什么没货?

我很生气,说:供应商明明答应我了,他不守承诺。

上司问,怎么答应你的?

我说,我们沟通的内容,我都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面了,他也是同意的呀。

我的上司有种欲哭无泪的表情。然后告诉我,必须把沟通的内容写在白板上,拍下来,然后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对方的销售以及负责的日本人,还要CC相关人员。因为车间班长同意你了,别人客户去找他,他也可能被逼同意呀。那时我们是生产笔记本电脑显示频的背光源模组的,到年底那是非常的忙啊。

于是,我就照办啦。

按前一天沟通的,写在白板上面。

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员姓名,沟通的内容,全部写上并且拍了照片 ,回到办公室,以邮件的形式发给对供应商及客户相关人员(注:日本公司经常会把一些相关事务的邮件CC给客户的采购负责人)。

供应商的日本人在邮件中回了一句话:分かりました。

第2天,货真的到了。

做采购那些年,我是怎样在领导的骂声中成长的?

后来,针对这个物料,该供应商根据纳入计划每3天送一次货,每次3天的量,保证我们2天的库存,没再出过问题。

那时我不明白为啥要这样做,但我知道了,这样做可以保持我的料。

后来我明白了,要把沟通的内容证据化,让关键人物参与,对方担当才会重视。在一个公司,一个部门,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业绩,如何更好的调动内部和外部资源来达成自己的目标,解决自己的问题,才是采购人要学的第一步。

第二个故事:年降与谈判

由于产品的批量越来越大,也到了年底。公司每家供应商定了5%的年降指标。按公司的格式,盖了章,发给供应商们。供应商邮件回复,除了两家比较配合的,其它都回复模版都一样:今年我们的形式也不容乐观,最多可以CD3%.....有些回复CD2%......感谢您的一直以来的关照。

做采购那些年,我是怎样在领导的骂声中成长的?

怎么办呢,供应商不同意 ,我也没办法。只好去报告,想起上次的经历,我觉得日本人和日本人说话应该啥事都好办。

于是说:这几家供应商CD目标达不到, 要不您和对方的日本人说说,让他人协办吧?我的日本上司一道眼光扫过来,我感觉到了什么叫杀气。

“これはあなたの仕事でしょう" (这不是你的工作吗)”

我一紧张,差点哭了。

心想:我知道这是我的工作呀,但我不是搞不定才找你帮忙的嘛。

“今年的数量上涨了,所以要CD”

“客户给我们也有CD目标,请对方协力”

“以前只有我们一家客户,现在好几家客户买一样的规格,他们的成本降低了”

“我们离的近,运输成本低”,找几个理由去谈。

我说好的,我知道了 。

可是,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怎么着手呀。

做采购那些年,我是怎样在领导的骂声中成长的?

蒙圈好一会儿,才想起上次的经验,要把所有人信息写成一份资料吧。

于把半年前的量,现在的量,向研发要来一份成本分析表,看看哪些费用是可以优化的。

弄了半天,觉得心里有底气了,知道该怎么谈了。

我甚至有点小兴奋,恨不得赶快谈一次试试看。

先是找到了几个供应商的销售负责人,对方直接甩锅:我们日本上司都说了,降不了,让日本人和日本人谈吧,你不要找我了。

......

你怎么可以这样呢?

咱们都是中国人,你做不到,但你也得想办法帮我呀。

好吧,你不帮我。

我自己想办法。

先找了一个小背光做边框的供应商,直接找到对方日本人。

把自己带来的表格摆在桌子上,说:您看啊,半年的量这么多,根据当时您和我司x先生谈好的,量到了这个数就要CD5%,现在只差一点点了。另外,下半年x公司的塑料粒子价格降低了,因为你们量大了,贵司确确实实是也是成本降低了。

还有,我们离的近,出货直接是货箱,可以反复使用,所以这个外包装的费用其实没有这么高。

没想到的是,他们真的很客气呀,没有不耐烦呀。只说了,我们商量一下,会给您一个答复的。过了几天,发邮件回复了,同意了。

在那个时候,刚工作没多久,有些事情,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能做到。

总之,我的KPI完成喽。

做采购那些年,我是怎样在领导的骂声中成长的?

虽然,我的日本上司后来还是经常很严厉的告诉我一些事情的解决方式(我们内部说这个叫做“骂”)。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很多事情,也可能是上层管理人员最开始就有默契要达成的。虽然,现在日企在中国的情况都不容乐观。虽然,我工作过的一些企业已经面临破产.......但是,我仍然心存感激,那些严厉的批评,让我一步一步的成长。

后来,我又经历了2家公司,再后来创业,有很多故事,也有很多糗事。有些故事令我们愉快,有些故事让我们想哭。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从中学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些经历逐渐变成了自己的能力。

下次,我们再聊聊其它的故事。

比如说,推进国产化、管理外包供应商、很年轻就做了头儿,遇到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属下、公司给的供应商提的要求实在达不成,如何曲线救供应商等等。

也在此鼓励大家,讲述采购故事,共享职场经验。

脚步不停,成长不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