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了,房地產稅落地信號加強,管理房子的邏輯要變變!


快了,房地產稅落地信號加強,管理房子的邏輯要變變!

上週末,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公佈,房地產稅法列入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的一類項目中。

一類項目意味著什麼?這是指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

這屆人大任期到2023年,也就是說房地產稅五年內必將審議。而從今年以來房地產稅被頻頻提及的情況看,五年只是保守的說法,條件成熟的話,這個進程隨時可以加速提前。

快了,房地產稅落地信號加強,管理房子的邏輯要變變!

房產稅會怎麼收?

有意思的是,至今雖然房地產稅草案已經提上審議日程,但目前一點內容和細節都沒有透露,至連基本的精神都不為外界所知。這倒也能理解,畢竟從現實情況看,房產是國人的重要財富載體,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波動。

另一方面,從投資構成來看,即便是把資金從房地產上擠壓出來,也很難構成其他領域的有效投資;相反,不正常的資金流動,反而會帶來波動與混亂。

因此房地產稅慎之又慎,保密工作做的好,也就可以理解了。

快了,房地產稅落地信號加強,管理房子的邏輯要變變!

從這一點來看,我們的房地產稅很難像發達國家那樣,克以重稅,或者簡單的累進制。

首先,我們的土地出讓金,本身就有房地產稅的意味,再次徵稅其實就是重複收費。

其次,地區間發展不平衡,不會一刀切,三四五線城市庫存好不容易去下來,一徵稅,又上去了。

此外,對於住房短缺的現狀,對於租賃,應該會有提及或者照顧;或者,會細化出“空置稅”——即,在住房緊缺的地區,部分房子可以免徵或優惠,前提是必須要出租。也算是實現“房住不炒”的一種途徑:房子不能閒著,不能囤積居奇般的等待升值,必須拿出來供人居住。

快了,房地產稅落地信號加強,管理房子的邏輯要變變!

房地產稅會帶來幾多影響

此前,筆者認為,房地產稅會加劇房地產市場的變革,那還是經濟上行期的判斷;如今經濟發展乏力,任何一個經濟部門的大起大落,都會帶來不利影響;尤其是房地產這樣的“支柱”產業。因此,徵稅會根據實際情況,循序漸進。

但可以預見的是,一二線城市,不會在“照顧”的範圍內。

就目前的精神看,在中心城區,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中心城區實施“累進制”房產稅,是極很有可能的。此前炒房的也好,囤房的也罷,十幾二十幾套房,在限售的大趨勢下,光是月供就已經讓持有者喘不過氣,如果再加上房地產稅,那很有可能成為壓垮持房者的最後一根稻草。

快了,房地產稅落地信號加強,管理房子的邏輯要變變!

三四五線城市郊區、新區的住宅,就要想想怎麼處理了。

從目前情況看,不會像一二線城市的累進,或者有一定期限的免徵期。

此外,就是空置問題,如果房子是租出去,一直住著人,那麼還好,最多徵收租金的個稅。如果空著,很可能就不被“原諒”了。

快了,房地產稅落地信號加強,管理房子的邏輯要變變!

房住不炒的精神,在於房子是用來住的;暫時解決不了人人有自己的房子,那就解決人人有住的房子吧。只不過三四線城市的房子是否容易招租呢?這是持有大量三四五線城市房產的人,應該好好考慮的。

至於海景房、旅遊地產,也要重新配置資產了,否則最好天天祈求房子所在地出臺“免稅”政策。

當然,如果腦子夠靈活,可以考慮轉向做民宿經濟,從而規避掉房子空置帶來的問題。但是要警惕的是,做民宿,平臺很重要,如今資本滲入租賃市場,信貸公司也插一腿,往往對房客和房東進行“雙吃”,這是持房者在經營轉型期,必須要謹慎的。無論如何,打開安居客全房源網,實時關注房價走勢!

快了,房地產稅落地信號加強,管理房子的邏輯要變變!

本文原創,作者劉磊,福布斯金融理財師評審委員、遠見財訊特邀地產評論員,《房產投資鍊金術》課程導師,多家媒體房地產專欄作者、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