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光:張衡一號成功發射對地震科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2018年2月2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少年星一號”、NewSat-4/5等六顆國內外的微小衛星。“張衡一號”的成功發射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

鄭國光:張衡一號成功發射對地震科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中國地震局局長鄭國光、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田玉龍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導發射。

鄭國光:張衡一號成功發射對地震科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張衡一號”是我國全新研製的國家民用航天科研試驗衛星,也是我國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計劃的首發星。該星利用覆蓋範圍廣、電磁環境好、動態信息強、無地域限制等優勢,開展全球空間電磁場、電離層等離子體、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現象的監測,為地震機理研究、空間環境監測和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提供新的技術手段,對提高地震孕育發生規律的研究和認識,探索地震預測新方法有著重要意義。同時,該星探測數據也能為空間物理和地球物理研究提供重要數據支持。

“張衡一號”設計壽命5年,具有多載荷集成、高精度定標等特點,裝載有高精度磁強計、等離子體分析儀、高能粒子探測器等8種有效載荷。此外,衛星上還裝載了意大利高能粒子探測器,將與中方研製的高能粒子探測器互為補充,聯合開展探測。中國國家航天局會同中國地震局等有關部門組建國際科學委員會,開展探測數據的研發和應用。

“張衡一號”創造了我國衛星研製領域的多項首次,總體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星在國內首次實現低地球軌道衛星高精度電磁潔淨度控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彌補了我國天基科學探測領域發展的一大短板,對後續空間探測任務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內首次實現在軌精確磁場探測,衛星裝載高精度磁強計、感應式磁力儀載荷,有望使我國第一次獲取十分寶貴的全球地磁場數據。此外,該星還在國內首次實現高精度電離層電子、離子原位探測。


衛星發射成功後,鄭國光接受了中央電視臺採訪。他表示,張衡一號是我國第一顆地震衛星,也是第一顆多載荷、高精度地球物理類試驗衛星,具有重要的科學應用價值,對於加強地震科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該衛星將為空間天氣預警、通信導航環境監測、空間物理和地球物理研究提供重要數據支持,服務應用於廣泛的領域。

鄭國光:張衡一號成功發射對地震科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中國地震局副局長牛之俊同志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了張衡一號電磁衛星發射的實時指揮和測控全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