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被蒙古人統治過兩百多年,爲何俄羅斯的官方歷史上卻沒有「蒙古王朝」?

蕭曉四姑娘


蒙古統治的是現在的烏克蘭,而非現在的俄羅斯莫斯科,所以俄羅斯歷史當中不存在“蒙古王朝”。俄羅斯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屬於遊牧民族,混血的羅斯人是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雖然,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都屬於羅斯人,卻建立了三個國家,在書寫歷史的時候自然要分開了。

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從10世紀開始不斷擴張。到了11世紀中期,國家分裂為18個公國,他們相互混戰。13世紀20年代,基輔羅斯被蒙古欽察汗國征服,羅斯人的發展中心向莫斯科轉移。基輔羅斯雖然滅亡了,但是在其統治範圍內,還有其他公國存在。就好像現春秋戰國時期的周天子一樣,管轄著很多分封諸侯國。這些國家一旦強大,就可以兼併其它國家,而俄羅斯大公國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

比如俄羅斯大公國,其前身是弗拉基米爾大公國尤里·多爾戈魯基大公於公元1147年建莫斯科城。到了十三世紀上半葉,弗拉基米爾公國分封俄羅斯大公國,十三世紀末割據獨立,此後不斷兼併其他國家而逐漸強大。

基輔羅斯被蒙古征服以後,俄羅斯大公國成為蒙古欽察汗國的藩屬。公元132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獲得替蒙古人徵稅的權利,因為有強大的靠山,俄羅斯公國擊敗勁敵特維爾大公國,取得弗拉基米爾大公稱號(王公之長,也就是各公國的首領),開始領導羅斯人各諸侯。

所以,除了俄羅斯大公國,在俄羅斯北部還存在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國。比如西周時期,在西周的管轄範圍內有很多分封的諸侯國,後來西周被犬戎佔領而滅國。只是當時的其他諸侯國實力很強,所以聯合把犬戎被趕跑了。但是在俄羅斯歷史上,蒙古欽察汗國佔領基輔羅斯的時候,其他公國沒有哪個實力反抗蒙古的入侵,所以只好眼睜睜讓蒙古人佔領。這些公國由於沒有實力反抗,都承認蒙古的領導地位,併成為他們的藩屬國,稱臣納貢。

公元1478年,俄羅斯大公國伊凡三世停止繳納貢賦。公元1480年,金帳汗阿合馬率兵討伐,俄羅斯大公與蒙古軍隔河對峙。後來,蒙古軍因天寒糧缺,波蘭援軍未到,軍隊謠言四起,蒙古被迫撤兵,伊凡三世不戰而勝。撤退不久,蒙古阿合馬在內訌中被殺。這樣,蒙古結束了對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長達240年統治。這個就好像,周天子被秦國滅掉,其他諸侯國相對獨立,但是俄羅斯在當時並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在現在的俄羅斯領土上還有很多公國存在。後來,俄羅斯公國不斷擴張,才形成後來的俄羅斯帝國也就是沙皇俄國。

所以,在俄羅斯歷史上蒙古並沒有佔領現在的莫斯科,按照現在的說法,蒙古佔領的是烏克蘭,蒙古只是對俄羅斯公國有管轄權。而俄羅斯大公國在當時是獨立的,俄羅斯與蒙古之間只是藩屬關係。這個就好像朝鮮,雖然說他們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一直稱臣納貢,但是他們的國家歷史是獨立的。所以,俄羅斯歷史也一樣,蒙古人滅掉的是烏克蘭基輔的政權,然後在烏克蘭基輔建立了欽察汗國,按理說烏克蘭歷史才把蒙古寫進去。所以俄羅斯歷史並沒有“蒙古王朝”很正常,在俄羅斯歷史上,蒙古只是入侵者,這個和蒙古統治中國不一樣。由於中國是中央集權王朝,蒙古滅掉南宋以後,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其他國家來家續寫歷史,所以蒙古成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如果元朝不算中國歷史,那麼中國歷史將出現斷層,所以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應該記載於中國歷史當中。


朕史


文|小河對岸

13世紀初,蒙古人崛起,只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就席捲了近乎整個歐亞大陸,而創造了大陸霸權的歷史巔峰。作為現今第一領土大國的俄羅斯,也曾遭受了蒙古人長達二百四十年之久(1240年--1480年)的統治。俄羅斯受蒙古人統治的時間比我國要更長得多,但與我國官方承認蒙古人(蒙元)政權的正統性不同。俄羅斯卻不承認蒙古人統治的正統合法,而過多地把這一段歷史,看成是被異族征服奴役的時期。

按理說,俄羅斯的蒙古人(韃靼人,為俄羅斯第二大民族)也不少。為何俄羅斯卻不惜傷害民族和諧,也不願認可蒙古人統治的那段時期呢?

俄羅斯人認為自己的歷史朝代只有兩個,此即留裡克王朝(862年-1598年)與羅曼諾夫王朝(1613年—1917年)。令人深味的是,留裡克王朝也不是斯拉夫人(俄羅斯人)建立的王朝,而是維京人(今北歐人,斯拉夫語系稱其為瓦良格人)建立的朝代。

留裡克王朝建立的階段,正是維京人最為活躍的時期,西方將8世紀到11世紀這一段時期稱為“維京時期”。在一段時期,維京人不但洗劫了整個歐洲沿海地區,並深及到東歐內部、遠至黑海地區,而令歐洲人聞“維京”(也稱諾曼人,英文Norman,意為北方人)而色變。

據俄羅斯編年體史書《往年紀事》記載,862年,瓦良格人(即維京人)留裡克等兄弟受諾夫哥羅德(俄羅斯地名)貴族的邀請,以解決斯拉夫人的內訌。可是,留裡克卻反客為主,在諾夫哥羅德建立了自己的王公政權,此即留裡克王朝的肇始。

882年,留裡克的繼任者奧列格攻佔了基輔,並遷都於此,因此該政權又被稱為基輔羅斯(被認為是俄羅斯、烏克蘭、白羅斯等東斯拉夫人的國家起源)。11世紀中期起,基輔羅斯陷於王公混戰狀態,並分裂成了18個公國,其東北方向最大的公國叫弗拉基米爾公國。而後,弗拉基米爾公國又分為了十多個小公國,其中有一個小公國叫莫斯科公國,此即沙俄的前身。

而從血緣上,莫斯科公國屬於留裡克王朝的支系。故而,留裡克王朝的名稱,一直延續到1598年絕嗣為止。

既然,俄羅斯能將自己的國家起源,追溯到維京人建立的留裡克王朝(基輔羅斯),也至少說明俄羅斯並不是完全地排外。那為何俄羅斯能坦然地接受維京,而不願接受蒙古呢?

首先,民族的融合度不同。基輔羅斯雖是維京人建立的政權,卻以斯拉夫人為主體,上層的維京人與底層斯拉夫人漸漸融合。除了留裡克王朝的前幾任王公(留裡克,奧列格,伊戈爾等皆為典型的維京名),此後的諸王公也皆使用斯拉夫名。而蒙古人卻自視為征服者,且東西方民族差異巨大,並沒有與斯拉夫人很好地融合。

再則,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維京人建立的基輔羅斯最終皈依了東正教,為莽荒狀態下的斯拉夫人帶來了文明與教化。而蒙古人的兩百多年統治,不但使得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陷入了停滯,還使得俄羅斯的原有文明以及城鎮、手工業等社會各方面都遭受了極大地破壞。

這使得俄羅斯在社會發展上,遠遠地落後於西方。俄羅斯將蒙古人的統治,視為一場“黃禍”。蒙古人給俄羅斯帶來了野蠻與落後,而西方人也因此更鄙視俄羅斯,有一句極為生動的話在西方流傳:撕下一個俄羅斯人的臉皮,你就會發現一個韃靼人。

第三,蒙古人的統治時期,並沒有能使留裡克王朝的統系完全斷絕。就比如我國曆史上的南宋,雖稱臣於金國,但我們仍會以南宋為正統。南宋不滅,不會以蒙元為正統。南明能延續,就很難以滿清為正統。而莫斯科公國為留裡克王朝的支系,並終結了蒙古人的奴役統治,自然就延續了留裡克王朝的統系。由於蒙古人征服俄羅斯期間,俄羅斯正處於王公割據的封建狀態,而使得蒙古人很難徹底摧毀俄羅斯的社會結構。諸羅斯公國實則是以國家的狀態而臣服於蒙古的統治,故使得俄羅斯原有的社會統治結構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