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这是生活书店2018年的第105篇推送

今天生活君给大家推荐的书是一本关于自然、植物、故乡的博物手札——《山里来信》。《山里来信》由“故乡的植物”(南方)、“北京的植物”(北方)、“电影与植物”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以明澈平和的文字,写出植物在人的生活中给人的开朗与宁静。

“春天与故乡”中,作者以朴素细致的笔致记录游走在南方故乡永嘉楠溪江山水中的见闻,内容涉花草树木、乡土风物等。“北京的四季”为作者闲居北京时,在生活中所观察和记录的一些植物。有描写散步时所见花草的自然笔记,也有游览北京名胜后写就的有关植物的闲章。“电影植物笔记”主要是作者在观影后记录电影中所出现的植物,此领域目前国内基本无人涉及。

解夏

文丨舒行

《解夏》

导演:矶村一路

主演:大泽隆夫 / 石田百合子 / 富司纯子

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电影《解夏》剧照

矶村一路的《解夏》是很多年前喜欢的电影,放到现在来看,前半部分叙事比较枯燥,故事也不算吸引人,只能说略有点小清新,然而这类清新小品风格的片子,却让人很轻松。喜欢电影里兴富寺那位地方志专家解说的结夏和解夏。他说,古时,禅寺里有“结夏”的日子,修行僧一边走,一边弘法,但释迦牟尼说,到了雨季,就不能乱走了。印度的雨季,就是生命诞生的季节,如果再走动,就会踩死百虫之卵和草木之芽的,所以这期间,修行僧们就集合在庵房里,一边共同生活,一边坐禅;这庵房,就是寺的原始形式,叫“雨安居”,也叫“夏安居”,就是“夏天到来安心居住”的意思。这个安居期第一天是阴历四月十六日,阳历五月二十七日。而结束的日子,是七月十五日,阳历八月二十三日,就是“解夏”的日子。

这位地方志专家还说,人的眼睛在生命最后想看到的东西,应该是百日红吧,他说女主角石田百合子笑起来的时候特别美丽,百日红正像这样的笑脸。百日红即紫薇,日本喜欢称之为百日红,原惠一导演有部关于画家葛饰北斋的动画电影,亦名《百日红》。在“解夏”日到来之前的酷暑天气里,正是百日红开得最好的时节,苦夏里看到这样的花,虽谈不上是清凉之花,但会令人精神振作。

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动画电影《百日红》海报

北京的苦夏多在六月底至七月上中旬,二十天左右的日子,这些日子,我会想各种方法消夏,心里一边盼望着“解夏日”快快到来,觉得解夏日到了,好像就可以从苦夏中解脱出来,也会从自身设置的囹圄中解脱出来,重获自由,有一个新的开始。

七月苦夏中,也正是荷花开的时候。中山公园里有一带很静的荷花池,池上临水的高轩有长廊美人靠,坐在上面看荷花,比在暴晒的北海公园岸边看荷花,要清凉很多。但荷花池很小,只有一亩不到的塘水,塘里水也少,淤泥露出大半,风吹过廊下,能闻见淤泥的气味。荷花也开得不多,但人们看见荷花莲蓬,都很快乐的样子。荷花的与众不同是,不光艺术家或植物爱好者能领略它的美,它也能瞬间吸引平日对植物之美近于麻木的普通人,是夏花中最容易落入普通人之眼的花。夏之荷出类拔萃如春之牡丹。看荷花回家切一个凉水冰过的西瓜吃,此为消夏方法之一。

在北京的生活,不像在南方那样,到处有丰富的自然。没有触手可及的自然,又不看书的日子,是留不下任何东西的,每天反复的生活不过是车过留辙般无意义。通常这样的时候,就看一些日剧。苦夏中适合看《西瓜》或《萤之光》之类的日剧。《萤之光》里夏天的啤酒、西瓜、花火,庭院里的小向日葵,后廊的闲坐或卧或躺,还有脚边闪着三两只微弱光芒的萤火虫,元素太齐全,给人不真实感,觉得是刻意营造的都市人之梦。记得电影《其后》中也有讨论萤火虫的片段。

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日剧《萤火虫》截图

萤火虫在老家叫“火萤光光”。以前在乡下,经常抓来放到瓶子里。村中小溪边有不少萤火虫,它们总是飞得很慢很慢,像在散步似的,很容易就被孩子们捉住。我把它们关在瓶子里一会后,又放走它们,因为很怕它们会闷死在瓶中。那条有萤火虫的小溪,无论夜晚,或是白天,都是人们喜欢去纳凉的地方。日里总有妇女的捣衣声在溪头石洞边响起。我们几个小孩子常常钻到溪水流出的石洞里去。其实这是一条隧道,高与宽都差不多一米五的样子,长则有百米左右,隧道通向后山。我们就在这冰凉的溪水里往山边走。黑暗中只有流水声与我们低低的说话声,我们很害怕自己的声音被妖魔鬼怪听到,尽管害怕,却依然摸着湿漉漉的石壁前行,直到抵达光的所在,才敢大声喘气。现在想来,那时最危险的事其实应该是碰到蛇。山里的孩子,就这样莽莽撞撞地长大了。

那时候走夜路也不知道害怕。看是枝裕和在《宛如走路的速度》里写看电视,就想起自己在晚上,瞒着父母去别人家看电视到很晚,然后一鼓作气跑回家去,大人们却在外面寻得飞起来,寻了一个晚上,回家后看见免不了一顿骂。后来自家终于买了电视,播《西游记》时,大概十来岁,一次不知道为什么被妈妈骂了,很伤心,心里愤愤地想自杀:啊,马上死给她看!我恶毒地想。然而转念一想,不行啊,《西游记》还没播完,死了就没得看了。

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86版《西游记》剧照

是枝裕和的那本书,的确是让人回忆起很多童年的事,还有台风和棒冰。想起台风天,屋子上的瓦都被风刮乱了,雨水下到房子里去,我们从楼上转移到楼下,一家人躲在楼下带顶的旧式雕花床上睡觉。床顶铺了塑料纸,然而还是没有用,雨水依然漏到床上。我们无处可躲,几乎是蹲在床角睡着的。风呼呼的夜里,我很害怕房子被风抬走了,或者山里的水把我们冲到大海去。

那时候真是讨厌台风啊,因为它带来了艰辛与恐惧。而棒冰是美好的,两毛钱透明的那种棒冰都很美味。啊,那卖棒冰的木棒敲打木箱子的“梆梆梆”声,总在迷迷糊糊的午后响起。手里握着两毛钱跑到村里的桥上去,卖棒冰的男孩在木箱里掀起一层层的棉被,然后拿一根棒冰递给你。他接过纸币,把钱放入用橡皮筋扎成的一捆里去。那捆钱有棒冰的气味。我定定看着,觉得卖棒冰的人真有钱,我也好想卖棒冰。而后,我在家里找出一个空木箱,把一些没用的旧衣服放到箱子里充当棉被,找一根木棒,也“梆梆梆”地在院子里敲起来。回忆这些童年往事也很消夏,有清凉意。

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童年的棒冰

八月,晚风里开始有了凉意,我坐在朝东大敞的窗前读柳田国男,还有谷崎润一郎、芦花写夏天的文章。谷崎润一郎有篇《夏日小品》,写印花布、宝石、香等物品,有清凉感。芦花有篇《夏兴》,写在京都某寺院避暑,几个人买了西瓜从岩石上跳到碧潭里打水仗,流水夺走了翠绿的玉球,西瓜撞在岩石上碎了,每人抢到一块,边吃边游。读来解暑,且令人向往这样久远的、西瓜泡在溪水里的夏天啊。柳田国男的《远野物语》也很适合苦夏读,那些鬼怪传说读来凉意十足,一个晚上就能翻完,简单,又极有味。自序写得真好,那种简洁优雅的行文,是想学却学不来的:“自高处展望,早稻正熟,晚稻花开,流水尽落河川。早池峰云霞微裹,山峦形似草笠。此处山谷稻熟更迟,满目一色青绿。”令人豁然开朗,像迎来了“解夏”的日子。

二〇一七年八月

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山里来信》书影

本文摘自独立日,在野Wildling系列新书

《山里来信》

舒行 著

三联生活书店出版

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ISBN 978-7-80768-240-0 定价:58.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长按识别二维码

在野wildling系列

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山里来信》

舒行 著

定价:58.00元

ISBN 978-7-80768-240-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草木光阴》

周华诚 著/金雪 绘

定价:58.00元

ISBN 978-7-80768-241-7

【福利时间】

上期互动开奖

在上期今日雨,宜:扫落花,听水流有奖留言互动中,获奖的读者是

梦之旅人 恭喜可以获得《山里来信》1本,请在后台留言收件信息。

本期互动

凉席,西瓜,蝉鸣,《还珠格格》......你关于夏天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请在留言区留言,说出你的故事。留言被点赞数量最多的读者可以获得《山里来信》1本。

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END—

【近期专题】

生活书店6月新书推荐

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科普丨为什么你喜欢的小姐姐没有出道?10分钟了解偶像文化的套路

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近期文章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