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愛敢恨中的「恨」和「報復心理」到底有什麼區別?

敢愛敢恨中的“恨”和“報復心理”到底有什麼區別?

珍惜

今天看一篇資訊,大致是這樣的:

女友因感情問題與男友鬧分手求複合,男友不同意。女友對其索要5000元分手費,從此兩人無任何瓜葛。男友將錢轉給女友後離開。之後,女友又多次要求在男友家裡與其見面,並索要更多分手費,被男友拒絕。該女子晚上趁其外出,找開鎖公司打開房門,入室打砸2小時後縱火洩憤。

這篇資訊讓我想法頗多,因我女友也是如此,大致的事件跟上訴差不多,這已是前段事件的事情了。每次我碰到類似這樣的事情,我都挺痛心的,又很無奈。內心世界大概是這樣的:“家門不幸啊”……

剛剛好,我女友昨天跟我打電話,請求我不要跟她分手,談及這件事情(我與我女友之間的感情細節我不想多說,這裡只說這件事情),她對我說這是“敢愛敢恨”。我覺得這是一件挺好笑的事情,我笑著對她說(真的是一種很平靜的笑):“寶貝(匿名),在我印象中,‘敢愛敢恨’不是這樣的,所謂‘敢愛’是突破所有的愛情枷鎖和束縛,喜歡就是喜歡,這是自己的選擇,即便錯了也不後悔,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你不是,你沒有一點自己的獨立的性格,不會思考問題,對於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幸福,永遠不會自己做決定。‘敢恨’決定要離開你,即便不捨,也要選擇離開你,即便以後自己一輩子孤獨一人,也絕不後悔,雖傷心但樂觀而不偏激;而你現在的做法總是反反覆覆的,糾纏不清,昨天說過的話做過得事今天就可以矢口否認。你現在的做法純粹就是報復心態,心存不甘而已。”

是的,現在無論是男權女權倡導的是男女平等的社會,但是我承認女性畢竟是弱勢群體,男權也確實高於女權,婚姻法也的確保護女性的多一點,但這種社會常態貌似造就的結果並不是那麼的正常。我所見到的一些現象是,拿女權當飯吃,覺得自己是女性,我就是弱勢群體而不奮進,整日的坐以待斃,守株待兔,我是女人,你是男人,你跟我上床了,你就應該承擔,一副等死的狀態。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到底是因為什麼會有了這樣的思想?如果非要我找一個原因的話,我覺得這個原因應該是教育。

人在面對感情的時候大多都不太冷靜,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一而再再而三,沒完沒了,毫無原則底線,這個是不能被原諒和容忍的。女人是如此,男人也是如此,“心存報復”的心態無論男女都可能發生,這取決於人的性格。

“敢愛敢恨”是可以被挽回的,而“報復心理”是不可能被原諒的

當人品有了問題,無論如何是不行的。

人在衝動的時候,說話都會偏重一些,特別是在感情之間的言語,是不太可信的,這都可以被理解的。此時的言語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在冷靜下來以後所發生的事情,如果真的做了無法挽回的錯事,那是真的挽回不了了,回不了頭了,所以請不要自掘墳墓。

千萬不要有覺得別人欠你的這種想法,這種想法從一開始就不是你情我願的,對於愛情,你可以不付出,但是一旦付出了,就不要有怨言,這樣你才不會有“報復心理”。

每每想到“敢愛敢恨”這個詞,都會讓我想到金庸先生筆下的趙敏,每每想到“報復心理”,我會想到周芷若,到底什麼是“敢愛敢恨”,什麼是“報復心理”,無論你想不想分手,做了這些極端的事情,這樣的結果只會讓別人遠離你,說與做畢竟是不一樣的,當說的已經成為了現實,那麼你也就真的成為這樣的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