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關於地震的常識,你了解多少?

今年以來全球極端氣候繼續增多。日本的北海道地區近日在遭受了颱風暴雨的洗禮後,又遇到了6.6級的強烈地震。此次地震震中位於北海道南部的厚真町,雖然日本作為地震災害頻發國家,相應措施和預案相對成熟完備,但在這樣的強震面前依舊顯得脆弱,此次地震仍對日本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財產損失。在北海道餘震尚未停息之時,中國的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又發生了5.9級的地震,雖然強度相對北海道地震較小,但破壞力依舊很大。

這些關於地震的常識,你瞭解多少?

眾所周知,地震多數情況下是由於地殼或火山運動造成的,這類地震發生後一般比較劇烈,級別比較高,有記載的最高級別地震是智力於1960年5月22日發生的矩震級9.5級地震。那麼這裡,主要來說這類(除隕石撞擊誘發)由自然現象引起的地震,也被分為構造地震和火山地震。

構造地震顧名思義是由於地球構造變化發生的。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從地殼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這種地震佔絕大部分情況。

火山地震是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衝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一般火山噴發會引起火山地震,火山附近地震也可能會引起火山噴發。這類地震相對比較少見。

這些關於地震的常識,你瞭解多少?

說到震級,其實是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劃分的。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里克特和賓諾·古登堡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里氏地震震級。里氏震級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中100千米的距離為標準。里氏震級每增大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1.6倍,相隔二級的震級其能量相差1000倍。由於里氏地震震級在超過7級以上會發生飽和現象,並且不適合用來測量遠距地震的規模,因此科學界現多使用矩震級描述中型到大型地震的地震震級。

這些關於地震的常識,你瞭解多少?

當然,震級並不能代表地震的破壞程度。地震的破壞程度往往用烈度來表示。每次地震的震級數值只有一個,但烈度則視乎該地點與震中的距離,震源的深度,震源與該地點之間和該地點本身的土壤結構,以及造成地震的斷層運動種類等因素而有強弱的變化。然而,一般說來烈度會隨距離震中的距離而成指數比的下降。

這些關於地震的常識,你瞭解多少?

構造地震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很多條地震帶。其中最主要的如上圖中黃色部分所示,為地中海及喜馬拉雅地震帶和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這兩條世界主要地震發生在這兩條地震帶上。

這些關於地震的常識,你瞭解多少?

這些地震帶中,有的粗,有的細。由圖中可以看出,中東和青藏高原周圍地震帶較粗,面積較大,發生大地震概率較高。而美洲西部由北極圈至南極圈的一條地震帶和亞洲北部勘察加半島至日本、中國臺灣、呂宋島直至新幾內亞島的地震帶雖然較細,但越靠近太平洋發生大地震概率越大,震級越高。地中海沿岸地震帶較細也較溫和,但也存在發生大地震的概率。美洲東部包括格陵蘭島,非洲大陸和歐亞大陸北部則不易發生地震。墨江縣和北海道均處於紅色區域,發生這個級別的強震概率較大。

這些關於地震的常識,你瞭解多少?

回到國內,四川阿壩州和青海玉樹在最近十年內發生過大規模強震,震級很高,烈度更高。而這些地方位於青藏高原地震帶。除此之外,歷史上陝西嘉靖發生過迄今為止破壞最嚴重的大地震,這個地方位於南北地震帶附上。唐山也發生過里氏7.8級(矩震7.5級)的大地震,地處華北地震帶,這裡有我國的首都和直轄市天津,是北方最發達和人口密度最大的京津冀魯一帶,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三江平原、東北平原和東南部廣大地區不處於地震帶上,尤其是東北地區自然災害極少。這些地區不易受到地震波及。

我們平時應該多瞭解防災減災的知識並多進行地震災害演練,尤其是處於地震帶的地震多發地區。以此減少在遭受地震災害時的損失。這些損失是可以避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