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塑藝術博物館:隰州勝景小西天

鳳凰山,山西省隰縣一個歷史悠久的美麗傳說。鳳凰山坐於隰縣城西,鳳凰山並不是因山出名,而是因為建於山巔的佛教寺院小西天。

懸塑藝術博物館:隰州勝景小西天

小西天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山西省風景名勝區。創建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是以全世界獨一無二、精美絕倫的泥塑、懸塑藝術而著稱的佛教寺院,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寺院原名千佛庵,因大雄寶殿內有佛千尊而得名。後因重門額題“道入西天”,應了佛教西天勝境的法意,而改名為小西天。景區總佔地面積為31387平米,主要包括景區大門、遊客服務中心、大車停車場、生態停車場、蓮花廣場(蓮花臺、水池)、次廣場等等。

懸塑藝術博物館:隰州勝景小西天

小西天因地佈景,結構精巧,撥奇挺秀,氣勢非凡,在古建築中別具一格,寺院的東端,為一高聳的弧桐峰,峰頂築摩雲閣,閣內祀觀音菩薩,外祀奎光文星,閣下鐘鼓樓南北相對,站東向的庭院觀賞山川田園,景色迷人;下院是寺院的主體,無樑殿座西面東,內有數十尊佛象,為僧人誦經的禪堂,無樑殿對面是韋陀殿內一尊楠木雕像威武逼真,無樑殿之上便是大雄寶殿,它背山而築,文珠、善賢二殿左右拱峙。整個寺院高低起伏,左右對稱,互相照應,十分得體 。

懸塑藝術博物館:隰州勝景小西天

懸塑藝術博物館:隰州勝景小西天

小西天以明代的彩色懸塑藝術而聞名,其精華保存於大雄寶殿。殿內彩塑滿布,除佛壇上的五尊主佛外,牆壁、檁柱、屋椽上都塑著數以千計的彩塑。這些彩塑造型生動、姿態各異,多而不亂、繁而不雜,高者達3米多,小者僅有拇指大小。全堂彩塑是我國少見的彩色藝術群塑,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更為珍貴的是殿內樑架上的彩繪——用瀝粉貼金製作的近似宮廷規制的龍鳳和璽,這種彩繪藝術屬皇家彩繪,造價昂貴,在此偏遠山區發現,實為罕見。

懸塑藝術博物館:隰州勝景小西天

懸塑藝術博物館:隰州勝景小西天

懸塑藝術博物館:隰州勝景小西天

懸塑藝術博物館:隰州勝景小西天

我國眾多名山大寺,以高大宏偉取勝,惟小西天別具一格,以小巧玲瓏獨秀。全寺建築面積雖只有1100多平方米,卻在極其有限的空間內,建有大雄寶殿、文殊殿、普賢殿、無樑殿、天王殿、韋馱殿、地藏殿、鐘樓、鼓樓等許多殿舍,渾然一體,並洞為門,把上院、中院、前院分割開來。實際上寺院三分之二殿堂均為雙層建築結構,層層疊疊、曲曲折折,曲徑通幽,既有一般寺院之格局,又有園林建築之妙趣。

懸塑藝術博物館:隰州勝景小西天

懸塑藝術博物館:隰州勝景小西天

寺院分上下兩院。上院,是全寺的精華,殿內彩塑滿布,除佛壇上的五尊主佛外,牆壁、檁柱、屋椽上都塑著數以千計的彩塑。這些彩塑造型生動、姿態各異,多而不亂、繁而不雜,高者達3米多,小者僅有拇指大小。全堂彩塑是我國少見的彩色藝術群塑,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更為珍貴的是殿內樑架上的彩繪——用瀝粉貼金製作的近似宮廷規制的龍鳳和璽,這種彩繪藝術屬皇家彩繪,造價昂貴,在此偏遠山區發現,實為罕見。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加之寺院所藏傳世罕見的官版《明永樂北藏 》。

懸塑藝術博物館:隰州勝景小西天

懸塑藝術博物館:隰州勝景小西天

著名國畫家潘潔茲教授遊覽完小西天后發出“朱明陳跡尚如新,入眼平生嘆未有”的感嘆。在中國雕塑藝術史上,可以這樣說:在小西天之前無滿堂懸塑,小西天之後無懸塑滿堂。它填補了中國佛教彩塑藝術史上的空白,它堪稱是中國懸塑藝術博物館。

本報記者 劉雅靜 通訊員 張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