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云入华,三大猜测,孰真孰假?

昨日网传,谷歌云入华又有了新的版本。据悉,这条消息源自一条刚发布就被删掉的微信文章。言之凿凿,这条消息被业界广泛传播,据悉“内容真实可靠”,让人差点信以为真。然而,谷歌官方却并未作任何表态。

尽管近日公开信息显示,由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无人驾驶公司Waymo100%控股、名为慧摩的公司已在上海自贸区注册,Google无人驾驶确实已经落地,但其搜索引擎以及其他服务暂时尚未没有进入中国

谷歌云入华,三大猜测,孰真孰假?


诚然,中国是谷歌无法忽视的重要市场,尽管撤出中国市场多年,谷歌近年来一直在慢慢重建在中国的存在感,今年更是在加速发力。今年,谷歌在香港建立了一个云数据中心,并于今年 1 月在北京开设了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与其他 Alphabet 的公司一起,谷歌已经在开始增加对中国公司的投资。

然而,人们已经迫不及待了。一波接一波的消息乃至传言,足以佐证谷歌全面入华已是指日可待之事。

8月7日,《人民日报》曾在海外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称欢迎谷歌返回中国大陆,但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所有在华外国互联网公司都必须尊重中国的互联网管理。

由于谷歌通常通过自己的数据中心运行其基于云的应用程序集合,但中国法律规定,数据需要存储在其境内。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科技公司必须与中国当地企业合作。

谁将成为谷歌云的合作伙伴,众说纷纭,一时间成为了科技互联网领域的热门话题。

笔者进行了如下猜测:

猜测一、首都在线

这一次,谷歌又与哪家公司传出了“绯闻”呢?答案是,首都在线。有图有真相,如下:

谷歌云入华,三大猜测,孰真孰假?


首都在线目前已停牌,稍早的公告称“本次停牌涉及重大事项为购买资产”、“重大事项相关细节仍在沟通洽谈中,仍存在不确定性。”

资料显示,首都在线主营业务为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基础服务主要为IDC的资源租用(包括带宽和机架),增值服务主要是基于IDC托管用户提供的维护、升级、安全防护、监控、网络管理等服务项目。

谷歌云入华,三大猜测,孰真孰假?

首都在线布局全球云环网

财报显示,首都在线今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29%,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1.5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2%

然而,微信文章发了又删了,这到底是真是假?

猜测二:腾讯、浪潮,高调的盟友?

8月初,中国IDC圈曾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谷歌计划将其云业务引入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正寻求与中国的主要云服务商进行合作,向中国提供 Google Drive 和 Google Docs 等服务,意欲形成类似于 Apple 在国内运营 iCloud 一样的服务方式。在谷歌的候选合作伙伴中,出现了腾讯和浪潮集团的名称。

其实,此事似乎早有端倪。今年1月,谷歌与腾讯签署了一项专利共享协议,协议指出,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未来的技术。目前,腾讯已经在提供一项名为腾讯Kubernetes引擎的云服务,该服务基于同名谷歌技术。谷歌可能在腾讯的数据中心上托管Gmail、Drive和Docs等服务。强强联手后,借助腾讯、浪潮在中国的优势地位,有望让谷歌获得批准,在中国运营更多的业务。

然而,此消息并未得到官方证实。

猜测三:易华录

易华录曾一度被视为facebook概念股。成立于2001年4月,是华录集团旗下控股的上市公司,以数据湖为主体,同时发展大交通、大安全、大健康业务,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科技与文化相融合,打造以数据为核心的城市互联网运营商,为政府、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成为政府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提供商。

据中国IDC圈了解,易华录公司2018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2.85亿元,同比增长2.72%;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36.54%;实现扣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42.38%。其中2Q 当季实现营收7.30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归母净利润6878万元,同比增长30.78%。

谷歌云入华,三大猜测,孰真孰假?


易华录公司2017年公司在天津建设试验湖基地,在徐州和姜堰实施试验湖项目,完成天津、徐州两个百PB 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政务、医疗数据导入工作。下半年,预计将在20多个城市完成数据试验湖建设;2020年预计有50个城市数据湖落地;2025年预计建成80-100个城市数据湖,并实现城市数据湖联通。

除了遍布全国的战略布局,易华录的产业链合作资源也很丰富。目前,与易华录进行战略合作的公司近百家,多分布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包括BAT、小米等互联网巨头。此外,易华录的蓝光存储技术已成为facebook、微软等国际科技巨头用于冷数据存储的主要方式,未来随着视频、图片等冷数据的迅猛增长,蓝光存储进入快速成长期。

实际上,无论谷歌与哪家国内企业合作,谷歌云入华都不是件易事。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之下,任何合作协议都可能复杂化,不多说,还是静观其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