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難遇真正憐惜百姓之好官,卻被說成叛軍,被後人埋沒所不知

我們都知道清朝是最後一個我們中國的封建統治王朝,也經歷了康乾盛世。不管那時候的封建統治,還是奴隸契約,還是最離譜的人吃人社會,存在著很多的不公平,很多的壓迫,很多的冷血不忍不道不義,但是,過去的都將成為過去式,雖有很多不好,但這也是我們社會演變出來的結果,是社會進步必然經歷的過程。至少他們的所有努力,給我們的現在生活,自己我們中國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是值得我們永遠去銘記的,更應該去牢記那些歷史為國捐軀的英雄們。

百年難遇真正憐惜百姓之好官,卻被說成叛軍,被後人埋沒所不知


提到在清朝的英雄名將,我們會覺得非常多,因為,經歷過了康乾盛世,國家有了快速的發展,發展離不開每個人的辛苦,這需要很多將軍去做出應有的成績,所以,這也說明了,有太多的名將有太多的英雄。讓我們熟知的清朝名將有年羹堯、阿桂、多爾袞、福康安、還有馮子才等等。但是,還有一位名將很多人卻不知道,更甚至有的人還說是叛徒,是漢奸,是走狗。真的讓人很心寒,讓他在九泉之下也在默默的流淚。我們不能這樣去理解他,更不能一直這樣的誤解他。而這為將軍就是嶽鍾琪。

百年難遇真正憐惜百姓之好官,卻被說成叛軍,被後人埋沒所不知


提到這位將軍,他姓岳很多人就會問會不會他給岳飛有一定的關係呢?沒錯,他其實是岳飛的第21代子孫,是岳飛的老三兒子的後裔。正是這位有這岳家軍的軍魂的一個人,相信很多人看了以後有很大一部分對他比較陌生,甚至是聽都沒聽說過,但是,如果你們知道了他的功績,知道了他一生的經歷,才能夠知道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值不值得,應不應該被我們後世所有人去記著他。

百年難遇真正憐惜百姓之好官,卻被說成叛軍,被後人埋沒所不知


1676年這位將軍嶽鍾琪出生,對於他的祖籍其實有很多種說法,因為,他的父親就是清朝的一名總督,是一名軍政大臣,所以,那時候也正是清朝統治的開始沒多久,還有很多的動亂,有動亂自然就有戰爭,那裡有戰爭那裡就是將軍們的去處,所以,嶽鍾琪就是隨著他的父親,四處走,到哪裡也就成為了那裡的人,祖籍也就會在哪裡。但是,記載更多的還是說他是四川人。他的父親是嶽升龍,四川總督,那時候清朝周邊還是不太安定存在著很多的叛亂,所以,嶽升龍就隨著康熙征戰周邊叛亂,立下了汗馬功勞。也許是受到了岳家基因的遺傳,也許是受到父親的教育,受到了這樣的家庭環境的薰陶。也許是自己的聰明好學。嶽鍾琪從小就特別的睿智,聰明。跟同齡人就不一樣,而且是一個極其膽大心細的人。喜歡出其不意,說的話被稱之為跳躍式的說話,如果不用心不留意,或者想不到你根本就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在小的時候,就連他的父母有時候都不瞭解他。不知道他到底總在想些什麼,但是,往往有很多事都是按著他的想法和路子走的。他足智多謀,小的時候下棋,很少有人能贏他,而且博覽群書,武藝超群。真的可以說是一個能文能武還善於帶兵的人。將帥統稱。

百年難遇真正憐惜百姓之好官,卻被說成叛軍,被後人埋沒所不知


西藏、青海、甘肅等等的收服平亂安定,沒有一個不是他的傑作,他的身影。要論功績,可謂說他的功勞遠遠不次於他的祖先岳飛,不次於和他同朝的年羹堯,對於他來說他的出其不意,以少勝多,這樣的功績多的數不勝數,最為驚歎的還是,他15天的時間收服了多大60萬平方公里的青海被侵佔的地區。這放在古代是奇蹟,放在我們現代還是和奇蹟。因為,那時候是馬上打天下,沒有汽車沒有火箭。而就是單單的有刀騎馬。想象一下,15天,騎馬,收服60萬平方公里,我們單單不說還要作戰,就是騎馬在15天時間,跑完60萬公里又是什麼概念。我們不得不被他的睿智他的果斷,他的英勇,他的膽量,他的勇猛所折服。

百年難遇真正憐惜百姓之好官,卻被說成叛軍,被後人埋沒所不知


為什麼他能夠帶領士兵有這麼大的作戰能力,並不是他多麼的會帶兵,而是,他嚴於律己,從自身做起,給士兵們一起吃飯,睡覺,戰鬥,衝鋒。這樣的將軍,下邊的士兵哪有不果敢之理。記載中,說他13年內鎧甲不離身,我們知道邊境環境本來就很惡劣。再加上還要在哪鬥智鬥勇,拿著生命在戰鬥,他為大清王朝所做的一切,讓我們再次想到了岳飛背上的精忠報國四個字。他真的也是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國家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但是,恰恰卻是因為這樣的功績,讓他揹負了叛徒的罵名。為什麼呢,因為,嶽鍾琪是一名漢人,當時,他戰功高,手握重兵權,所以,就有人來勸說他,讓他為大宋,為大明報仇,但是,他最後沒有答應,一口否決。這才有了他是叛徒一說。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

百年難遇真正憐惜百姓之好官,卻被說成叛軍,被後人埋沒所不知


嶽鍾琪在安定甘肅以後,修水利,開荒田,帶領士兵農民親自幹,還不斷的上奏皇上,改革稅收,減輕農民的負擔,希望農民能夠安居樂業。在一個地方修建水利的時候,由於河兩岸的人以前有過過節,他還親自出面調解此事,他告訴農民,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應該團結起來,互幫互助互關互愛,能夠相互照料,共同美好。可見他的胸懷是多麼的寬廣。在他的心裡國家和子民才永遠是最重要的。

他做出的成效越高,功績越好,他自然就會受到他人的排斥和嫉妒。有很多大臣就開始不斷的在雍正哪裡說他的不是,說他的造反,畢竟是一名漢人,自然當朝皇帝慢慢的也開始輕信。最後,就因為一次的戰敗失利,就罷免了他的所有官職,並且判了死刑,緩期執行。丟進了大牢。緩期執行也讓我們看到了是當朝一點點的仁慈罷了。也很慶幸,每有出現第二個岳飛冤屈事件。後來,清兵用兵大金川,久戰無果,才又想起來了當年的猛將嶽鍾琪,他51歲是出牢獄,61歲是又開始上戰場,中間過了10年的平民生活。想象一下,受了那麼大的冤屈,而且還被貶為平民,不計前嫌,61歲老人還能上戰場數次立下戰功,在68歲的時候,在去往戰場的途中勞累過度去世。

百年難遇真正憐惜百姓之好官,卻被說成叛軍,被後人埋沒所不知


不是因為他是漢人輔佐滿人的清政府就說是漢奸,叛徒。更因為是這樣,才說明他的胸懷和兼濟天下之心,因為,戰鬥只會讓那些平民百姓生靈塗炭,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他不會為了自己私利或者自己的名望去禍害百姓。每到一個地方修建水利田地,改制關稅,減輕百姓的生活壓力,5年牢獄,10年的平民百姓生活,國家需要他,仍然能夠奔赴戰場,為百姓的安定奮勇平亂。68歲的高齡還在戰場上,最後身亡。這是何等的壯烈。只要百姓能夠安定生活,幸福滿滿。誰來當朝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相反那些為了自己私心,為了自己的名譽,上奏皇上治罪嶽鍾琪,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叛徒叛徒漢奸。要說這是什麼,我只覺得這是清王朝欠嶽鍾琪的太多。為他讚揚,永遠銘記。

喜歡歷史,更喜歡野史,關注旭說歷史,帶給你不一樣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