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生命帶來抗戰勝利 如今卻無家可歸-中元祭典

他们用生命带来抗战胜利 如今却无家可归-中元祭典

活動名稱:

中元節抗戰陣亡將士祭典

簡稱中元祭典

項目背景: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這個節日是中華本土文化的產物。清乾隆《普寧縣誌》言:“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這是亡靈回到留戀之鄉的日子,有後人供奉的,便是魂歸故里。而遊蕩荒野的,則是孤魂野鬼。

他们用生命带来抗战胜利 如今却无家可归-中元祭典

在1931年到1945年這場衛國戰爭中,3500萬中華兒女犧牲在慘烈的戰火中。勝利的號角在73年前已經吹響,但為我們帶來勝利的忠烈將士,依然暴屍荒野,魂不得歸。在荒山野嶺裡,他們倒下的地方,作為後輩的我們,連下跪的地方都找不到。

他们用生命带来抗战胜利 如今却无家可归-中元祭典

我們,不應該忘記掩埋在歷史深處的英魂。探訪陪伴老兵的路上,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故事。1941年6月的一個晚上,時值初夏,麥子發黃,快收割的季節。帶著刺刀的日軍衝進了河南省林州市田家井村的一片小平房,結果發現這是國民革命軍四十軍野戰醫院,瘋狂的敵軍

用刺刀扎死每一個病傷號和醫務人員。只有一名江姓傷員個頭小,用炕上的炕蓆把自己捲起來,日軍用刺刀刺了一下就走了。這樣,只有他一人倖免於難。其餘400名傷病號和醫院人員(包括王院長)都被日軍殺死。

他们用生命带来抗战胜利 如今却无家可归-中元祭典

戰火年歲,這名傷員和一個通訊兵草草掩埋了戰友。時歲變遷,這裡已成荒地,舊址已經被拆除損毀。只有滿地的白骨,在訴說著戰爭的慘烈和亡者的無主。當時的陣亡將士無辜亡靈還在原野遊蕩。依然躺在荒地的他們是否已經得知勝利的消息?他們是否也在等著回家的召喚?

他们用生命带来抗战胜利 如今却无家可归-中元祭典

又是一年中元節,讓我們用最傳統的中華儀式,傳承中元的祭祖慰靈習俗,銘記為這個民族帶來黎明曙光的的衛國忠魂。抗戰勝利73年後,歲月靜好裡,我們如何能忘卻在荒野裡遊蕩的英靈和忠魂?帶他們回家,以勝利的悼文,以一盞照亮魂歸故里的蓮燈。

他们用生命带来抗战胜利 如今却无家可归-中元祭典

活動目標

復興中華傳統節日

銘記歷史、緬懷先人、反思戰爭

祈願和平、推廣文明、環保祭祀

活動計劃:

1、 中元節,為湖南平江、河南滎陽目前兩處傷兵醫院的荒墳亡靈點荷燈,指引他們魂歸故里的路;念悼文,焚燒日本降書,告知他們勝利的消息,讓忠魂心安。

2、 動員各地為祭奠抗戰陣亡將士舉行祭典。

他们用生命带来抗战胜利 如今却无家可归-中元祭典

項目策略活動

執行日期,各地團隊可根據當地風俗確定,中元節前後皆可,祭典建議上午10:30開始,中午前結束,整個祭奠活動不少於45分鐘,流程如下:

  • 1、 現場佈置蓮燈,鮮果,酒水,活動橫幅

  • 2、 祭典主持者介紹紀念碑、墓地歷史和基本情況

  • 3、 祭典開始,點亮蓮燈,指引英魂回家路

  • 4. 現場誦讀日本降書,告知英靈勝利的消息,讀畢,由志願者將降書焚於香爐內

  • 5. 祭酒,誦讀悼文,默哀

  • 6. 主持人宣佈祭祀活動結束,眾參祭者可自備紙錢揮灑

逝者回家,和至親團聚的日子。中元節

為我們犧牲的抗戰英靈,竟成遊魂,

點一盞蓮燈,焚一紙勝利之書,

忠魂兮歸來

特別鳴謝以下報名參加活動的團隊

↓↓↓

衡陽關愛老兵志願團

陝西抗戰老兵關愛團

涇縣關愛老兵志願者團隊

鄭州市中原區紅山石助老服務中心

注:如有想要參加活動的夥伴,可在留言區報名(請輸入:“報名+團隊名+聯繫電話”)。

請大家踴躍發起參加抗戰陣亡將士中元祭典

他们用生命带来抗战胜利 如今却无家可归-中元祭典

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以“撫慰戰爭創傷,倡導人性關懷”為使命,源起於2008年“老兵回家”公益行動,2011年在深圳市民政局註冊成立。基金會致力於為戰爭背景下的個體士兵提供人性關懷,關懷服務抗戰老兵。

讓每位抗戰英魂回家:

2015年4月,該項目正式啟動。為還在荒野密林流浪的英雄亡靈們,吹響回家的號角,是龍越慈善基金會開展這個項目的初衷。

目前該項目內容包括:根據歷史線索,尋找並收殮英烈遺骸,為流落在異鄉的遺骸尋親,運送回故里妥善安葬;修建抗戰陣亡將士墓地及紀念碑;利用DNA高科技鑑定手段,建立數據庫,為無主遺骸將來找到親屬留下希望。

截止2018年7月,緬甸遺骸收殮347具,採樣329具;國內遺骸收殮55具,採樣48具,紀念碑修建7處,墓地修建

3處,進行“萬朵菊花獻英烈”活動5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