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又裁員50%!害了自己,也坑了隊友!

金立啊金立,這是又要繼續“作死”的節奏嗎?在繼工廠裁員50%之後,為了自救依然不斷降低公司運營成本。據瞭解,目前金立總部裁員也開始啟動,裁員比例將高達到50%,主要留下的人員為金立公司核心骨幹以及重要級別管理人員。唔,手下的兵都沒有了,還要這些將軍有什麼用呢?難道讓他們去負責日常的各種小事兒?

金立又裁員50%!害了自己,也坑了隊友!

❶危機頻發,金立崩潰

其實金立自去年12月以來,就在毫無徵兆地情況下爆發了種種讓人瞠目結舌的危機。要知道的是,去年金立手機還在國產手機廠商出貨量的第七位。甚至在去年11月,金立還同時發佈了八款手機。隨後形勢就急轉直下,去年12月就有消息稱金立老闆劉立榮澳門賭博輸掉幾億元,導致對歐菲科技形成數億元壞賬。

金立又裁員50%!害了自己,也坑了隊友!

而在今年1月中旬,金立手機董事長劉立榮所持41.4%的公司股權被法院凍結,凍結期2年。隨後在1月底,金立又曝出資金鍊問題,引發供應鏈企業以及金融機構等債權方擠兌,多家上游供應鏈公司受到影響。劉立榮甚至還忙於尋求出售銀行股權和物業資產,同時引入戰略投資者來解除危機。

不過,金立的自救行為並沒有收到效果,近段時間還曝出了但被曝拖欠秋招學生解約違約金、60億元廣告費等負面消費。再加上工廠和總部裁員,金立已經很難翻身了。

❷失敗原因眾多,坑了自己

金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自身的品牌價值並不高,卻拼命想殺向高端手機領域。動輒發佈售價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商務旗艦機型,但卻並沒有品牌溢價進行支撐,導致銷量慘淡。

金立又裁員50%!害了自己,也坑了隊友!

此外,金立還嘗試學習OV的營銷大戰策略。但投入海量資金邀請名人及明星代言、贊助多個綜藝節目後,卻沒能真正對最終的銷售起到引流作用。高額的營銷投入,也影響了金立的資金流。

而從手機產品本身看,當下的流行趨勢是打造精品機型,比如華為的Mate系列、小米的Mix系列、OPPO的R系列等。但金立卻肆無忌憚地去玩機海戰術,可惜看似發佈的手機機型眾多,存在感卻很低,不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

❸坑隊友!產業鏈被折騰壞了

最終的結果,就是金立坑了自己。而從整個手機產業看,金立還坑了很多手機產業鏈上的隊友。金立資金鍊的危機,已經對整個手機產業產生了重大的負面影響。從上游來看,已經有不少企業對金立斷供材料,因為金立已經讓它們遭受到重大損失。據說,至少已經牽連到10家上市公司。

如,手機精密結構件供應商領益智造發佈業績快報稱,淨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與全資子公司東方亮彩對金立的應收賬款計提資產減值準備6384萬元有直接關係。深圳華強發佈關於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顯示,對金立的應收賬款計提減值準備6442.58萬元。此外,維科精華也表示子公司維科電池第一大客戶金立拖欠應收貨款8409.99萬元。

按照這樣的節奏,手機產業鏈有可能會進入寒冬,且恢復元氣的時間會很長。就算是再回到巔峰,也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手機廠商抱有戒心,進而導致合作的各種不暢。這對於中國手機行業來說,無疑會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

金立啊金立,你可長點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