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碧桂園躍居行業第一的創始人——楊國強的管理心得

讓碧桂園躍居行業第一的創始人——楊國強的管理心得

2017年房地產公司銷售額第一的,不是一直以來的帶頭大哥萬科,不是想低調都難的許家印的恆大,也不是收購狂人孫宏斌的融創,而是一貫低調的碧桂園。2017年,碧桂園以5508億元的銷售額,6066萬平方米的銷售面積,登頂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雙料冠軍,這兩項數據同比分別增長了78.3%和61.9%。全年銷售額超過5500億,超過了巨頭萬科和恆大。

碧桂園過去一年的規模增長也超過一倍。截至2017年底,它們共進入了國內220個城市,國內項目總數達到1456個,是佈局國內城市範圍最廣的房企。在最近兩年房企普遍增收不增利的背景下,碧桂園2017年的營業收入增長近五成達到2269億元,股東應占利潤261億元,同比增長126%,創自2007年上市以來最高紀錄,核心淨利潤247億元,同比增長106%。

碧桂園的創始人楊國強,從包工頭出身,而後進入房地產。和大多數知名地產公司不同,碧桂園不是在一線城市拿地建樓,它採用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在三四五線城市擴張,最終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而且,楊國強和碧桂園一貫非常低調,幾乎不接受採訪,所以也保持了神秘色彩。

碧桂園前CFO吳建斌在他的新書《我在碧桂園的1000天》中提到,楊國強相信,每個人都是自私的,都是經濟人,都想要獲得財富成功,而且,“在某個階段對這些需求變得很強烈”。所以,楊國強會通過設計“成就共享”、“同心共享”的機制,來激勵下屬。在“成就共享”裡,楊國強拿出稅後利潤的20%,分享給滿足條件的區域總裁;而“同心共享”則讓管理層可以跟投項目,分享公司的利益。

讓碧桂園躍居行業第一的創始人——楊國強的管理心得

用楊國強自己的話說:“人性是自私的。這是關鍵點。在選擇管理方法時就是要直穿人性的弱點,不能搞平均主義。”碧桂園最大的政治是銷售。“一切為了銷售。局部利益與銷售衝突時都要給銷售讓路。有銷售才有發展,才有未來;沒銷售,一切都等於零。這一共識在內部是高度統一,沒有任何分歧。”2014年銷售壓力大時,楊國強仍然和總裁、分管營銷的領導不停開會、不停調整戰術,而且,“有關營銷的激勵機制像雪花一樣不斷地從上飛下來”。

楊國強曾提到,他向自己的香港富豪好友請教過,萬一公司遇到資金週轉難題該怎麼辦。然後據此總結出四個措施:1.停止在建項目,減少開支;2.盤活有價值資產,促使資金儘快回籠;3.尋求銀行融資,利息高點兒也可以;4.股權質押或出售股權。

哪怕是楊國強的子女,言談之中有一處不恰當,楊國強會馬上指出來,然後加以批評指正。“有時以為是隨意聊天,某一句話或某一個詞不符合他的心意,他會給人(包括兩個女兒)仔細糾正甚至指出錯在哪裡,然後會批評不夠用心和嚴謹。”

楊國強並不避諱親人在公司裡任職,公司裡不少高管都是夫妻兩人和子女都在碧桂園工作。楊國強的態度是,一視同仁,甚至對家人要求要更嚴。楊國強曾經對吳建斌說,早些年,他發現親哥哥在公司管理上有些問題,於是,馬上讓哥哥離開公司。但是,“回到家,他還是我大哥,所有費用一分不少全包在我身上。”

讓碧桂園躍居行業第一的創始人——楊國強的管理心得

一方面,楊國強在市場上延攬各種人才,包括從畢業生開始培訓未來的人才,但是另一方面,只要符合公司制度,他也舉賢不避親。楊國強在跟官員打交道時,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我是個農民,書讀的少,很多事情聽不懂,人笨。我沒有背景,違法違規的事情絕對不幹。吳建斌說,這句話,官員聽來都很受用。而且,雙方談判時,也可以談得透徹、直白、深入。

儘管楊國強不像馬雲、馬化騰或雷軍等科技巨頭,是站在風口浪尖上眾人關注的商業人物,但是毫無疑問,他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最具傳奇色彩的商業巨頭之一。如今碧桂園的手持現金也達到了上市以來的最高水平。截至2017年末,它們的現金及銀行存款約1484.0億元,同比增長了53.9%。

在登頂的這一年,碧桂園也獲得了外界和資本市場更多的認可。2017年它們成功晉升《財富》世界500強,成為恆生指數成份股。同時在股價方面,過去一年的漲幅也超過200%,成為上漲幅度最大的藍籌股之一。這和楊國強本人的管理方式是息息相關的。領導人的認知和行動邊界,決定著公司的發展走向和行業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