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吃力的推著鐵籠里兒子,1歲時抱來養了38年,只會吃飯和傻笑


“只要俺老倆口還有一口氣,日子就是再苦再難,也不讓十隻受一丁點苦!”俺們最擔心的是,萬一哪一天俺和老伴都走了,誰來找照顧十隻?這個苦孩子該往哪裡去?”7年前,這感人的一幕發生在河南一個小村莊裡。79歲的老母親雙手吃力的推車鐵籠子車裡的殘疾兒子回家。兒子是老人38年前,從外村領回來的,那時候他是個一歲多大的娃娃,老人給孩子起名叫十隻。抱回來不久,老人就發現這個孩子是先天殘疾,既不會說話又手腳不靈活。

老兩口為了方便38歲的殘疾兒子出行,專門為兒子做了個鐵籠子似的小推車。小推車不僅見證了兒子的成長,還有老兩口這麼多年來,照顧兒子的不易和艱辛。而這一切,兒子似乎一點體會不到。

在兒子剛領養回來,還小的時候,親戚和鄰居都勸兩位老人把孩子送到福利院或扔掉,免得將來成為生活的累贅,不僅不能夠讓他們倆過上好日子,還會拖累他們,這一輩子可能就完了。但是,他們夫妻倆看著白白胖胖、既可愛又可憐的孩子,便動了惻隱之心,頂著壓力和世俗偏見,毅然決定繼續撫養孩子,以後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老母親吃力的抱起兒子,準備去吃飯,她已經快80歲了,和老伴在40歲那年,把孩子抱回來家的。這38年來,兩位老人對這個兒子可謂是不離不棄,視如己出,與兒子產生了很深的感情。為給兒子看病,夫婦倆省吃儉用,跑遍了全國各大醫院,幾乎花盡了所有積蓄,然而,兒子的病卻沒有絲毫好轉。38年過去了,兒子的生活仍舊不能自理,吃喝拉撒睡全靠照顧。

為照顧好兒子,他們老倆口白天晚上與兒子形影不離,生怕兒子碰著或傷著。夏天,他們怕兒子熱,生活在農村,家裡面也沒有條件裝空調,就天天輪流為他洗澡。冬天,怕兒子冷,他們把最厚的被褥留給兒子,這麼多年來,孩子跟著他們老兩口,幾乎是沒有受一點委屈。

老人說,儘管兒子手腳不能動,不會說話,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卻非常聰明和可愛,兒子對他們感情和依賴已遠超出了親情。每次他和老伴給兒子開玩笑說“孩子呀,把你送人過好日子去吧?”,坐在小鐵籠鐵推車裡的兒子,頓時就會雙手緊緊按住推車的兩邊不放……


為讓兒子生活的好些,這麼多年來,他們夫婦省吃儉用,幾十年沒有添置過一件新衣,穿的是街坊鄰居救濟的舊衣服,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照顧兒子。住的是五間漏雨的平房,家中最貴的傢什還是10年前花400塊錢買的一臺14寸彩電,日子過的十分清苦。

尤其是近年來,由於過度的操勞,加上年齡的增加,老兩口積勞成疾,患上了骨質疏鬆、腰椎病、眩暈症等疾病,過早的喪失了勞力,一家三口全靠吃低保維持生活。

老兩口坐在院子裡的時候,兒子就坐在小鐵籠推車裡,看著爸媽。村裡人都知道,他是他們的養子,他們是他的養父母。但是,這份來之不易的緣分,從來沒有丟棄過,雖然養子38歲,養父母年近80歲。更多圖集和深度人物故事,請點擊關注頭條號圖說江淮,帶給你有溫度的視覺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