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貧困村「變身」民宿旅遊村

抬頭望雲海,低頭聞硒土,側耳聽鳥鳴,拂面吹涼風……8月28日,湖北省巴東縣野三關鎮穿心巖村民宿示範點試營業,這是省旅遊委對口幫扶,著力打造穿心巖避暑康養民宿村的一個側影。

湖北一貧困村“變身”民宿旅遊村

穿心巖村距野三關集鎮19公里,有穿心洞、大佛山、鷹嘴巖等自然景觀和四合院民居等人文景觀。2015年10月,省旅遊委對口幫扶該村,派駐工作隊進駐。通過愛心幫扶,改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編制旅遊規劃,著力打造穿心巖高山旅遊度假休閒民宿村,為脫貧攻堅注入“新引擎”。

傾情幫扶,穿心巖村舊貌換新顏

盛夏時節,筆者乘車從野三關集鎮出發,沿巴鶴省道行駛幾公里後,在大路坡看見一個“穿心巖風景區”的旅遊標識牌,從此處拐入一條鄉村公路行駛13公里便到達了穿心巖村委會。村委會辦公樓前,青石板鋪就的廣場上,籃球架、花臺、太陽能路燈一應俱全。廣場對面,“一”字排開的易地安置房家家戶戶門前,大紅燈籠高高掛,一幅喜慶、祥和的景象。

湖北一貧困村“變身”民宿旅遊村

“我們村曾經有幾個第一,交通條件倒數第一、村集體經濟倒數第一、群眾生活水平倒數第一,是全州典型貧困村中的老么。你現在所看到的村容村貌得益於省旅遊委的傾情幫扶。”採訪中,穿心巖村支書彭繼慶扳起指頭數起來。

穿心巖村位於野三關鎮東南部,距離野三關集鎮19公里,由原穿心巖、大湖壩、楊家店3個村合併而成,平均海拔1418米,全村人口496戶1720人,在冊貧困戶256戶1006人。通過省旅遊委駐村工作隊的幾年幫扶,目前還有98戶327人未脫貧。因受自然條件限制、基礎設施相對滯後等因素,農民收入來源單一,村民發展意識淡薄。

湖北一貧困村“變身”民宿旅遊村

轉折從2015年10月開始,省旅遊委派駐工作隊幫扶該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配合村支兩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穿心巖村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旅遊資源,確定該村大力發展高山蔬菜和休閒旅遊兩大優勢產業,制定了《穿心巖村駐村幫扶產業發展五年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指導產業扶貧工作的有序開展和年度工作任務的落實。

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穿心巖村農業產業項目致富領導小組,成立了以村幹部為致富帶頭人的生產合作社,引導農戶大力發展以蔬菜、銀杏、水果為主的種植和以土豬、土雞、山羊為主的養殖扶貧致富產業。2017年支持貧困戶發展葡萄、冬桃150畝、獼猴桃50畝,種植辣椒800畝,土豆320畝,發展銀杏種植基地1300畝,發放蔬菜肥料、小雞苗、小豬仔,小山羊等農產品。2017年底,省旅遊委幹部職工還高於市場價“愛心回購”了4萬多元的農副產品。

“前年發的車釐子、冬桃樹苗今年開始掛果了,明年就可以大量採摘了,可直接增加我們的收入。”該村貧困戶靳遠漠對自家的果園信心滿滿。養在深閨的“硒姑娘”怎麼嫁出去?省旅遊委駐村幫扶工作隊當起“紅娘”,和武昌區水岸星城社區建立對接關係,把農村“果籃子”“菜籃子”提進大都市,提回來一張張採購訂單。

村裡吃水難,工作隊利用省旅遊委支持的20萬元,在穿心巖村修建一座300立方米的蓄水池,解決95戶村民吃水難問題。2017年,工作隊配合村委會爭取當地資金600萬元,幫助村裡修建蓄水池3口,整修公路18公里,修建200kW光伏發電站1座,實施電網改造、建設旅遊基礎設施、植樹造林等,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美化鄉村環境。

長遠規劃,打造避暑康養民宿村

穿心巖村不僅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區位優勢也很明顯,距離野三關集鎮19公里,周邊有世界第一高橋泗渡河大橋、三里城、森林花海等景區,均不超過一小時車程。駐村幫扶工作隊一進駐穿心巖村,就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利用本地鷹嘴巖、大佛山、穿心洞等自然景觀以及12棟保存完好的四合院等人文景觀,大力支持穿心巖村鄉村旅遊發展,著力打造避暑康養民宿村。

湖北一貧困村“變身”民宿旅遊村

經過反覆調研、論證,省旅遊委出資20萬元組織專家編制了《穿心巖村鄉村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為穿心巖村發展旅遊產業繪製了“藍本”:通過完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打造楊心壩鄉村休閒帶、穿心巖觀光體驗區、大湖壩高山蔬菜觀光區、“土家院子”民宿度假區。

為了完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2017年省旅遊委支持旅遊項目資金80萬元,在穿心巖村委會修建一棟鄉村旅遊集散中心,在核心景區修建一座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景區門樓和2A級旅遊廁所1座,在停車場設立了景點分佈圖和景點介紹牌,設置了從野三關集鎮到穿心巖景區的旅遊標識牌6塊。同時,充分發揮省旅遊委的職能優勢,結合村、組戶發展實際,有針對性的宣傳發展鄉村旅遊、星級農家樂的相關政策、標準,引導發展鄉村旅遊。今年省旅遊委投入項目資金100萬元,修建民宿示範點、安裝100盞太陽能路燈。據統計,自2015年年以來,省旅遊委為穿心巖村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近400萬元。

湖北一貧困村“變身”民宿旅遊村

“高山民宿穿心巖,歡迎遠客到這來。各樣款式由您挑,富硒蔬果任您採。早晚要穿長褲子,睡覺還得蓋被子……”8月28日,由省旅遊委援建的穿心巖村特色民宿示範點試營業,穿心巖村支部副書記譚賢申在微信朋友圈曬民宿美圖,招徠八方遊客。這個帶有民族風情的民宿示範點,佔地面積300平方米,2棟房子用2棟門樓連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四合院。房內設有家庭套間、標準間、單間,共設接待床位18張。

據工作隊負責人介紹,民宿示範點建成後將移交給穿心巖村委會管理、經營,作為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下一步,將通過民宿示範點“以小帶大”,讓有意願的群眾改造閒置房發展民宿,同時保護好具有本土特色的老房子、四合院民居。按照穿心巖村旅遊發展總體設計規劃,結合本地優勢,因地制宜,逐步推進特色民宿發展。

“通過省旅遊委的對口幫扶,村裡環境美了,名氣大了,來遊玩的人越來越多,發展民宿的信心更足了。”退伍軍人譚本亮告訴記者,他家原來開了農家樂,因接待能力有限,今年新修了一棟2層樓房、停車場,按民宿的要求進行設計、裝修,計劃明年開門迎客。

旅遊扶貧,為巴南片區釋放紅利

穿心巖,一天天在變化,當地幹部、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曾當過17年村支書、土生土長的村民譚賢申編了一段《三句半》,表達對工作隊的感激之情:“各位親親都來聽,聽我講述這4人,(李)曉君周麟呂煜文,加老陳。吃住工作都在村,滿面春光喚豪情,只到農戶不進城,真扶貧。白天下田上山苦,山中荊棘抓衣服,晚上規劃畫藍圖,修民宿。工作隊長呂煜文,帶領全體隊友們,狠下功夫攻脫貧,入人心。”

湖北一貧困村“變身”民宿旅遊村

從支持野三關石橋坪成功申報國家3A旅遊景區,到打造穿心巖康養避暑民宿村,省旅遊委對巴東旅遊行業扶貧傾斜了大量資金、政策和心血。4月23日,在2018年湖北省“城鄉牽手遊”活動啟動儀式現場,省旅遊委公佈了《2018年湖北旅遊扶貧行動方案》,為巴東釋放了一大波旅遊扶貧“紅利”:支持我省9個深度貧困縣市的旅遊扶貧,包括支持以野三關為核心的巴南片區暨武陵山東部片區,建設成為全國旅遊扶貧的樣板區、旅遊促進生態文明和新舊動能轉換的示範區、全國重要的休閒旅遊度假區。

5月28日,省旅遊委主任晏蒲柳在巴東調研旅遊扶貧和巴南片區旅遊整體開發工作時,先後考察了野三關森林花海、泗渡河高橋峽谷、水布埡三里城、清江等旅遊資源和野三關穿心巖村的精準扶貧情況,勉勵工作隊成員要再接再厲,切實為穿心巖村脫貧攻堅做出實實在在的業績,並對以野三關為核心的巴東南部片區建設帶來了“定心丸”:支持巴東縣現有的景區提檔升級和新的景區創建A級旅遊區,支持野三關鎮創建旅遊名鎮,支持野三關森林花海創建4A級景區,支持野三關穿心巖村等一些旅遊條件好的村創建旅遊名村。

如今,野三關森林花海如錦上添花,為野三關避暑度假旅遊呼朋喚友。一場高山馬拉松“野馬”賽,開啟了“華中涼都”的大門,成為巴東推進全域旅遊的一個引爆點。而同處這一高山休閒旅遊度假區的綠蔥坡鎮,同樣攢足了勁,正在大做冰雪文章,著力打造“滑雪及高山運動度假小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