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醫療健康APP 熱情有餘「誠信」不足

醫療APP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諸多障礙,消費者接觸醫療APP大多是為了嚐鮮,真正接受醫療服務時,還是首選傳統的醫療機構和醫療服務。

近年來,醫療APP發展迅猛。中國互聯網協會於7月12日發佈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披露,截至2017年底,中國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達2.53億人,年增幅為29.7%,網民使用率約32.7%。該《報告》樂觀地預計,未來幾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55.01%,2021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達697.4億元。

醫療健康APP的認知痛點

從《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發佈的數據來看,醫療健康類APP中,免費下載的APP仍以“預約掛號”類應用最多,其次為“運動健身”“個人健康管理”“在線問診”和“醫藥電商”;付費下載APP中以“醫藥病理知識普及”類應用最多,其次為“運動健身”“個人健康管理”和“體徵測量”等。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7年,我國互聯網醫療企業大約有5000家,主流企業包括以提供分診導診、預約掛號服務為主的微醫、就醫160、好大夫在線等;提供健康諮詢及健康管理服務的平安好醫生、春雨醫生等;一站式購藥服務的1藥網、快方送藥、七樂康等;提供遠程醫療租賃設備服務的遠程視界等等。“做一個醫療健康類APP很容易,一般幾萬元就能做出來,功能簡單的只需要幾千元就能搞定,但若要真正能投入運營,形成完整的商業模式,同時能帶來流量和收益,就是另一回事了。”剛剛被北京化工大學聘為“研究生創業導師”的吳兆輝,從事APP軟件開發多年,他表示,“這個行業能落地的項目並不多,主要還是商業模式不清晰,市場有很大的盲目性色彩。”

據瞭解,在互聯網醫療的眾多分類中,最先發展起來的是“網絡輕問診”模式,“明星”企業包含微醫、春雨醫生、丁香園和好大夫在線等等,社會認可度相對較高。但也有一部分在線醫療問診平臺,因為運營模式等問題出現變故,比較典型的包括百度醫生的關停,尋醫問藥網、就醫160等在線醫療平臺爆出裁員、轉型消息,還有一部分試水垂直落地業務的尋醫問診平臺倒閉。

對於互聯網醫療服務的發展,北京市衛計委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層管理幹部認為並不樂觀:“就消費者而言,面對互聯網時代的諮詢服務,他們已經習慣了各種免費模式,一旦收費,就開始猶豫了。再就醫生資質而言,現行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執業醫生只要離開註冊的實體醫療機構,做出的診療結果都被視為不合法,甚至是違法行為。所以,從行政管理的角度來看,基本上所有的互聯網醫療平臺也就只能出具治療建議,提供專業諮詢,並且收費標準也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

健康數據可靠性仍存疑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已經下載使用醫療APP的消費者,對APP提供的健康分析數據、疾病分析與判斷的可靠性仍然持半信半疑態度,更多隻是將其當做一個健康參考。“作為專業醫生,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些APP的開發者,也許其中確有一些人是學醫的,但極少是專業執業醫生。他們只是根據醫學原理設計一套數據模型,來幫助消費者評估健康狀況,或者做初步的診斷,但充其量也只是初步的。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疾病的發生機制也非常複雜,必須由受過嚴格訓練的專業醫生,根據各種檢查數據來進行判斷。”對於市場上出現的各種醫療APP,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從事體驗工作十餘年的資深體檢專家趙先生表示一定要謹慎,“對於醫療APP上做出的診斷還是小心為好,可靠性沒那麼強。”

記者瞭解到,一些醫療健康類APP使用生物計量傳感器測量與運動相關的許多數據,如運動距離、卡路里消耗量等,幫助人們根據數據來分析可能引起疾病的異常環境情況,以及在出現問題前檢測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等等。

“魏則西事件”陰影猶存

在剛剛結束的2018年中國互聯網大會的合作伙伴目錄中,微商和健身貓兩個醫療健康類APP企業赫然在目。“能贊助互聯網大會,說明醫療健康類APP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激情,但是,‘魏則西事件’陰影尚存,消費者擔心的是這些APP提供的數據是否真的準確,推薦的醫療機構、線下的垂直地面店、推薦的藥品或服務等等,是否隱藏著競價排名這樣的商業模式。”已經從北京一家三甲醫院離職創業的趙先生如是說。

趙先生選擇了醫療APP行業來創業。他表示,有些互聯網醫療平臺是推薦醫生,有些平臺會為醫藥在線商城導流,但無論哪種,都面臨一個基本信任的問題:消費者該如何判斷平臺提供的是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醫生或醫療服務,還是平臺自身根據廣告、贊助或其他模式設定的推薦?

今年4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衛健委等部委研究起草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稱:“互聯網+醫療健康”將形成一個服務體系,未來互聯網+將深入融合到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藥品供應保障、醫保結算、醫學教育和科普服務、人工智能應用服務等領域,涵蓋醫療、醫藥、醫保。同時,從信息互通互享、構建標準、制定政策等方面,給予“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以支撐。

國家衛健委醫院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此舉正是要避免“魏則西事件”再次發生。對於醫生的資質,現在全國已經建立了統一的醫師電子註冊信息庫,連接到國家政府網站,任何人登錄這個信息庫,都可以查詢到全國所有的醫療機構、醫生和護士的信息。下一步還要對醫生在線診療進行身份認證,保證網上診療全程留痕、可追溯,並且全國聯網。此外,國家衛健委對醫療電子信息的“確權”研究工作正在進行,希望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加大對醫療信息的保護力度。未來,患者的電子病歷等信息歸屬醫療機構還是個人,以及誰有權利決定如何使用等,將有法規可依。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