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有講究,這些地名都「陽」味十足

說到地名,你有沒有想過:為啥帶“陽”的名字的特別多?

省會城市,就有瀋陽、貴陽,且不說武漢三鎮中的漢陽。

著名的古都,就有洛陽、咸陽、安陽等等。

至如襄陽、南陽之類的歷史文化名城,就太多。

單是以縣級以上行政區名字來說,以“陽”命名的地名,遍及大多數省(區、市)。

可以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看一圈——

取名有講究,這些地名都“陽”味十足

遼寧:瀋陽市、朝陽市、遼陽市、遼陽縣、朝陽縣

吉林:朝陽區(長春市)、雙陽區(長春市)

黑龍江:向陽區(佳木斯市)、向陽區(鶴崗市)、陽明區(牡丹江市)

內蒙古:固陽縣(包頭市)

北京:朝陽區、朝外街道(朝陽區)、朝陽門街道(東城區)、太陽宮地區(朝陽區)、向陽街道(房山區)、長陽鎮(房山區)、陽坊鎮(昌平區)、漁陽地區(平谷區)

天津:向陽樓街道(河東區)、向陽路街道(南開區)、咸陽北路街道(紅橋區)、潮陽街道(寶坻區)、漁陽鎮(薊州區)

河北:高陽縣、曲陽縣、陽原縣、饒陽縣、廣陽區(廊坊市)

河南:洛陽市、安陽市、南陽市、信陽市、濮陽市、滎陽市、沁陽市、安陽縣、濮陽縣、原陽縣、淮陽縣、舞陽縣、汝陽縣、宜陽縣、正陽縣、泌陽縣、山陽區(焦作市)、睢陽區(商丘市)、黎陽縣(古地名,今浚縣)、河陽縣(古地名,今孟州市)

山西:陽泉市、汾陽市、陽曲縣、陽高縣、陽城縣、壽陽縣、昔陽縣、中陽縣、晉陽(古地名,今太原市)

取名有講究,這些地名都“陽”味十足

山東:海陽市、萊陽市、濟陽縣、寧陽縣、陽穀縣、陽信縣、城陽區(青島市)

江蘇:丹陽市、溧陽市、射陽縣、泗陽縣、沭陽縣

上海:華陽路街道(長寧區)、曲陽路街道(虹口區)、歐陽路街道(虹口區)、山陽鎮(金山區)、岳陽街道(松江區)、夏陽街道(青浦區)

安徽:廬陽區(合肥市)、阜陽市、鳳陽縣、樅陽縣、渦陽縣、青陽縣、阜陽縣(已撤銷)

湖南:衡陽市、岳陽市、邵陽市、益陽市、資陽區(益陽市)、岳陽樓區(岳陽市)、耒陽市、瀏陽市、衡陽縣、邵陽縣、岳陽縣、桂陽縣、祁陽縣、麻陽苗自治縣

湖北:襄陽市、棗陽市、當陽市、漢陽區(武漢市)、襄陽區(市)、鄖陽區(十堰市)、陽新縣、崇陽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沔陽縣(古地名,今仙桃市)、西陽縣(古地名,今光山縣)

江西:潯陽區(九江市)、弋陽縣、鄱陽縣

福建:建陽市

取名有講究,這些地名都“陽”味十足

廣西:賓陽縣、灌陽縣、陽朔縣、田陽縣

廣東:揭陽市、陽江市、陽春市、陽山縣、陽東區(陽江市)、潮陽區(汕頭市)、惠陽區(惠州市)

海南:吉陽區(三亞市)

浙江:富陽區(杭州市)、東陽市、平陽縣、松陽縣

重慶:酉陽縣、雲陽縣

四川:綿陽市、德陽市、資陽市、簡陽市、旌陽區(德陽市)、江陽區(瀘州市)、恩陽區(廣安市)、金陽縣

貴州:貴陽市、綏陽縣、開陽縣、

雲南:元陽縣、昭陽區(昭通市)、隆陽區(保山市)、

甘肅:慶陽市

陝西:咸陽市、山陽縣、涇陽縣、合陽縣、千陽縣、略陽縣、紫陽縣、旬陽縣、榆陽區(榆林市)

寧夏:彭陽縣(固原市)

取名有講究,這些地名都“陽”味十足

有所例外的是,西藏、青海、新疆,在縣級及其以上行政區劃地名中,確實沒有以“陽”命名的。

除青海、西藏外,其他地區,眼光再向村鎮下面瞧瞧,“陽”名字就會多起來。如,新疆:向陽街道(石河子市);浙江:浦陽鎮(屬杭州蕭山區);廣西:都陽鎮(屬大化縣);江西:麗陽鄉(景德鎮市昌江區)。

京津滬三個直轄市,納入其鎮(街道),因為其鎮(街道)本身就是縣處級。像上海平陽一村居委會(屬平涼街道)這樣更小的地名,就不必細數了。

重慶市,諸多副省級城市,所轄鎮(街道)屬縣處級。帶“陽”的地名就多了,不必贅述。

鄱陽湖、陽澄湖、陽關、陽平關、景陽岡之類的山川地名,且不說。

比較之下,河南、湖南、湖北等省,以“陽”命名的地名,多多。

“陽”氣十足的省份,非河南莫屬、

取名有講究,這些地名都“陽”味十足

這些“陽”字地名,兩個字的居多,超過2字的極少;以“陽”字在第二字幾成通例,在首字的則很少;在其他位置的,幾乎難見。

“山南水北為陽”,作為重要的地理座標,“陽”作地名順理成章。

而更重要的是,“陽”,發音響亮動聽,意義積極陽光,應該是多以入名的重要原因。

有沒有“我是李向陽”那種命名模式?至少小地名中肯定有。從“向陽”、“朝陽”、“昭陽”地名在異地的一再重複,可以看出,有一批“陽”字地名,確實是取其意義的吉祥而命名的。

如若不然,同樣是地理座標,“山北水南為陰”,帶“陰”的地名,不該比帶“陽”的少太多。事實上,有知名度的“陰”,卻明顯偏少。湖南湘陰、江蘇江陰、陝西華陰、河南湯陰這種,讓人一口叫得出名字的,不多。浙江紹興,又名山陰,已係古之稱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