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八分鐘」的表演中原來隱含這麼多高科技!

對於這篇文章看了之後如果覺得有意思,記得轉發出去,或告訴身邊的朋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平昌奧運會閉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鐘”,集中體現了中國對外展示國家形象的幾個重點方面。我們留意表演中出現的元素就可以發現,它們大致有如下幾個大類——

第一類:是長城、龍鳳、中國結、梅花、京劇、熊貓、烤鴨、火鍋等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傳統元素。

第二類:是《歌唱祖國》等1949年之後為人熟知的愛國元素。

第三類:是最新的被稱為“新時代”的中國形象元素。正如張斌在解說中所說,“如何講述新中國、新時代的故事,這是本次表演當中的核心要義。”

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八分鐘”的表演中原來隱含這麼多高科技!

表演中,兩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讓人印象深刻,它們既是文化的使者,更代表著中國“國寶級”工藝的傳承。據瞭解,熊貓道具出自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劇院的工藝師之手,他們始終致力於這項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大木偶要由人穿著進行表演,且重量在30斤以左右。據說製作團隊在選材上先後嘗試了人造紙藤、天然白藤、竹篾條、鋁合金絲、碳纖維條、PVC仿真藤條等多種材料,進行了上百次測試,才最終確定了用鋁合金管材和碳纖維條相結合,配合上LED燈的製作工藝。

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八分鐘”的表演中原來隱含這麼多高科技!

在表演過程中,有24塊屏幕呈現出新時代中國的美好形象。這些近乎透明的屏幕有個好聽的名字:“冰屏”。更厲害的是載著“冰屏”跳出華麗舞步的是24個動作靈活的移動機器人,它們不僅完成了自己動作編排,更與現場演員、地面投影進行了聯動表演。

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八分鐘”的表演中原來隱含這麼多高科技!

據悉,閉幕式演出當天歷年平均氣溫在零下10度,風力5級左右。為了做好演員的防寒保暖工作,主創團隊採用了石墨烯智能發熱服飾,來確保演員動作優美,防止出現凍傷。

注:石墨烯是一種超級新型納米材料,具有超高強度、超高導熱係數,被業界譽為“新材料之王”。

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八分鐘”的表演中原來隱含這麼多高科技!

在整個排練過程中,還有兩套視覺仿真系統一直在充當著導演的“眼睛”和“指揮棒”。這就是“OpenGL表演輔助訓練系統”和“北京8分鐘文藝表演預演系統”。兩套系統可以根據導演的創意方案將文藝表演過程全部仿真,以可視化的界面和圖紙、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現演員的運動軌跡、位置信息、隊形變化、運動速度等,幫助導演把控、決策及完善表演方案。

這兩套系統相當於讓導演同時看到現場監控器和直播效果,導演在系統中可以實時觀察到演員及道具的隊形狀態,如果需要調整可以及時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