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聲自遠,何用藉秋風——夏日說蟬

總覺得今年夏天和往年有些異樣,好像缺點啥似的,後來一想是蟬聲少了。


居高聲自遠,何用藉秋風——夏日說蟬

每到傍晚,你看河邊,路邊,樹林裡到處人影晃動,燈光閃爍。一個個眼睛盯著樹上,地上一通亂找。

蟬,一般在地下要呆個三四年,多的六七年,然後不停地刨啊刨啊,最後破土而出。不過自然界最多也只能給它們籤兩個月的暫住證。怪不得,它們不停的叫啊唱啊,是它們珍惜自己來到世上的不易。不像我們人類,總覺得屬於自己的日子太多,有揮霍不完的藉口。
居高聲自遠,何用藉秋風——夏日說蟬

你看,有一隻老古龍剛爬到了樹上,便被一個肥頭大耳的男子一把給揪了下來。

還有一個剛捅破那薄薄的一層土,還沒來得及四處看一看,就被一個小女孩逮著裝進了瓶子裡。

可想而知,等待它們的將是怎樣的結局----先放進鹽水裡窒息而死,然後斷頭斷足,或炸或煎。
居高聲自遠,何用藉秋風——夏日說蟬

居專家說,其肉高蛋白低脂肪。

想想有多少個蟬因專家的一句話,加速了自己死亡的節奏。
居高聲自遠,何用藉秋風——夏日說蟬

記得小時候,也是,抓個老古龍回來,晚上用個碗扣著,到了天明,迫不及待的拿起碗一看,老古龍 像奶奶的鞋一樣,還是老樣子。

後來聽大人們說了才知道,就用個鍋帽子(是用麥秸杆編的)蓋住,這樣它就能用爪子抓住,才能把皮褪下來。

有時候也會用一根長長的 竹竿,頭上綁一根針,或抹上一層從春樹上刮下來的膠,去小樹林裡轉一圈。

樹很低,有的蟬伸手就能夠到。但它也很機靈,當你一走近,它騰的就飛走了。有唱的投入忘情的,當針快要刺進它的屁股時,它才啞然住口,一飛沖天。惱了,就灑下幾滴秘密武器。

農村裡,樹很多,但蟬偏愛柳樹。

夏日有老人在柳樹蔭下乘涼小憩,蟬在枝頭扯著嗓子喊。

一會兒風起雲湧,大雨欲來。蟬們都默不作聲了。等雨後初晴,豔陽高照,蟬聲又起。
居高聲自遠,何用藉秋風——夏日說蟬

農村的夏日,就像一個舞池歌池,早晨有鳥叫,白天有蟬鳴。

到了晚上,水塘裡蛙聲一片,草叢裡,旮旯處蛐蛐和它的一些小閨蜜小姐妹兒也低聲應和著。

農村的夜晚是美麗的,勞累了一天的人們,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是最滿足最愜意的。如果趕上風調雨順,莊稼長勢好了點,你會發現大爺大娘爺爺奶奶,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一種幸福的感覺,那是一種憧憬,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信心的展現。
居高聲自遠,何用藉秋風——夏日說蟬

冬天沒有雪是寂寞之冬。夏天沒有蟬是孤獨的夏。

沒有蟬鳴,夏天是枯燥的,聽到蟬聲會讓浮躁的人們心裡覺得踏實些。

南北朝時有位叫王籍的詩人,寫了首《人若耶溪》詩,其中有“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足見沒有蟬,夏怎麼能安靜得下來。就像身邊沒有了媽媽的嘮叨,親人的惦記,心裡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一樣!所以,心裡有了蟬,整個夏日我們都會覺得過得很真實。我們不會再悲天憫人,不會再有過多的奢望,我們會做到隨遇而安,會珍惜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居高聲自遠, 何用藉秋風。

蟬能這樣,人,亦當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