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法院以党建带队建 构建“大学习、大服务、大创新”工作格局

为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清正廉洁的新时代高素质法官队伍,榆阳区法院立足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院总方针,以“讲政治、抓办案、带队伍、推改革、强科技、增公信”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大学习、大服务、大创新”工作格局。

以政治理论建设为根本,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筑牢法官干警政治过硬的“立身之本”,并把司法能力建设摆在核心位置,强化政治引领,增强队伍本领。一是更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夯实基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载体,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调研”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举办“党建讲堂”、“道德讲堂”和“业务培训”活动, 参加“榆林法院大讲堂”、“天平论坛”和“微课”学习,党员干警重走革命圣地,接受红色教育,筑牢为民服务理念,夯实业务知识。二是 “三会一课”人人讲,形成互动互学的浓厚氛围。每月一次党组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党课以“政治+业务”的方式,鼓励人人讲话,人人发言。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邀请离退休老党员参与座谈交流,传递革命精神。三是理论研究与岗位练兵相结合,增强本领。常态化开展庭审观摩大比拼、裁判文书随机评查、专业法官会议研讨等活动,转化学习成果,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队伍司法能力。

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以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通过“高效、廉洁”的审判服务,实现审判质效与群众满意双提升、双促进。一是延伸审判服务功能,满足群众多元化诉求。深入农村、社区、学校等地开展审判“五进”、“判后答疑”等活动,扩大人民陪审范围,为困难当事人缓解免诉讼费,发放司法救助金。同时,支部成立志愿服务队,在职党员干警联系社区,参加法律服务等志愿活动,形成党员与社区、党员与服务“多对一”、“一对多”的多向工作机制。二是升级“一站式”服务,打造 “精品”立案窗口。探索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自助终端立案等新型立案方式,完善导诉服务、窗口服务、诉调对接、裁定保全等功能,将送达、保全等辅助性、事务性、服务性工作前移,扩大诉讼服务中心职能作用。三是“沉下去”访民意,“想办法”解民忧。针对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有疑虑的案件当事人,由党组成员负责一一联系,一一答复,确保答疑解惑不留白。

四是广开言路,改进司法作风。开展了 “纳谏会”,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老干部”、“人民陪审员”等参与座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并针对问题导向,开展了全员参与、全员教育的转变司法作风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整肃队伍纪律,规范司法行为。

以审判质效为核心,创建“创新型”党组织

始终将执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司法改革,不断提高审判质效。一是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制度化,发挥带头作用。院、庭长在履行审判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完成相应的办案任务,以上率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二是以审判执行为抓手,着力提升审判质效。积极探索建立新型诉讼服务中心、随机分案转向按类分案、简单案件速裁速决、联动执行等工作机制,构建“大立案、大分流、大调解、大速裁、大执行”工作格局。三是用活“三项机制”,激发全院办案活力。

将“三项机制”作为激励法官干警多办案、办好案的“助推器”,为每名法官建立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审判成绩、司法作风等业绩档案,作为法官能上能下、评优评先的考核依据。(榆阳区法院 白小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