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君、漢扁、漢雲,茗壺三漢,你更喜歡哪一款?

在紫砂壺的造型中,有“漢君、漢扁、漢雲”

這樣三把壺,它們早已是傳之久遠的經典名器,可謂紫砂翹楚中的“茗壺三漢”

三款壺在名稱上相近,但在形制上還是容易區分的,今天讓我們走進這三款茗壺,看你更喜歡哪一款?

漢 君

漢君壺,源自曼生扁石壺,在清末民初時基本定型。漢君壺佳器製作,最著名的是王寅春,尺度嚴謹、比例適度,樸拙宏雅。

漢君、漢扁、漢雲,茗壺三漢,你更喜歡哪一款?

▲王寅春 漢君壺

經反覆提煉,漢君壺的經典形制為:

壺身扁圓,大口斜肩,直壁腹,腹以下斜收,上下呼應。三彎式圓方管流,扁方形圓形耳,嵌蓋橋形紐。

三彎壺流根部加嗉囊有明顯的“嘴嗉”,像鳥類喉嚨下部暫裝食物的嗉囊,目的是加大嘴根橫截面,增加出水壓力。

漢君、漢扁、漢雲,茗壺三漢,你更喜歡哪一款?

▲王寅春 漢君壺

漢君、漢扁、漢雲,茗壺三漢,你更喜歡哪一款?

▲王寅春制、顧雲銘刻 漢君壺

因為漢君壺身普遍偏大,為使出水流暢,為加大出水時壓力而改變;同時由此而幻化的三彎流,協調整把壺的氣勢,使整器氣度得宜。

漢君、漢扁、漢雲,茗壺三漢,你更喜歡哪一款?

▲顧景舟 漢君壺

漢 扁

漢扁壺,較早是清代中後期邵大亨、蔣萬泉所制,其二人所制漢扁壺造型基本一致,之後程壽珍、俞國良都有漢扁佳器傳世。

漢君、漢扁、漢雲,茗壺三漢,你更喜歡哪一款?

▲邵大亨 漢扁

漢君、漢扁、漢雲,茗壺三漢,你更喜歡哪一款?

▲蔣萬泉 漢扁

萬泉為清代陶人蔣德林之子,《宜興荊溪縣新志》記載,其人「百藝極精,凡茗壺、花盆、杯盤及一切書案陳設器具,設色工緻,為一時之冠。」

漢扁壺的造型特徵:

形體扁圓,肩部折線自壺嘴至壺把,形成一條氣貫全壺的流線,平滑舒展,一貫而出。壺身自肩壺,以流暢優美的弧線收斂至壺底。

整器走向流暢自如,毫無阻塞感,力度、質感、虛實對比等皆恰到好處。

漢君、漢扁、漢雲,茗壺三漢,你更喜歡哪一款?

▲俞國良 朱泥漢扁

漢君、漢扁、漢雲,茗壺三漢,你更喜歡哪一款?

▲紅皮龍 漢扁

漢 雲

漢雲壺,是上世紀70年代顧景舟所做

漢君、漢扁、漢雲,茗壺三漢,你更喜歡哪一款?

▲顧景舟 漢雲 宜興紫砂博物館

漢雲壺肩部凸起線條,上小下大的兩個傾斜塊面,突出中間線條的優美,使之過渡到壺嘴上成為陰陽分割之界,連接到壺把上端下沿,充分體現“線”的美感。

漢君、漢扁、漢雲,茗壺三漢,你更喜歡哪一款?

漢君、漢扁、漢雲,茗壺三漢,你更喜歡哪一款?

▲吳群祥 漢雲壺 景舟監製

折腹外鼓,嵌蓋碗形鈕,口沿向外延展一條邊線的距離,平底起稜線,呼應協調。壺把方圓相濟,飾以飛扣,呈螭龍形,最是與眾不同。

整個造型簡練挺拔,曲折中富有變化,柔美中帶有勁韌,老辣幹練,蔚然可觀。

漢君、漢扁、漢雲,茗壺三漢,你更喜歡哪一款?

▲吳群祥 漢雲壺 景舟監製

這三把光貨壺,凝聚著紫砂大師們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它們純以造型線條來表現美感,最能體現紫砂壺,質樸無華的造型藝術和審美情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