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說玉:河西走廊里的玉石之路

玉石作為歷史和文化的沉澱物,從王侯將相到普羅大眾,玉石都深受大家的喜愛,在中國幾千年的玉文化中,每個朝代有擁有著獨特的玉文化。正因為玉石有著悠久的歷史,所以玩玉的同時去細細的品味歷史中的玉文化,去探尋玉文化中的種種傳說,也是玩玉的一種樂趣,今天【一空說玉】給大家說說中國玉文化中的玉石之路。

一空說玉:河西走廊裡的玉石之路

玉石作為西域的產物代表之一,是如何來到中原地區的呢?從敦煌到玉門,是河西走廊西段的250公里通道地區敦煌古代玉礦的發現首先可以解釋:為什麼漢代玉門縣在敦煌以東,而玉門關卻在敦煌以西。

一空說玉:河西走廊裡的玉石之路

原來玉門縣是因為迎接敦煌玉礦資源和馬鬃山玉礦資源進入河西走廊而得名,玉門關則是因為迎接新疆玉進入河西走廊而得名的。過去的學界之所以對兩個以玉為名的地名“玉門”和“玉門關”不甚明晰,是因為根據國學的文獻常識只能得知新疆崑崙山玉輸入中原,卻不能知曉馬鬃山玉礦和敦煌三危山玉礦的存在。

一空說玉:河西走廊裡的玉石之路

在東來西往的人們充滿艱辛、灑滿汗水的堅持下,河西走廊裡被他們踩出了令中原王公貴族們神聖嚮往的路,這條路就是玉石之路。在河西走廊激烈的較量中,公元前121年,漢朝接管了河西走廊。漢武帝便立即在原來玉石之路的門戶附近修建了玉門關,玉石之路正式納入到了中原皇權的管轄中。

一空說玉:河西走廊裡的玉石之路

玉門關的建立,開拓了古代我國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要道,駝鈴悠悠,人喊馬嘶,商隊絡繹,使者往來,一派繁榮景象。也留下許多和田玉相關的傳說,如《馬迷途傳說》、《駱駝生病傳說》等。

一空說玉:河西走廊裡的玉石之路

從玉石之路到後來的絲綢之路,河西走廊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西域形勢的穩定發展,國界的誕生,設在赤金峽的玉門關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玉門關便順理成章地遷到了敦煌以西。

一空說玉:河西走廊裡的玉石之路

都知道玉門關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絲綢之路,但喜歡和田玉和玩玉的我們也應該知道,這不是我國最早鏈接西域的路,早在夏、秦、周時期,西域的玉石就已經運往我們中原地區。只是在漢代才將這些都連接貫通起來,形成了一條四通八達的絲綢之路。

一空說玉:河西走廊裡的玉石之路

現在提到的玉門關(又稱小方盤城),大家都知道他敦煌的一個旅遊景點,聳立在敦煌城西北90公里處的一個沙石崗上,而對他的具體位置,到現在也存在著不同的爭議。

一空說玉:河西走廊裡的玉石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